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读《道德经》有感春秋时期,老子集先贤的大智慧,总结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道家思想由此正式成型。说到道家思想的经典著作,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道德经》,《道德经》一书有不同的命名方法:以人名命名为《老子》;以内容命名为《道德经》、唐代为《道德真经》;以字数命名为为《五千文》,顾名思义该书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如“上善若水”(8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3章);“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藏”(58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等。现在普遍认为《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本书是由老子的世界观(自然观)、老子的社会和历史观、老子的人生观、老子的方法论等四个层面的内容构成。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老子写这本著作时身处乱世,争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存艰难,如何清除战争动乱,复归社会安宁,是老子所思考并创作这本书的目的之所在。“道”是老子哲学上的一个中心观念,在老子书上它含有几种意义:一是指构成世界的实体。二是指创造宇宙的动力。三是指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是指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道的两个方面。老子所说的“无”,并不等于零。只因为“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这个幽隐而未形的“道”,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的特性。这个“不见其形”而被称为“无”的“道”,却又能产生天地万物,因而老子又用“有”字来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一种状态。可见老子所说的“无”是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无”和“有”的连续,乃在显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有”与“无”这两个概念不仅适用于物质与空间。还适用于我们的心理,我们不可能与无形的“道”成相同阶级,或高之。我们不能达到绝对的自由,我们只能追求一个现实与虚拟“有”与“无”并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相对自由,身理心理都会得到放松。比如在与家人相处时,我们常常希望父母不要约束管教我们,但是我们如果学习了道家文化的“有,无”理论就不会因此感到身心疲惫了。老子的辨证观中“阴与阳”的理论十分出名,阴阳可以引申出很多相对的概念,比如正与负,对与错。这教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正确的、不干预的攫取利益。同时应当认清福祸的相互转换,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高兴的忘了本象,可能灾难正潜伏在明天,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可能幸运就藏在你身后。这让我想起了我初中学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万物循环往复是其道之根本,当今社会,为了发展经济我们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干预:破坏树林、大肆捕杀动物的报道时常出现,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破坏,虽然现阶段还看不太出这一系列行为造成的恶果,但是如果我们再这样打乱正常的秩序,最终人类也会在这团浑浊的气流的中沉没。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记得我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听了一位科研巨人的演讲,他在讲座中提到他之所以有优秀的成果,是因为他汲取了道家”阴与阳“的思想进行科研创新。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相反面,他就遵循这种自然规律思考,果然取得了成功。可见道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指导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这是告诉人们应该拥有水一样的品质。一是柔弱,这种柔弱不是指性格上的柔弱,而是像水一样的柔中带刚,不为争强好胜而烦恼。二是甘愿身处卑微,这不是告诉人们要降低身份,而是告诉人们行事要低调,如吕蒙正所说“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中”要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像水一样,看似平静却蕴含强大的力量。三是告诉人们要“善利万物而不争”,告诉人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自己,这实在是一种胸怀天下的博爱精神。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贪官落马、老人碰瓷等的新闻常常可见于各大媒体头条,我不禁疑惑道教文化几千年前就已经教导了我们正确的观念,为什么社会中有悖于传统文化的行为还在继续发生,所以我们不能丢掉古人圣贤们的思想瑰宝,要一直学习,修炼心性,追求心里清净如水,清澈透明,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做到看淡名利、地位,恬淡处世,少私寡欲。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在静心、净心。老子注重人的“无为”思想,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方法看待无为,也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待人处事上就是要有宽宏大量的心,有气度,有风范,不拒人千里,也不逞勇斗能,也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是当领头羊、出头鸟,也不当缩头乌龟,而是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做一些自己能做到而且认为正确的事情。在生活方面朴素,不奢华,不铺张浪费等。老子也很推崇“无欲无求”的精神,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老子是在教导我们我们不管平常有多忙,生活节奏有多快,应当适当放下平时忙碌的心,静静的在午茶之后慢慢咀嚼这种思想的深刻内涵。通过每天不断的学习,同时不断的用“道”来修炼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包容心就会越来越大,思维越来越清净,做事更专一,全神贯注,这个境界老子叫“无为”。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不为”。“无为”是我们的硬实力很强,但硬实力跟我们融在一块,没有妄想,没有偏执,没有条条框框束缚住我们的思想,这个境界是无为境界。在无为境界下,可以无不为,办到一般人办不到的事情。所以做一个安乐自在的人,主要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智慧和修养,谦冲淡泊,处下不争。学问和知识也要平衡,不要只有知识没有智慧,只有技术没有良知,失去了道德判断能力。如此看来,老子所谓的“不为”思想更多的是告诉人们要用道德和能力两只手去做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整个社会的集体成功。鲁迅曾说过,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我很有幸借着这次上课的机会了解了道家文化,阅读了《道德经》。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以上只是我很浅薄的一点想法,通过这本书我学习到了应该怎样释然的对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以一个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天下万物。以后,我也要把这种道家文化融入到我做科研以及为人处事之中,让它引导我进步。
本文标题:道教文化专题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87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