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道德传统与干部道德活动公告:道德传统与干部道德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张正义我国有优良的道德传统,不仅有古代优良道德传统,而且有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道德传统。学习、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对于干部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传统道德中国作为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关注人生、注重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伦理道德作为个体道德生命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准则,是中国传统文北的核心部分,深深影响了和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其他成分。因此,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整理和开掘、批判和继承,对于我们修养德心(性)、完善德行和提升德品以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道德方面的保障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形成和演变中国传统伦理的发生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礼运篇》提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对原始社会状况的追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道德的面貌。夏、商、周三代是奴隶制道德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时期。殷墟甲骨标志我国文字可考历史的开始,甲骨卜辞则说明了当时凡事必卜的史实,这种迷信鬼神的思想,也反映在“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中。当时的道德观念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周代商,“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产生,周人不再一味凭借天神保佑,而是注重人事,把“德”作为获得天命的基本前提,相对独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产生。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奴隶制道德逐渐解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国封建伦理思想全面产生。中国第一个伦理想家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仁”不仅是孔子的最高理想、评价人的最高标准,而且是一种人生最高境界。作为诸德之全,精神境界的“仁”的内涵有二:其一,“仁者爱人”;其二,“仁”是忠恕的合体,“忠”尽己之心以爱人,“恕”推己以爱人。“为仁由己”是行仁的原则。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性善论为儒家伦理奠定了心性本体的道德根基,并生发了“养气”、“存心”、“尽心、知性、知天”的修养理论以及仁政的政治伦理观。苟子提出“人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和“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理论,以及“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政治伦理观。中国第一个哲学家老子,开创了以“道”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老子的“道”不仅是宇宙的本原、本体,而且是人的意义、价值和伦理道德的本体。道德修养以“道”为最高价值根据和标准,“涤除玄览”和“以道莅天下”,分别是达到“玄同于道”的人生理想和“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的手段。庄子发展了老子的人生哲学,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德境界和“心斋”、“坐忘”的道德修养理论。同时,道家对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了批判,提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的主张。除儒、道两家外,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均对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探讨,不同程度地对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吸取秦亡教训,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董仲舒承续儒家道德传统,批判吸收墨家天志天命思想以及阴阳家阴阳五行学说,创立了以“天人感应”和“性三品”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伦理思想体系。此后,谶纬神学发展,孔子逐渐被神化,儒家伦理神学化。经王充“疾虚妄”的批判,封建道德神学破产。适应魏晋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统治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立命安身的需要,玄学家调和儒道,以改造过的道家哲理,论证或补充儒家的伦理学说。从“名教本于自然”到“名教不离自然”,再到“名教即自然”即反映这一努力。而视“六经为芜秽”、“仁义为腐臭”以及“人性以从欲为欢”的玄学“异端”,则从另一方面补充了玄学的道德体系。继玄学之后,佛教流行于世。佛教伦理是以人生是“苦”为理论出发点,以成佛为最高理想追求,以八正道、三学和六度为解脱方法的伦理思想体系。佛教众生平等、出家修行等观念与儒家纲常伦理观念开始是相互对立的。随着二者逐步融合,佛教逐渐形成调和儒家伦理、宣传忠孝的中国佛教伦理学说。韩愈站在世俗地主的立场上,极力排佛,提出“性三品”说和道统论对抗佛教的“佛性说”和法统说。由于没有从世界观的高度、没有深入佛教思想内部进行批判,因而没能驳倒思维精密的佛教。为弥补儒家重伦理实践、轻形而上论证的不足,宋明理学接续儒家伦理,吸纳佛老哲理,建构了“心”、“理”为道德主体,以儒家圣人为理想人格,以仁义礼智为伦理规范,以存理灭欲为道德原则和以“主敬”、“立诚”为修养实践的伦理思想体系。宋明理学是我国古代伦理道德成熟完备的标志。明末清初,“天崩地解”,出现李贽“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看法,王夫之“人欲之大公,即天理至正”、“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的观念,戴震“归于自然,适完其自然”的主张。这些均是对理学的批判。理学受到新道德观念的挑战,渐趋没落。在近代,由于民族和社会危机的加深,以及西方伦理思想的冲击,代表不同阶级层的伦理思想不断涌现。地主阶级改革派“以事实程实功”的功利主义,农民阶级朴素的平等观念和“四海为家”的社会理想,资产阶级对自由、平等、博爱的中国式阐发等,反映了封建伦理的衰落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试图建构资产阶级道德伦理的努力。(二)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内容丰富,尽管不同阶级层建构自己伦理道德体系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人性问题是每一个伦理学家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围绕人性善恶的探讨,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形成了多种观点,概括地讲大致有以下几种:其一是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先天固有的本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二是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认为好利多子为代表认为人性本无善恶的“性无善恶说”,和以庄子为代表认为人性无法用善恶界说的“性超善恶说”。