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路基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章总论1.影响路基稳定性和强度的主要因素。答:自然因素:气侯条件、水文与水文地质、地质条件、土壤地质人为因素:荷载作用的大小及重复的次数;路基的设计、施工及养护都对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2.路基土的分类及其工程性质。答:1.按规范确定的分类总体系巨粒组、粗粒组、细粒组、特殊组;2.按土的工程性质分类巨粒土、砂土、砂性土、粉土、粘性土、重粘土;3.按施工开挖的难易程度,土又可分成松土、普通土、硬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等六个等级。工程性质的表现⑴强度⑵稳定性⑶施工难易性3.为何划分路基干湿类型。干湿类型分几类。如何划分(平均稠度法和临界高度法,临界高度的概念)。答: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同路基的干湿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路面的结构。路基的干湿类型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四类。这四种类型表示路基在最不利季节所处的干湿状态。平均稠度法:在不利季节路床范围内每10cm取土样测定其天然含水量、液(塑)限含水量,借以求算80cm深度的路床范围算术平均稠度ωc。临界高度法:新建公路,无法测定平均绸度,故采用测定地下水或地表长期积水水位至路床表面的距离,与路基临界高度进行比较的方法来判别路基干湿类型。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4.路基工作区的概念及意义。答:在一定深度当n(n=σZ/σB)=0.1~0.2,该深度n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面意义:在工作区的路基,对于支承路面结构和车轮荷载影响较大,在工作区范围以外的路基,影响逐渐减小。5.路基压实: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的概念最佳含水量的影响因素、压实度的概念等。答:最佳含水量:是指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最大密实度:是指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对应的密实度。最大干密度:是指击实或压实试验所得的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上峰值点对应的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的影响因素:最佳含水量是一相对值,随压实功能的大小和土的类型而变化。所施加的压实功能越大,压实土的细粒含量越少,则最佳含水量越小。经验统计还表明最佳含水量与土的液限关,土中黏土矿物含量愈大,则最佳含水量愈大。压实度:压实度是指工地上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实验所得最大干密度的比值。6.路基的定义及基本要求。答:定义: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结构物。要求:⑴具有合理的断面形式和尺寸⑵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⑷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7.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与第1题重复)8.潮湿系数、稠度的定义答:潮湿系数K:为年降雨量R与年蒸发量Z之比,K=R/Z稠度Wc:为土的含水率W与土的液限WL之差与土的塑限WP与液限WL之差的比值。9.特殊土的分类?答:特殊土主要分为黄土、膨胀土、红黏土和盐滞土、(冻土)10.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的定义。答:路床是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上面30cm为上路床,下面50cm为下路床;2路堤是指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地面以下的80-150c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11.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各级区划划分依据。几个一级区(含名称)、二级区及二级副区?答:原则: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划分依据:将具有相同自然条件和筑路特点的区域进行归类一级区划:七个大区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温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是热区、西南潮暖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二级区划:在每个一级区划内以潮湿系数K为主要分区依据,并结合各个大区的地理、气候、地貌、自然病害等因素,将全国分为33个二级区和19个副区三级区划:以行政区域为界限,是对二级区划的具体化12.冻胀与翻浆的定义。答:冻胀: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的现象。翻浆:土质路基在有负温差条件下受重复荷载作用时产生的一种水份积聚和冻融现象。13.路基湿度的水源分为哪几个方面?答:大气降水、地面水、靠近地面的地下水、在土粒空隙中流动的水蒸汽凝结的水、薄膜移动水14.表征土基承载力的参数指标有哪些?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的定义。答:用于表征土基承载力参数指标有: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CBR)回弹模量:指路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地基反应模量:压力P与弯沉L之比加州承载比:是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承载能力及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他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15.路基的主要病害,如何防治?答:路基常见病害的种类可归纳为:路基的“三沉”(路堤沉缩、路堤沉移、路基沉陷)和路堑的“三落”(剥落(溜方)、碎落、坠落),边坡的“三坍”(石质路堑边坡的崩坍、路基边坡的滑坍以及路基的坍塌)及路基翻浆(是土质路基在有负温差条件下受重复荷载作用时产生的一种水份积聚和冻融现象)三大类。防治:1.正确设计路基横断面2.选择良好的路基用土填筑路基3.采取正确的填筑方法,充分压实路基4.适当提高路基5.正确进行排水设计6.必要时设计隔离层7.采取边坡加固、修筑挡土结构物、土体加筋等技术防护措施。第二章一般路基设计1.一般路基的概念,一般路基的设计内容?答:一般路基:指在一般正常工程地质条件下,修筑填挖高度不超过设计规范或技术手册所允许范围的路基,其设计可直接参照现行规范规定或标准图,并结合当地条件进行。(课件)一般路基:指在良好的地质与水文等条件下,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不大的路基。(课本)设计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型式,确定路基宽度与高度。(2)确定边坡形状与坡率。