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节《走进法律》教学设计鸡西市第一中学:刘莉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节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二、学情分析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同时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三、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四、教学难点法律的显著特征五、教学重点法律的作用六、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等;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七、设计理念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地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八、活动准备:1、课前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素材。2、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实践活动。九、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2011年5月12日《上海快递员无证被阻拦,拔刀捅伤5名保安》导入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悲惨的后果呢?等待快递员的又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进行交流。得出结论:我们要遵守规则和法律,如果触犯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律,来感受法律的尊严。(二)讲授新课: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板书)第一框走进法律(板书)在课堂上,各科老师都对同学们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如果没有任何要求的话我们的课堂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规则。活动一:认识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体验后并回答以下问题:①同样是课堂教学为什么出现不一样的现象?②课堂纪律起了什么作用?③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课堂上出现完全相反的两种现象是因为一组有课堂纪律的约束和限制,而另外一组在完全随心所欲的情况下则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课堂纪律在这儿起到了维护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作用;规则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教师:我完全同意同学们的观点。课堂需要规则,社会生活要想有序,也需要有规则来约束和指导,否则就会像刚才没有遵守课堂纪律的小组一样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那么,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呢?(多媒体展示规则的定义)教师过渡: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我们身边的规则。一、我们身边的规则(板书)活动二:寻找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寻找身边的规则,活动时间为三分钟;活动结束后,四个大组各自推选出来的四人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所在的小组找的规则,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规则最多。小组代表展示寻找成果,老师提示学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表现最出色的小组。老师总结:确实,从学习到工作到生活、从公共场所到比赛场到生意场,都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需要我们去遵守。这些规则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这么多的规则限制着我们的自由,多烦人呀!那么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规则的约束和限制,我们每个人都是完全自由的,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活动三:感受规则(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用最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描述的都很形象和生动,没有规则的社会是可怕的,是没有办法进步和发展的。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由此可见:1.生活中规则有很多种,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板书)在我们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现象的发生:(多媒体出示三组图片)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悲剧性的结果?三组图片中,同样都是不守规则,其要承担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调节我们的行为规则有很多种,如:纪律、道德、法律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式,对我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但是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下面我们就来看法律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板书)多媒体播放《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现场学生看后回答问题:《反国家分裂法》是怎样诞生的?由此你能推断我国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是国家,所以(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老师讲解道德和纪律的产生。多媒体出示法律的第二个特征及相关图片,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明星臧天朔是自愿接受法庭审判的吗?被押赴刑场的死刑犯是自愿去死的吗?由此可见(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老师: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暴力,即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那么道德和纪律与法律相比较对人的约束力就要弱一些。如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位,指挥受到舆论的谴责,学生不遵守学校纪律只能接受教育或者校纪的处分。过渡: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重庆文强案的审判现场(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分析文强身份的特殊性,老师引导得出结论:(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老师:讲解普遍约束力是指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平行地遵守法律;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违反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制裁。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法律的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道德、纪律、法律三者的区别。活动四:比较规则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教材第88页上的表格。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多种多样的,没有道德、法律、纪律,将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混乱不堪,违法乱纪现象得不到制裁,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尤其离不开法律这种规则。二、生活离不开法律(板书)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认识一个我们的同龄人,她叫马丽(多媒体出示马丽最近碰到的六件事情,学生运用所了解的法律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分析了马丽的遭遇,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老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许多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我们做了就可能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说:不能随意偷看他人日记;不能私自搜查他人的私人物品;不能以违法行为去对抗违法行为等等。这些都给我们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教师: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板书)教师:正是法律的规范作用使人们知道了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从而约他人的行为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可见,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它不但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保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作用。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板书)教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因此,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得态度。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九、板书设计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第一框走进法律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二、生活离不开法律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十、课堂反思:本堂课较之以前,有较大的进步,能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课件制作花了很多心思,选用的资料都很新颖,符合政治课堂生活化、情景化、时政化的要求。但由于各班学情不同,自己能力有限,再加上准备不够特别充分,本堂课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仍没有摆脱教师问学生答的习惯,个别问题的设置缺乏探究性,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从教学形式上来看,一味地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缺乏多样性。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愿意学、要学、想学。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走进法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内容主要讲了我们身边种种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其中突显法律在生活中的规范、保护作用。本单元为起始课是后面所学法律知识的基础。二、学情分析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开始有主见,但往往过激、偏面,缺乏对“规矩”、“法律”准确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其约束自己的一面,而较少认识“规矩”、“法律”对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必要性,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反感,抵触心态,不能自觉遵规守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逐步行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的能力。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重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难点:对法律规范、保护作用的理解。四、设计理念以宏扬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以激发学生法制观念为目的,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主动式地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感悟,内化学生心理品质,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五、教学过程1、我看规则(1)导入,揭题。教师自编顺口溜一首。题目:我好“烦恼”生活中,好无聊,太多太多的“规矩”,实在使我“烦恼”。你看:早晨上学带胸卡,晚上按时要回家。见了老师有礼貌,上课不能有迟到。课上不让睡会觉,课下不让胡乱跑。阅览室不能高声叫,考场严禁带小抄。买饭必须要排队,打架斗殴更不许。说话还要讲文明,办事还要讲诚信。在家还要听父母,走路还看红绿灯。一旦触犯国之法,失足便酿千古恨。各种“规矩”数不清,使我天天不开心。(意图:打油诗,简单、明快、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不乏生动、趣味,不知不觉使枯燥、说教充满活力,极易引起学生共鸣,更有益学生感悟到“规矩”内涵,以此导入,学生倍感真实、自然。)指导学生阅读引言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2)师生交流:学生通过对课本第86、87两组图片的分析、理解;教材中“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此重点内容,很容易突破。2、我知规则(1)教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提出问题:1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可分哪几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是什么?2法律与道德,纪律与规则相比较,其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分学习小组阅读、讨论教材87页内容;教师提问: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更好、及时予以鼓励。(2)1教师结合教材中三幅图片进行讲解,并适时补充。“今日说法”部分典型案例说明。强调三点:一是从法律的创制形式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从法律的实施看: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三是从适用的范围或对象看:法律具有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指导学生填写教材表格内容(意图:通过对比,加深对三个方面的再理解,特别是进一步体现法律具有的三个显著特征。)3、我要规则(1)、教师讲述〈〈圣经〉〉里的一则故事:绷带与法律法律如药有位国王一边为受伤的儿子包扎伤口,一边规劝说:“皇儿啊,只要扎上这条绷带,任你随便玩耍、跑跳,伤口
本文标题:走进法律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7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