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郭锡良古汉名词解释上下册
名词解释:1.异体字:异体字是形体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古代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自,例如:猿—猨(声符不同),畧—略(声符、义符的位置不同)。从文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看,异体字就是同一词的几个不同字形,即异形同词。从古书上看,异体字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两个字并驾齐驱,都是常见字,例如:憑—凭,嶽—岳,歎—嘆;第二类是一个字常见,一个字罕见,例如:時—旹,哲—喆,野—埜。2.隶变:隶变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它把小篆不规则的曲线或匀圆的线条变成方折的笔画,使字形变得平直方正,并改变了少数偏旁的形体,如:“萅”变为“春”,“”省为“書”,是一次重要的简化。从此,汉字象形的意味大部分丧失了。3.通假字: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近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假借字(简称借字),例如:庄公寤生,惊姜氏(寤本应用牾)。4.古今字:古今字是不同时代为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先后使用的不同形体的一组字。这是一种纵向的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做今字。5.六书:是传统分析汉字结构的说法,六书之名始于《周礼》,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首次说出六书的内容,即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并明确提出六书是造字方法。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最详细地解释了六书,他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jiequ),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评价)。6.《尔雅》:《尔雅》是研究上古同音义词的重要著作,它是我国最早的词典,作者不可考,多认为是古代小学家们逐渐集录而成的,大约开始编撰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形成现代所见的规模,共收录上古时期的词语4300多个。按词语的内容归类分卷,共分19卷,如释天,释地,释言。7.《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著作之一。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首创部首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个),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8.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是与词的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词的最早意义,但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如:豆,本义是古代的盛肉的器具。9.引申义:就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它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例如:活,从本义流动的水引申为有生命的。10.偏义副词:由两个单音近义或反义词素所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复音词称为“偏义副词”,古人称为“复词偏义”或“连类而及”。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当中的“园圃”偏重于“园”。11.联绵词: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不能分开来讲解的双音节单纯词称为联绵词。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只是两个音节的标志,它们各自的意义与整个词的意义没有必然联系,如“火爁()焱而不灭”(《淮南子·览冥训》)中的“濫焱”就是一个叠韵联绵词。12.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例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的“水”字本是个名词,这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这就叫做词类的活用。13.并提: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表达,达到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的行文目的。如:“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绾传》)意思是:夫种无一罪,身死;夫范蠡无一罪,身亡。14.互文:将两个句式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组织在一起,语义上相互呼应、补充,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叫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文”。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15.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曲折的表达自己思想的修辞方式,叫做委婉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避粗俗,如:“坐乃更衣,稍稍去”中更衣是上厕所的意思;2.避忌讳,如“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中山陵崩是死的意思;3.避冒犯,如“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4.交际辞令,如“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16.割裂:把古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割裂开来。只取其中的一部分,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割裂。17.笺:笺本指狭条形的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在训诂学中指补正和订正“传”。《毛诗》篇首“郑氏笺”指郑玄《毛诗笺》。18.