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谈“道法自然”在中医中的体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由老子提出的著名论点。所谓自然,也就是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自然作为道家的内在法则,强调宇宙万物都是按照自然地规律与法则来运行的,并把自然与无为联系起来,把无为也当作自然。因此“道法自然”就是主张人道应该与天道一样,顺应万物,遵从自然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而中医文化也是源远流长,集儒家道家等各个流派之所长,与医学、药学与养生相互贯穿融合,发展而来。因此“道法自然”这一思想,从先秦开始便对中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更是指引着中医养生的方向以及人的内心品行的修养。下面就具体说明道法自然在中医中的体现。一:“道法自然”与中医的本质联系“道家医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核心是生命观念。道家医学在生命信仰、生命哲学和生命科学三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知识,《道藏》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道教著作都与医药有关,故有医道同宗之说。道家医术又包含方术医学、外丹术医学、内丹术医学、房中术医学与医学伦理等,代表的医家有葛洪、许逊等,尤其重养生,还提出了养生重脾等。“道”的本始涵义为道路,引申后又作为表示规律,顺乎万物之自然,古人把道路与规律联系起来,就是强调规律要像循蹈的道路,作用的发挥是一个由此至彼的过程。(1)1《素问》中说:“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至数之机即指道或规律发挥的玄妙作用;其来可见,其往可追,则在肯定世界可以认识的同时,表明道或规律要通过一个有来有去的时间序列显示出来。由此可见,道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时间序列,而时序又蕴涵着人们必须遵循的道,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共有特征,当然中医也不会例外,这与中医养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思想相通。可见传统文化对中医病因的影响,不仅是几个概念的沿袭,这种影响是很深的,另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也是中医病因学认识病因以人体为主,治疗以人体调理为主的重要理论思想基础。1《内经》病因学理论与先秦道家“白然无为”思想的讨论蒋应时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中基教研室(南宁53以艾)l)一:“道法自然”体现在中医的“正邪之气”之说前面提到,天道即人道。因此讲求“天人合一”,将万物化生归为一元。《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通天下一气耳”,这也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的表述。中医继承了这个观点,将其发展下来:人生下来就有了气,从婴儿到儿童再到成年,也包含这一个聚气的过程,要顺应四时,积四时之气,气不断在人体内积累,积气成精,人便有了精气神;而人到了一定得年纪,气又会逐渐消耗掉,如若不注意养生而过早的将气消耗完,则气散而人死。气又有正与邪之分,“六气”与“六淫”这一正一邪,在自然中相互制衡而存在。六淫与六气都是指的:风、寒、暑、湿、燥、火,所不同的是气候的异常与正常,六气本来是指正常气候,其太过或不均破坏了人体自身的平衡就会导致人体发生外感性疾病,中医把致病的六气就称为六淫,例如,春秋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或久居湿地多湿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等就是六气过多转为六淫给人们带来了疾病。而在《内经》中所述的针刺治疗的方法,也是通过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虚实平衡而达到治病祛邪。中医的这种治疗思想、病因学的观点,正是“天人合一”与“正邪一体”的整体混沌思想方法应用的体现。三.“道法自然”中的顺应与不干预思想与“养生”、四时养生中医养生主张“上知天文,下至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中说道:“人与天地之生气,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命悬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2)2说的就是人若能掌握气候与四时变化,并且去顺应它,就能保持健康的身体。中医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也就是道法自然的宗旨。在中医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人的作息应与四季气候变化相配合,这就是“自身”与“时节”的平衡与调2道法自然关于中医的思考之一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节。“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是根据时节气候的自然规律来调节自身的作息规律,已达到顺应自然,协调平衡的养生效果。“一日而主外,平旦而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就是指在一天之中,也要讲究与时候的配合。例如,晚上十一点点到一点是属于胆经,这段时间的休息决定着第二天头脑是否清醒;晨时七点是胃经,这之前吃早饭最有益,上午九点是脾经,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是心经,所以适合睡午觉静养,下午五点到七点点是大肠经,利于消化吸收。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庄子说:“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道法自然”中一个极重要的思想就是不干预思想,人为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干预自然,所以不管是四季养生还是十二时辰养生,共同点都是顺应自然,调摄生活,保养精、气、神,使之生生不已,从而防病祛病、延年益寿。四.精神上自的“自然无为”除了对身体本身的养生,在心灵上养生也尤为重要,心主神明,人最重要的是“精(形)、气、神”,聚气成精,聚精成神;在人体中,形是气的基础,气是神的基础,神对气有主导作用,气对形又有主导作用。因此人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体,对人体来说,形气神三者是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的有机统体才能形成活生生的人存在,而“道法自然”所讲究的“自然无为”便对养“神”有很大的益处。道教的无为呼吁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自然中来便回归到自然中去,由静极而进入绵绵若存的状态,即所谓与天地精神相来往。生命的源头是以静态为根基的,所以要修炼恢复到生命原始的静态,才合乎常道。这便是清静。(3)3《老子》中也说过:“我无为而民自在,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说的就是无为的精神修养,这也与《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作为养生法则之一的思想完全一致。前面说到,人体的健康与“神”分不开,就是指中医的病因也很重视精神道德和心理因素这些都体现了中医所学具有身心医学的特点,这也符合老子的重人贵生的思想。3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的相关性研究胡真五:情绪上的喜怒顺应自然有助养生从老子的道德经中,就可获得许多关于心理养生的思路,心理养生自然是中医养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老子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也就是说顺应自然是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顺应自然地理念体现在人的情感世界,人在生活中,应该让自己的喜怒哀乐都顺其自然,让情绪、情感有自然的宣泄渠道。强行压抑自己的痛苦,活着强颜欢笑、曲意逢迎,都不利于心理养生。顺应自然的理念还可以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在考虑问题和接人待物中,提倡坦然、自然、和谐的方式,避免古板教条,是有利于身心健康。总之,中医养生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基本出发,把人体看作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相联系的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阴阳对立的运动整体,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提倡以防为主、未病先治。中医养生学是几千年来诸多医家融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精华,形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并具有独特理论的体系。他从医学的角度探讨养生规律,认为人类自身具有与自然界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们能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了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真正内涵,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年。(4)4参考文献:1.《内经》病因学理论与先秦道家“白然无为”思想的讨论蒋应时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中基教研室(南宁53以艾)l)2.道法自然关于中医的思考之一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3.先秦思想与中医养生的相关性研究胡真4.道法自然而无为——中医养身揭秘4道法自然而无为——中医养身揭秘
本文标题:道法自然与中医联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08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