其四是性有善恶论。以杨雄为代表主张“善恶混”的“性兼善恶说”,和以王充、韩愈为代表的“性有善有恶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尽管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丰富,但大都以人性为区分人兽标准,以道德性为人性的主要内容,从而使传统伦理道德在人性中找到了根据,使传统伦理道德成为必要和可能。人性论作为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成为伦理思想家建构其道德体系的出发点。第二,关于道德理想和道德修养问题。道德理想和道德修养,尤其是理想人格及其塑造的伦理道德思想的重点和归宿。尽管中国不同派别的传统伦理思想家对道德理想及其实现的设计不同,但是“圣人”却是大多数思想家共同的人格理想,“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儒家以“修己以安人”、“修其身而天下平”等为圣人的规定,以“内省”、“自省”、“自讼”、“克己”、“寡欲”和“养气”等为修养成圣的方法。道家以“玄同于道”、“同于大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圣人内涵,以“抟气致柔”、“致虚守静”、“涤除玄览”、“心斋”“坐忘”为修道成真的手段。佛都物途径。传统的道德修养理论,把理想人格作为最高的道德追求,作为修养目标,不断引领人们提升自己的道德品位;把道德修养作为达到人格理想的手段,实际是一个反求诸己、修养身心的过程,是不断克制欲望、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和修养理论对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心理构成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关于道德起源、本质和作用问题。有的认为道德根源于本体道,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有的认为道德本于天命、天意,如孔子说“天生德于余”和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有的认为道德源自人先天固有的“良心”或“良知”,如孟子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王阳明的“良知者,心之本体”、“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等。有的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如荀子认为礼义起源人类生存和社会的需要。王夫之、戴震等则认为,道德根源于物质性的气。另外,有的认为道德永恒不变;有的认为道德与时、与世变化。对于道德的社会作用,儒家十分重视,认为求善与求真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道德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道德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手段,身、家、国一体,修身治国同理,身修而天下平。道家虽然对儒家伦理持批判态度,但是,道家对“无为”和“真朴”的执著,对“自然”和“道”的效法,其实是另一种不同于儒家的道德理论,它与儒家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伦理的两翼,支撑不同境遇人们的精神生活。第四,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问题。不同流派的伦理思想体系,有着不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即使同一派别内部道德面临规范也不尽相同。如同属儒家,孔子以“仁”为道德原则,以“孝、悌、忠、信、礼、义”等为主要的道德规范。孟子则以仁义礼智为人天赋的本性,为道德的根本原则。董仲舒则建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规范,使儒家道德伦理规范体系化。道家以“无为”原则,以不争、谦退、柔弱、真、朴、清净等为道德规范。墨子以“兼爱”为道德原则,以“尚贤、尚同、节用、非攻”为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各派围绕“义利”关系、“理欲”关系、“志功”关系等展开过论争。在义利之辩中,义一般指仁义道德,利指利益和功利。儒家的义利观是尚义反利,如,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喻于利”观念,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著名论断。道家对义利均持否定态度,认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总之,对人生各种伦理道德问题和道德冲突的思考和探索,虽然思想家的答案不同,但都能给我们以不同程度的启示,使我们在面对同样问题时能够得到前人的启迪。以上四个方面,虽然并不能完全概括我国所有伦理学家的观点,但是构成中国传统伦理的儒释道三家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把握这些主要方面对我们理解传统伦理道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古代人民在道德实践中,也丰富了古代道德传统。例如古代的爱国主义传统,从屈原到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我国历史。(三)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特点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成熟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无不打上道德的烙印。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必须首先对其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而深入地把握其特点,才能弃其槽粕、取其精华,才能对其进行现代转化。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人伦关系、推崇人伦价值。在以家庭为本位、以家国同构为特征的古代社会,人伦关系特别是父、母、兄、弟、子的关系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的伦理价值成为必须遵守的家庭伦理要求。君臣、师徒、朋友关系被看作家庭关系的延伸,他们之间的道德要求被看作家庭伦理的扩展。孔子提出“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发挥这一思想,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都是儒家对封建社会人伦关系及其价值的概括和推崇。尽管儒家伦理道德抹杀了人的独立人格,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道德,重视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关系,推崇以“孝”为核心的人伦价值,有利于增进人们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良性发展。第二,强调仁爱原则,注重人际和谐。正如前面所说,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仁”不仅是最高的道德理想,而且是评价人的最高标准,“仁者爱人”和“忠恕”是“仁”的主要含义。“爱人”就是把人看作同类,具有同构性,人应该以自己的感受推断他人的感受,应该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像爱护自己一样。此后,儒家后学对孔子“仁爱”思想多有发挥,如孟子的人性善思想和理学家对他们思想的继承和发挥等。在“仁爱”基础上,中国传统道德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以和为贵”,为了达到人际和社会的和谐,儒家尤其强调“克己”、“推己”,道家则强调“和光同尘”和柔顺退让等。这些对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有重要意义。第三,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修养。中国传
本文标题:道德传统与干部道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8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