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郑人豪同志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建设人才特区——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郑人豪(2011年12月13日)市委、市政府今天隆重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04年以来全市人才工作情况,认真实施《汕头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动员全市上下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地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建设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特区,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汕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刚才学同同志对我市编制出台的《汕头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了说明,我都赞同。下面,我重点围绕建设人才特区这个问题,讲四点意见。一、建设人才特区是建设幸福汕头的必然选择建设人才特区,是市委站在新时期汕头科学发展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上来,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建设人才特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建设人才特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幸福汕头的重要保证。人才是强市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是建设幸福汕头的第一资源、第一优势和第一推动力。人才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2–不为过。当前,区域间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其核心就是人才竞争,各地都制定并实施新的人才政策,千方百计吸引人才,争取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处于优势。汕头要加快发展,不仅要靠资金、靠项目、靠政策、靠环境,更要靠人才。近年来,汕头市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育、引进和使用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实践证明,人才资源是推动汕头科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建设幸福汕头的新起点上,我们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人才工作,努力建设“制度特、机制特、环境特”的人才特区,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工作,造就一支规模宏大、质量优良、适应发展的人才队伍,为汕头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二)建设人才特区是借力特区扩围,再创特区辉煌的重要手段。汕头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汕头又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和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为汕头实现新一轮腾飞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30年前相比,汕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已经落在其他经济特区的后面,形势很不乐观。2010年,汕头全市GDP达到1208.97亿元,和自身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深圳、厦门已经分别达到9510.91亿元和2053.74亿元,把我们远远地抛在了后头。不要说深圳和厦门,就是在全省,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也是排到了第十位,比珠三角周边的七个市,还有湛江、茂名都低。珠海只比我们少一点点,达到1202.58亿元,但他们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高达124.53亿元,我们只有72.65亿元,在经济总量和质量上,我们都不占优势。我们必须正视目前落后的现实,但一时落后不等–3–于永远落后,未来的五到十年,我们必须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充分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扬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用足、用活特区政策,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增创人才资源优势,奋力赶超进位,实现跨越发展。(三)建设人才特区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我们制定了到2016年,全市GDP达到4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8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赶超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实现“十年大发展”的目标任务。在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地理位置、产业配套相对于珠三角发达地区都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经济发展方式逐渐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今天,人才资源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只有以知识、智慧、技术为引领,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吸引、培养、开发各类人才,才能为促进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四)建设人才特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人才特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过程就是着力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每个人的潜能和价值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才素质的提高、人才质量的优化也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促进–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五)建设人才特区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经济社会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实践证明,要推动一个地方的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一批胸襟开阔、视野宽广、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党政人才。建设人才特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可以使更多忠诚于党的事业、拥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管理能力、善于建设幸福汕头的高素质党政人才脱颖而出,为他们创造更大、更好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建设人才特区的重要意义,始终保持全市各级党组织和每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升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着力打造领导建设幸福汕头的坚强核心。这一条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地方,包括一个部门的发展,跟他们的领导是紧紧联系在一块的。有两句古话:“穿百姓衣,吃百姓饭,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莫荣,失一官莫辱,莫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有时候一个地方的变化和一个部门的变化,领导干部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党政部门的领导有一个好的点子,惠及的是一大片区域;有一个好的战略发展思路,真正实现以后,影响将是久远的。