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那些正在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戏曲的概念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1]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戏曲的发展历程-1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戏曲的发展历程-2先秦(萌芽期)唐代中后期(形成期)宋金(发展期)元代(成熟期)明清(繁荣期)近代(革新期)近现代(争辉期)戏曲的艺术特色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1、以歌舞演故事2、远离生活之法3、超脱的时空形态4、虚拟手法(舞台结构之核心)戏曲的艺术品貌戏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有各自的形象内涵和一套不同的程式和规制;每个都行当具有鲜明的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生行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扮演男性人物。生的名目初见于宋元南戏,泛指剧中男主角。历代戏曲都有这一行当,近代各地戏曲剧种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旦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早在宋杂剧时已有“装旦”这一角色。宋元南戏和北杂剧形成后仍沿用旦的名称,运用上又略有不同。昆山腔成熟期,形成正旦、小旦、贴旦、老旦四个分支。其后各剧种又繁衍出众多分支。近代戏曲旦角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大致划分为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等专行,表演上各有特点。(接前文)净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鲁莽诚朴。演唱声音洪亮宽阔,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为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据说此行当是从宋杂剧副净演变而来。“花部”兴起后,净扮演人物范围不断扩大。净行根据角色性格、身份的不同,划分为若干专行,表演上各有特点。丑是戏曲表演行当主要类型之一,喜剧角色。由于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宋元南戏至今各戏曲剧种都有此脚色行当。扮演人物种类繁多,有的心地善良,幽默滑稽;有的奸诈刁恶,悭吝卑鄙。近代戏曲中,丑的表演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同的剧种都有各自的风格特色。丑的表演一般不重唱工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相对地说,丑的表演程式不像其他行当那样严谨,但有自己的风格和规范,如屈膝、蹲裆、踮脚、耸肩等都是丑的基本动作。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大致可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表演上各有特点。戏曲音乐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部分主要是唱腔和念白,它是戏曲音乐的主体。戏曲中的唱腔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抒情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较缓慢,曲调婉转曲折,字疏腔繁,抒情性强。它宜于表现人物深沉而细腻的内心感情。许多剧种的慢板、大慢板、原板、中板均厉于这-类。第二种是叙事性唱腔,其特点为速度中等,曲调较平直简朴,字密腔简,朗诵性强。它常用于交代情节和叙述人物的心情。许多剧种的二六、流水等均属于这一类。第三种是戏剧性唱腔,其特点为曲调的进行起伏较大,节奏与速度变化较为强烈,唱词的安排可疏可密。它常用于感情变化强烈和戏剧矛盾冲突激化的场合。各戏剧中的散板、摇板等板式曲调都属于这一类。(接前文)念白:戏曲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和对话,除了通过唱腔的形式唱出之外,就是念白。唱与念,是戏曲声乐的两大组成部分。历代有成就的演员,皆是唱念俱佳。唱念字音是表情达意的基础。汉语四声字调,抑扬顿挫,也是念白音乐美的基础。各种念白形式,如京剧的韵白、京白、方言白,就是语言与音乐的不同程度的结合。器乐:器乐部分包括不同乐器组合的管弦乐(俗称“文场”)和打击乐(俗称武场”)。器乐用于声腔的伴奏和开场、过场音乐,配合舞蹈、武打、表演、烘托、渲染舞台气氛。值得一提的是,武场——打击乐,对于统一和增强控制舞台节奏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戏曲脸谱1、谱式分类:谱式分类是从脸谱的构图上来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基本类型: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脸、歪脸、元宝脸、僧道脸(包括僧脸和道士脸)、太监脸、神怪脸、象形脸、丑角脸。以上是脸谱整体谱式的大体分类,还可以分的更细、更多,但大体上都可以归入以上某一类。如小妖脸表现的是神话戏中的天将、小妖等角色,其基本形式是象形脸、又可归入神怪脸,因此就不必再分类了。2、局部谱式分类:局部谱式分类是对眉、眼窝、鼻窝、嘴岔以及脑门和两颊部位的造型形式的类别区分。局部部位的造型形象是刻画人物性格的具体地方,根据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和演员自身的条件而创造。一般常用点线装饰和图案化的造型方法,采取随形附意的物象型命名方式。(接前文)3、谱色分类:一般情况下,脸谱的脑门和两颊部位的颜色构成脸谱的主色,谱色分类就是按照脸谱的主色来分类。谱色有相对固定的象征意义和特殊寓意,表现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这是在长期的戏曲演出中,观演之间互动对话、约定俗成的结果。主要有红脸、粉红脸、紫脸、黄脸、蓝脸、绿脸、黑脸、白脸、瓦灰色脸、金银脸。戏曲剧种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一般均表述依次为:京剧(有“国剧”之称)、越剧(有“中国第二大剧种”、“第二国剧”之称)、黄梅戏、评剧、豫剧。