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酱油低盐固态发酵工艺
作业指导书酱油生产工艺一、低盐固态发酵:(一)工艺流程:种曲盐水水↓↓↓豆粕+麸皮→润水→蒸料→制曲→成曲→发酵→浸淋→生酱油→加热灭菌→配兑→沉淀澄清→成品(二)工艺操作:1.原料质量和比例:(1)原料(豆粕、麸皮)要求:豆粕细而均匀,成颗粒状,颗粒大小为2~3mm,通过16目筛不超过5%,不能通过6目筛不超过20%。水分在7~10%,粗蛋白质在46~51%;麸皮质地疏松,体轻,表面积大,水分在12%左右,粗蛋白质在14%左右。(2)原料配比:豆粕∶麸皮=7∶3一般一批料为9t,其中豆粕为6.3t,麸皮为2.7t。分6锅蒸煮(即每锅加入豆粕1.05t,麸皮0.45t)。2.曲精处理:麸皮干蒸冷却麸皮拌曲精(1)排冷凝水:先打开蒸汽管的疏水阀,然后打开蒸汽进汽阀门,利用蒸汽压力排净进汽管、蒸料锅的冷凝水,然后关蒸汽阀,关好疏水阀,准备投料。(2)投料:投入蒸料锅麸皮150Kg进行干蒸,投好料封盖后,开始旋转蒸料锅,然后打开排汽阀门和进汽阀门,当排汽阀排出蒸气后,将排汽阀关闭。蒸料锅内温度将不断上升,5~10min后,温度升至125℃时,关闭进汽阀。将蒸料锅垂直放置,开排汽阀放汽,等蒸气压排至常压时,打开蒸球盖,取出麸皮冷却至35~40℃,加入曲精(一般9t料加入曲精2.7Kg),拌匀,并装置在接种漏斗内。3.蒸煮原料(1)排冷凝水:先打开蒸汽管的疏水阀,然后打开蒸汽进汽阀门,利用蒸汽压力排净进汽管、蒸料锅的冷凝水,然后关蒸汽阀,关好疏水阀,准备投料。(2)投料:作业指导书将7∶3比例的1.5t豆粕、麸皮相互加入到蒸料锅里,投好料封盖后,开始旋转蒸料锅,然后打开排汽阀门和进汽阀门,当排汽阀排出蒸气后,将排汽阀关闭。蒸料锅内温度将不断上升,5~10min后,温度升至125℃时,关闭进汽阀。将蒸料锅垂直放置,开排汽阀放汽,等蒸气压排至常压时,打开水阀,直接加入65~75℃的温水1100Kg(根据豆粕、麸皮的水分含量添加温水量,要求熟料的总水量在46~48%),反复旋转20min蒸料锅,然后开进汽阀和排汽阀。当排汽阀排出蒸汽时,关闭排汽阀,此时蒸气压不断上升,大约15~20min后,蒸气压升至0.2MP时(温度在130℃左右),关闭进汽阀,垂直蒸料锅,开排汽阀。等气压至常压时,打开蒸料锅盖,再将蒸料锅口旋转朝下,出料。(出料时应开动出料绞龙、风冷机、接种机、接种绞龙)关键点:a.豆粕、麸皮、曲精应合格,无异常现象。b.加水量应以熟料水份为46~48%为宜,一般一锅料加水量在1100Kg左右。c.干蒸温度,蒸煮气压、温度,润水,蒸料时间应准确,及时控制。d.接种时熟料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上,最高不超过40℃。曲精含量应控制在0.03~0.05%,一般一批9t料加入曲精量为2.7Kg,曲精应均匀分布。注意事项:a.旋转蒸料锅时转速应在2~3圈每分钟,正一圈、反一圈反复旋转。b.出料时,应通过风冷设施控制熟料温度(35℃以上,不超过40℃)。c.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口是否有接有曲精的麸皮落至熟料中,中断时应及时补给。d.开启、封闭蒸料锅盖时应注意防滑,更要主要蒸料锅内的剩余蒸气,小心烫伤。封盖时,应对称上紧螺丝,以防漏汽。e.出料时,在下料绞龙处拨料时,应注意绞龙绞伤手。f.开、关各蒸气阀时,应轻开,慢开,且要在蒸气阀侧面开、关,注意烫伤。熟料的感官检测:a.