(3)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4)路基防护与加固设计。(5)路基排水系统总体布置和地面、地下排水结构设计。(6)附属设施设计。包括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和碎落台等的布置与设计。2.路基的几种典型断面形式及其特点?3答:三种断面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特点:(1)路堤是指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常用于平原区.(2)路堑路基顶面低于原地面,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常用于山岭区。(3)半填半挖路基是路堤和路堑的混合形式,常用于丘陵区地面横坡较陡的场合.3.构成路基横断面的基本要素;最小填土高度的概念?答:基本要素:宽度、高度、边坡形式和坡率。最小填土高度:为保证路基稳定,根据土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所规定的路肩边缘至原地面的最小高度。4.路基的附属设施及其作用?答:(1)取土坑与弃土坑:路基取土、弃土,对土石方进行合理调配。(2)护坡道与碎落台:保护路基边坡的稳定(3)堆料坪:堆置筑路材料备用(4)错车道、爬坡道:确保行车安全5.路堤的填土高度分为哪三种,如何划分?答:(1)矮路堤:填土高度小于1.0-1.5m的路堤(2)高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8m(土质)或20m(石质)的路堤(3)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范围内的路堤6.路基宽度、路基高度的定义?答:路基宽度:指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路基高度:是指路基填筑高度或路基的开挖深度,为路基设计标高与原地面标高之差。(中心高度、边坡高度)。7.完整性系数的定义?——弹性纵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弹性纵波在岩块中的传播速度;8.最佳含水率9.压实度与第一章5.重复第三章路基排水设计1.地面排水设施的类型、作用、设置位置及其构造等。答:地面排水设施类型:边沟、截水沟、排水沟。①边沟,作用:用于汇排路基范围及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设置位置:挖方路基路肩的外侧及低路堤坡脚外侧。构造:梯形边沟的边坡一般为1:1-1:1.5,三角形边沟的边坡可用1:2-1:3。边沟的深度和底宽一般不应小于0.4m②截水沟,作用:拦截地面水流向路基,防止冲刷边坡及坡脚。设置位置:设置在路堑边坡坡顶以外、高边坡平台、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处。构造:截水沟的断面形式一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截水沟长度不宜超过500米。当截水沟长度超过500米时,应选择适当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中。③排水沟,作用: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水流,引排到附近自然水系或桥涵,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并结合当地地形等条件而定,离路基尽可能远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2m。2)(PRvVVK2)(PRvVVKRVPV4构造:断面形式一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排水沟的底宽、深度都不应小于0.5m。土质排水沟的边坡一般为1:1-1:1.5,沟底纵坡通常不小于0.5%。2.地下排水设施的类型、作用、设置位置及其构造等。答:类型:暗沟、渗沟、渗井①暗沟,作用:排除地下集中水流。设置位置:边沟下面、路基挖方与填方交界处。构造:暗沟沟底的纵坡不宜小于1%,条件困难时亦不得小于0.5%,出水口处应加大纵坡,并应高出地表排水沟常水位0.2m以上。②渗沟,作用:通过拦截作用引排地下潜水、层间水;通过渗流作用降低地下水位;通过透析作用疏干坡体内的潮湿土,以此保证路基工作区稳定或路堑边坡稳定。设置位置:当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时的地方。构造:渗沟的排水孔(管),应设在冻结深度以下不小于0.25M处。截水渗沟的基底宜埋入隔水层内不小于0.5M。边坡渗沟、支撑渗沟的基底,宜设置在含水层以下较坚实的土层上。寒冷地区的渗沟出口,应采取防冻措施。③渗井,作用:在路基下卧层不深处存在有透水性土层时,将路基上层的滞水(或地面汇水)引入到该透水层中去。设置位置: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有固定含水层时的地方。①路线经过城镇段,路基附近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排除困难处。②路线低凹处(如城市立交桥下)地面汇水无法自然排除时。③路基含水量较大而影响路基路面强度,其它地下排水设施不易布置处。构造:透水层、隔水层、储水层、反滤层。3.最佳水力断面。答:最佳水力断面:即经济断面。指在给定设计流量条件下,与容许最大流速相对应的面积最小的水流横断面。其特点是在断面下沟渠的湿周最小。4.湿周、水力半径的定义答:湿周:流水对沟底及两侧的接触长度。χ=b+Kh水力半径:流水断面积与湿周之比。5.明渠断面设计的程序。答:1、试算法(又称选择法)计算步骤:⑴按常用尺寸并查表-1选用b、h,套用常用水力要素计算公式计算沟渠断面积ω、湿周x、水力半径R。⑵计算沟渠实际能达到的流速v及断面所能通过的流量Q。(3)验算:是否满足Vmin<v<Vmax(查表7-10)。(4)流量校核,若满足[(Q设计-Q)/Q设计]×100%≤±10%则原假设尺寸b及h值符合要求。2、最佳断面法(又称分析法)计算步骤⑴计算常数(根据m、K、y、n及i计算各参数值)⑵计算有关水力要素(包括断面积ωo、沟底宽b与沟深h)⑶计算实际流速vo与流量Q。6.路基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答:1.强调各类排水设施应相互衔接配合,并兼顾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等进行综合设计,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2、设计要结合农田水利做好全面规划,并做到因地制宜、经济适用。3.沟渠宜短不宜长,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自然水系,及时疏散、就近分流,一般路基沟渠不能用于其它排水用途。4.排水构造物应能迅速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的“有害水”。5.排水沟渠出水口应尽可能引接至天然河沟,并高出设计水位0.1-0.2米,最小纵坡为0.25%(截水沟0.3%),有铺砌的为0.12%,大于3%时要防护加固。地下排水设施要保证沟槽出水口水体处于无压状态。57.最大/最小容许流速的定义。最大容许流速:使沟渠不致冲刷成害的流速。最小容许流速:使沟渠不产生泥沙淤积的流速。8.最佳水力断面的定义。(与本章第3题重复)9.选择法(试算法)进行明渠断面设计的步骤。(与本章第5题重复)10.分析法(最佳断面法)进行明渠断面设计的步骤。(与本章第5题重复)第四章路基防护与加固1.路基防护与加固设施包括哪些?答:a.边坡坡面防护b.沿河路堤防护.c.加固以及湿软地基的加固处治2.坡面防护设施有哪些,各自有什
本文标题:路基工程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6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