采用如此表述的书籍出版物有数十种,覆盖教育、旅游、戏曲、电影、网络、民俗、文化、电视、国学、艺术、漫画等各领域。戏曲面临的现状-11、74个剧种只剩1个戏班,遗失的乡音难载乡愁。来自文化部门的权威数据显示,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2、剧团演出1天不如“走穴”1小时,戏曲人才流失严重。数据显示,许多地方特别是基层戏曲工作者收入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上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戏曲演员人数直线下降,每年流失近4000人,这种现象直到近些年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政策才略有改观。(接前文)3、选拔苗子从“千里挑一”到“十里挑一”,继承者不愿进、学不精。由于学戏苦收入又少,想从事戏曲行业的新人也越来越少。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说,好苗子难选拔,即便学了几年基本功仍缺乏,一部分还得“回炉重造”。好苗子少,当导演和编剧的好苗子更少。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基层院团根本没有编导人才,早已丧失创作能力;部分知名编剧频繁赶场,没有时间精心搞创作,通常是一本老戏“一菜三吃”。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曾指出,有院团把创作部门当包袱甩掉,大量编剧人才跳槽转行,直接导致优秀剧本匮乏,原创能力下降。记者还了解到,由于缺乏资金,一些剧团为维持生存,转而“砸钱”申请“非遗”项目,甚至为了申请成功而改变剧团属性,但“强扭的瓜不甜”,到头来仍举步维艰。“一部成功的戏曲作品有个要素,一是高雅的艺术质量,二是观众的欢迎。传统戏曲要想走得下去,走得远,创新是核心竞争力。”韩再芬说,“没有观众来看,你再高雅也是孤芳自赏;如果创新走偏了,对不起社会,对不起这门艺术。”中国戏曲面临的现状-2国内无人问津,海外觅知音2015年9月初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张火丁与中国戏曲学院的艺术家们联合演出了经典剧目《锁麟囊》《白蛇传》,能容纳2000多人的大卫·寇克剧场座无虚席。从开场到落幕,同行的一位中国团员在心中默数观众的鼓掌次数,最终,数字停在了17。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主任王德威很是感慨,“没想到程派(属于京剧)艺术在纽约引起这么大的轰动。”《纽约时报》5次报道张火丁此次访美,称她为“北京来的大明星”。张火丁在美国引发的热度还未消散,于魁智、李胜素又将于11月10日至26日携《杨门女将》和全本《霸王别姬》赴英国利物浦和伦敦进行9场演出。不止是京剧,据统计,10年来昆曲赴美国、英国、希腊、荷兰、瑞士等30余个国家演出近700场。拿什么拯救中国戏曲?重塑“大国众戏”,呼唤“正本清源”“市场盲目热衷洋文化、一些文艺工作者搞创作‘唯洋唯西’,根本原因是缺乏民族文化自豪、文化自信。”一些戏曲评论家尖锐指出。以传统戏曲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虽然历史悠久,有着独特魅力,但不容忽视的是,西方文化大量流入,传统艺术空间被挤占,“文化逆差化”趋势明显。专家认为,戏曲传承重在传“人”,这其中政策扶持是关键。“过去,有很多业界知名大师,因为学历不够,没办法进到高校中传授经验,这很可惜。”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说。(接前文)此次国家扶持政策提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一方面让大师得以进入高等学历体系,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巴图说,“培养‘戏曲人口’同样重要,让孩子理解、欣赏戏曲艺术,戏曲文化就会慢慢发展起来。”传统戏曲如何再度焕发青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创新为导向的剧本创作是前提。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剧团通过改编、创新剧本,培育出一批经典曲目。例如,黄梅戏《徽州往事》全国巡演超百场,票房收入近3000万元,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迄今已连演10年,更有剧目出国巡演。然而要看到的是,仍有许多剧团因循守旧或苦于无力创新。专家认为,此次政策提出中央财政支持开展“三个一批”优秀戏曲剧本创作扶持,调动全社会戏曲剧本创作积极性、主动性,正是回应了戏曲界“正本清源”的诉求。(接前文)“说到底,激活戏曲市场是根本。”戏曲专家傅瑾等业内人士表示,“一味守旧的‘唱念坐打’不会火,一味孤芳自赏不接地气只会被市场抛弃,只有贴合时代的演绎和解读,让当代人感受经典与时代的艺术共振,戏曲市场才能有希望。”“既要有经济发展,还要有青山绿水,更要有文化,这才是一个地方真正的福音。”傅瑾说。中国戏曲是否应该消失?一、网友看法1、我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只要一个剧种、艺术形式存在,就说明它有存在的理由,他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为的,可能逐渐变小、变得微弱。如果真的土壤、价值都没有了,它自然就消失了。还有一个朋友说的,值得参考一下吧,他说现在只有在戏曲中还有一些“神秘主义”、“封建迷信”、“道德天谴”的东西,这种东西在民间是有生命力的。2、戏曲本身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参与性强,所谓: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熟戏的感染力之大除非亲自参与吟唱不能体会,而这个“熟”字也恰恰成为了戏曲在现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传播的一个门槛。另一个门槛是文化属性,比起现在大多数流行歌曲来说,欣赏戏词确实需要更高的审美层次。(接前文)3、所有文物的存在都没任何现实的意义,把它们全毁了也根本不会怎样,放在博物馆里存其形就是其全部意义所在——戏剧作为非物质“文物”,也是一样。欣赏不了文物并没有错,延续不了也
本文标题: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08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