(适度变性)色泽呈淡黄色,比蒸料前略深些,质地疏松,手感有弹性,水分高但不觉得湿,捏之不粘手,有香味,无硬心,无不良气味。b.(过度变性)色泽呈深褐,粘手而结实,吸水性差,手感很湿,无弹性。这种料易污作业指导书染杂菌,不易制好曲,消化率低。加水量的计算:(X+A×B%+C×D%)÷(X+A+C)×100%=(46~48)%备注:X为加水量;A为豆粕量、B%为豆粕水分;C为麸皮量、D%为麸皮水分;(二)制曲:1.工艺标准(1)料厚度为25~30cm;(2)培养温度在28~35℃;(3)培养时间在36h左右;(4)成曲酶活力≥1.0(甲醛法),细菌数小于50亿个/Kg,水份在28~32%;2.操作规程(1)处理好的熟料投放到6个曲池中(每池1.5t料),曲料的厚度在25~30cm,曲料表面整齐,均匀疏松,四周应摊平,温度控制在32~35℃左右。(2)子发芽期(接种后5~8h)。该阶段曲料不散发热量,应做好保温措施(温度控制在30~32℃)。适量间歇通风(间歇通风指每次开启风机3~5分钟)可以调整曲池内空气、湿度、温度、清洁度有助于曲料生长。(3)丝生长期(接种后8~12h)。该阶段菌丝生长,释放热量,品温逐渐上升。此时应使用连续通风(连续开启风机),保持曲料温度在32~35℃。(4)丝繁殖期(接种后12~20h)。该阶段菌丝生长极为旺盛,品温猛增,曲料发白并结块,通风阻力增加,曲料上、下层温差较大,风量减小,此时应进行第一次翻曲(翻曲指利用锨等工具,把曲料颠覆均匀,并把结块的曲料打碎)。第一次翻曲后,品温上升快,需要连续通风,品温控制在30~32℃。4~6h后,曲料全部发白结块,并产生裂缝,品温难以控制,应进行第二次翻曲。(5)子着生期(20~24h)。第二次翻曲后,各种酶大量产生,温度控制在28~32℃。保持连续通风。在接种第24h后,曲料呈浅黄色。接种后28h,蛋白酶活力最高,曲料出现裂缝,应采用铲曲(用锨或其它工具,按照一定的方向铲入曲料)或压曲(将曲池四壁漏风开裂的地方用工具压实)方法控制通风效果。最终成曲呈嫩黄绿色。3.成曲质量标准:作业指导书(1)手感曲料疏松柔软,具有弹性。外观成块状,但疏松无硬心。曲层内部菌丝丰满粗壮,并密长着嫩黄色孢子,无杂色,无夹心。(2)具有正常的曲香,无氨味、酸味及其他异味。(3)水分含量在28~32%;酶活力在1.0以上(甲醛法)。(4)成曲细菌总数为5×109个/Kg以下。4.异常质量现象:(1)花曲:熟料接种不均匀。(2)酸曲:污染了大量产噗小球菌,粪链球菌。(3)臭曲:污染了枯草芽孢杆菌(该菌存在于空气、设备、工具、输送管道及种曲内)。①温度控制不当,原料水分过高,都会引起⑵、⑶两种异常质量状况。②当温度达到38~42℃时,⑶种状况极易出现。其中生成氨气,消耗了蛋白质、淀粉,造成曲料发粘、有异味,刺激鼻眼,最大程度地抑制了米曲霉生长。③产噗性酵母菌是在曲料温度偏低情况下生长,该类菌生长,不产酸、生臭,曲料体现情况为:熟料入池后,较长时间里曲料呈现与初入池时的状态一样,不长菌丝等。5.制好曲关键点:(1)选择新鲜优良的种曲(一般用米曲霉沪酿3.042);(2)原料润水要适当,熟料水份控制在46~48%。(3)原料蒸煮蛋白质变性要适度,过度变性会使熟料发粘及产生有碍米曲霉生长的因子。(4)凡接触熟料的工具、设备、输送设施及环境等,须清洁卫生,以防止杂菌污染。(5)接种要均匀,注意种曲与熟料流量均匀,防止种曲中断现象。(6)制曲温度,湿度要严格按照每个阶段的要求控制。(7)制曲时的翻曲过程要严格要求,应尽量保持曲料疏松,防止曲料板结和裂缝跑风现象。(8)每次制曲完毕,都要做好曲室、曲池及输送管道、工具等的清洁、卫生工作。6.