右文说:“右文说”是一种从声旁推测汉字意义的注释方法,它对字义提出了两个概念:(1)对字义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类”的概念,一个是“义”的概念,认为“其类在左,其义在右”,意思是形声字的义符(左文)仅仅表示事物类别范畴,它的声符(右文)才是“意义”所在,比如:松、柏、桐等,“木”仅仅表示它们的类别是“木”,但不能显示“松”因何称为“松”;(2)归纳了声符相同的字的含义,比如:“浅、钱、残、贱”等字的“右文”都是“戋jian”都含有“小”意。它的因“声”求“义”使人们看到形声字的声旁除了标音之外,还可以为字义的解释和来源做出提示。评价:积极方面:揭示了汉字同源词依靠同声符孳乳(不知其义)发展的现象;局限:(1)囿于字形,尚不是对语言中的词进行研究,不适用于研究非同声符的同源词;(2)“右文说”的推理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即便清代学者也有时人提出“凡从某声者必有其义”之类的说法过了头。19.十三经注疏:我国文史方面最重要的典籍注疏之一,是唐人在总结前人注解工作的基础上,由孔颖达等纂集成《五经正义》,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又有贾公彦的《周礼疏》和《礼仪疏》,徐彦的《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的《春秋谷梁传疏》,总共九种。到了宋代,又有刑昺为《论语》、《孝经》和《尔雅》作疏,孙奭(shi第四声)为《孟子》作疏。汉代人对这些经典的注解以及唐宋人对这些经典注解的再注解,加上唐代陆德明对这些经典的注音,这个著作叫《经典释文》,这些著作合称为《十三经注疏》。20.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如“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中的“行”字就是衍文。(书680)21.脱文:“脱文”简称“脱”,也叫“夺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如“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中“吾”字后应还有一个“岂”字,“岂”就是脱文。22.反切: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兴起于汉末。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前一个称为反切上字,后一个称为反切下字。被切字的读音取上字的声母,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如“毛,莫袍切”,“莫”的声母m和“袍”的韵母、声调ao,合起来mao,正是“毛”字的读音。23.直音: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的注音方式,即用同音字来注音。如“筹”注“并音俦”,就是指所引各韵书“寿”都与“俦”同音。直音法不如反切科学,有时找不到同音字,有时注音的字比被注的字还难认,这就失去了注音的作用了。24.如字:这是指明异读词读音所用的术语。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不同读音,其中表示常见的读音叫做本字(如字),其余的读音叫变读。25.叶音:“叶”同“协”,和“协句”的主张相同。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这完全是主观主义的产物,如“筹叶音除”就没有根据,是一种应当否定的注音法,事实上,明人陈第、清初顾炎武就已经批判了叶音法。26.破读:破读是词义引申和词性分化的结果,是通过改变字词的读音(包括声调的改变),来体现某字在某处词性、词义或者用法有所变化。传统上把一个字(词)原来的读音叫“本音”或“如字”,把改变的读音叫“破读”或“读破”。破读的规律是变读为去声,如语(yu,第四声)——公语之故,且告之悔。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如“重要”与“重复”、“爱好”与“好坏”等等。27.读若:是古代一种注音术语,它的主要作用是注音,例如,“又重之以修能”,洪兴祖注:“故有绝才者谓之能,此读若耐。”有时也可以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28.三十六字母:唐朝末年有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印度梵文的音理,制定了30个字母。到了宋代,30个字母发展为36个。这36个字母,大体上代表了唐末宋初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隐喻晓霞,来日。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唇音重唇(双唇音)帮滂并明轻唇(唇齿音)非敷奉微舌音舌头(舌尖中)端透定泥舌上(舌面前)知彻澄娘齿音齿头(舌尖前)精清从心邪正齿(舌叶音)照穿床审禅牙音(舌面后音)见溪群疑喉音(舌根音、半元音)影喻晓匣半舌音(舌尖旁音)来半齿音(鼻齿音)日29.全浊声母:中古十个全浊声母字唇音:重唇并,轻唇奉;齿音:齿头从、邪,正齿床、禅;舌音:舌头定,舌上澄清;牙音:群;喉音:匣。这些后来消失的全浊声母,跟声调有很大关系,平声归入相应送气音,仄声归入不送气音。29.犯孤平:把乙类型格式(平平仄仄平)中,五言第一个字或七言第三个字为平声,换成仄声,即为“犯孤平”。30.30.平水韵:《广韵》分韵细密,从审音的角度看是有好处的,但是不利于写诗。后来宋代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起来,成为107韵,后又经王文郁《平水韵略》合并成106韵。“平水韵”是后代作诗押韵的标准,又叫做“诗韵”。31.入声韵:以【p】、【t】、【k】为韵尾的韵。如:《广韵》屋、沃、烛、觉等。32.阴声韵:包括元音韵尾的韵和没有韵尾的韵。如《广韵》:支、脂、之、微、宵、肴、豪等,一共有26个阴声韵。33.阳声韵:以鼻音韵尾【m】、【n】、【】为韵尾的韵。如《广韵》侵、盐、东、钟、真、阳、唐、覃等。34.三平调:“三平调”是指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具体是指丁类型格式(仄仄仄平平)中五言的第三个字,七言的第五个字都是仄声,不能换成平声,换成平声便成为三个平声并排在一起的“三平调”。35.平分阴阳:《广韵》的平声不分阴阳。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是从中古(亦即《广韵》)的平声演化而来。平分阴阳就是中古声调演变为现代声调的规律之一,演变的规律是:中古全浊、次浊声母的平声字,今天读阳平调,如平、才、文等;中古全清、次清声母的平声字,今天读阴平调,如天、飞、东等。36.出韵:近体诗押韵严格,要求不能“出韵”,即韵脚(押韵的字)必须只用同一个韵中的字,不许用邻韵的字。37.古无舌上音:指上古没有“知彻澄娘”这一组舌上音,只有“端透定泥”这一组舌头音,这是清代学者钱大昕在他的《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出来的,他是通过古书的异文、注音资料、谐声偏旁、方言等方面论证的38.古无轻唇音:指上古没有“非敷奉微”这一组轻唇音,只有“帮滂并明”这一组重唇音,这是清代的学者钱大昕在他的《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出来的,他是通过古书的异文、注音资料、谐声偏旁、方言等方面论证的。
本文标题:郭锡良古汉名词解释上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21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