经过这次镇、区(县)、市三级换届工作,把一批拔尖的人才放到了党政部门适合的位置上,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党的坚强领导的信心,更加感受到党组织的强大。我们相信党组织的选人用人,如果说干得不好,出了问题,那是个人的问题,不是党组织的问题。所以对于一个地方来讲,有一批高素质的党政人才脱颖而出,能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是非常重要的。–5–二、建设人才特区必须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科学人才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应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背景下提出的科学论断,其本源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和人才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期人才发展的新理论、新理念,是我们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汕头要率先建设人才特区,没有现成的样式和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尝试、去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人才观,坚持以用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确保人才特区建设尽快取得新突破。(一)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的人才工作战略布局。这是人才发展思想的重要创新,也是今后人才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推动人才优先发展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特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基本路径和重大战略,将其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部署和实现在科学发展的全过程,保证人才发展在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先地位,实现人才、资本、知识等要素的有效融通和结合,确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发挥人才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二)要坚持以用为本的科学理念。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发挥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以用为本揭示了人才工作的本质,反映了–6–科学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晏子春秋》里有则故事,齐景公外出打猎,上山时看见老虎,去沼泽地发现有蛇,闷闷不乐,以为是国家不祥之兆。可晏子认为:“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也就是说,有贤能的人却不知道,知道有贤能的人却不用,用人却不信任、不重用,这才是国家的三个不祥之兆。古人尚且把有才不用上升为国之不祥的高度,更何况我们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克服论资排辈、封闭循环,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破除不利于人才成长、流动、使用的体制性障碍,重点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和创造活力。要确立高端人才辐射带动发展格局,启动若干高端人才开发计划,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动本土人才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合作,集聚和造就国家级、省级杰出人才,加快形成顶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努力建设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具有海内外影响力的人才队伍。(三)要坚持人人都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一个人只要将潜能激发出来、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他就是人才。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鼓励人人都作贡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不唯身份、不唯资历,关心爱护人才,让人才热爱汕头,扎根汕头,建设汕头;牢固树立“大人才观”,不唯学历、不唯职称,突出人才的发展性、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唯才是用。人人都可成为人才,不是说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人才,或者说一读完大学,成为硕士博士就是人才。我觉得那不一定。当今–7–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非常快。人才必须是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地学习、培训,不断在实践中提升,才能成为某一方面的有用之才。现在很多企业界、商界的年轻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在星期六、星期天参加一些著名大学的高管培训班。跟他们在一起谈话,你会看到他们思想的火花非常活跃,他们很多人都是博士,很多都是出国后回来的,但他们还在不断地学习。我们汕头也有一种可喜的现象,现在我们有很多公务员,包括很多领导干部,也在工作繁忙之余,参加了北京、广州的大学,包括汕头大学的一些管理培训班、硕士班、博士班,我觉得都非常好。因为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不是说你年纪大、你经历多,你的能力就一定超过那些年轻人。现在就看谁的学习能力强。如果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去摸爬滚打,一个是可能会摔跤,一个是来得太慢。现在最厉害的就是在地球村中,尽快地熟悉和借用人家现成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这就得靠学习,没有别的办法。你可以去参加硕士班、博士班的学习,但目的并不是为了拿个博士、硕士学位,目的是要利用这种学习机会给自己加压力,给自己不断地充电。学与不学完全是不一样的,不学就没有这个概念,你跟他沟通或谈一些工作,就必须从概念说起。如果经过学习培训,你跟他探讨工作,马上可以进入到另外一个层次。汕头人多地少,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市最具潜力、最可持续、最可依靠的优势,要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有效盘活人才存量,抓紧培养和引进紧缺人才,尽快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进而增强城市竞争优势。历史反复证明,依靠人才支撑发展是一条越来越宽广可行的发展路径。要在政策上激励人才成长,在制度上鼓舞人才发展,制定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8–政策措施,使每一位投身幸福汕头建设的人才干事有平台、成长有支撑、发展有希望、生活有保障。(四)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在市委的领导下,市委组织部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订了《关于加快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会上已发给大家征求意见。这个政策力度非常大,实实在在的东西很多,到处都需要钱,但这个钱一定要拿出来,权当少修了一条路。在人才方面的投入是最重要的,也是值得的。省政府有个资助计划,在职读硕士的报销70%,在职读博士的报销100%,当然一定要拿到毕业证或者学位。我们汕头也应该建立这种在职培养资助制度,鼓励年轻的同志继续接受在职教育与培训。我们和汕头大学也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同志舍近求远,能不能把一些班办到汕头大学来?汕头大学也要开放,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到清华、北大、长江
本文标题:郑人豪同志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1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