制曲技术技巧:“一熟”、“二大”、“三低”、“四均匀”、“五清洁”;(1)一熟:指原料蒸熟,达到蛋白质适度变性,无夹生现象。(2)二大:指大水分、大风量。(3)三低:进池料温低(30~32℃);制曲品温低(前期30~35℃,后期28~32℃);进风温度低。作业指导书(4)四均匀:原料混合均匀及润水均匀;熟料接种均匀;曲料入池疏松均匀;曲料厚薄均匀。(5)五清洁:曲室清洁;制曲工具清洁;接种器清洁;熟料输送设备、工具清洁;周围环境清洁。(三)发酵:1.工艺标准(1)盐水浓度在12~13Be。(2)盐水温度55~60℃;酱胚温度40~45℃。(3)盐水用量应通过成曲水分计算加入,使酱醅水分达到48~50%。(4)发酵周期在22天左右。(5)酱醅成熟后,AN含量应≥0.90(头油)。2.操作规程(1)盐水的配制:盐水浓度为12~13Be成曲量×(酱醅要求水分%—成曲水分%)盐水量=(1—氯化钠%)—酱醅要求水分%按照每批料9t计:每次加水量在5900Kg左右,加盐量在850Kg。盐水温度控制在55~60℃。备注:成曲量以原料计×1.15。(2)制醅:①拌曲出曲时应控制好加盐水的速度,盐水与成曲应拌和均匀,不得有过湿、过干现象。保证酱醅的含盐量在7%以上,酱胚温度控制在40~45℃。②捣池用天车将下料池内拌好盐水的酱醅移入发酵池,要求松散无块,并将余量未加的盐水均匀地加入酱胚中,注意操作安全,卫生。③封池酱醅移入发酵池后,将其表面摊平,踩实,表面平整后,在表面散铺定量的盐(一般每次150Kg盐),目的是防止氧化,要求均匀地覆盖酱胚表面。再用塑料布盖在发酵池表面,要求覆盖整个酱醅表层,并在发酵池四周接口处用盐封实。④发酵前7天,酱醅温度应保持在40~45℃。第八天进行移池,移好池后再按c步骤进行封池。此时酱醅温度应控制在45~50℃,注意保温。作业指导书(3)控制点:①运输成品曲料,设备,工具,发酵池应干净,卫生。②大块成品曲料应轧碎。下料时,曲料拌盐水应均匀,无干块。③盐水温度控制在50~55℃,浓度在12~13Be,盐水量根据成品曲的水分大小,计算后添加。④酱醅盐份控制在7%左右,水分控制在49%左右(用手紧握,有水滴挤出为宜),品温控制在前7天为40~45℃,7天后为45~50℃。⑤拌曲的盐水应在发酵池内体现“上多下少”,有助于发酵过程中酱醅水分的均匀。⑥保温过程;水浴保温时,水温每次加热不得超过60℃,应分多次低水温(55℃左右)给酱醅保温。7天移池后酱醅升温,应保证一天提高酱胚温度1℃。(4)酱醅的质量要求:①呈红褐色,有光泽,不发乌,醅层颜色一致。②酱醅柔软,松散不粘,不干燥,无硬心。③有酱香,味鲜,酸度适中,无苦、涩等异味及不良气味。④酱醅pH不低于4.8。⑤酱醅的全氮含量在4%(干基)以上,氨基酸态氮在2%(干基)以上,细菌总数不超过3×105个/g。(四)淋油1.工艺标准(1)头淋水温在95~100℃,体积在20m3,浸泡时间为8h。(2)二淋水温在80~90℃,体积为拔去头淋的体积,浸泡时间为2h。(3)三淋水温在常温,数量盖过酱醅表面就即可。(4)苯甲酸钠含量在0.7~0.9%。含盐量控制在15%左右。2.淋油流程作业指导书三油四油↓↓加热加热水水↓↓↓↓成熟酱醅→第一次浸泡→头渣→第二次浸泡→二渣→第三次浸泡→三渣→酱渣↓↓↓第一次滤油第二次滤油第三次滤油↓↓↓↓头油二油三油四油(1)操作流程①浸淋用天车将发酵成熟的酱醅,均匀地装入淋油池后,将准备好的头淋水,浇至淋油池内,上淋过程中注意检查各管道及淋油池阀门,严防溢淋,浸泡8小时后,拔头淋,注意出油速度,应缓而匀,保持酱醅疏松状态。一般头淋出油量在见到酱醅表面为止,大约8m3左右。②淋后,注入二淋水,体积在8m3左右(上淋出多少油,该淋加多少淋油水,一般头淋、二淋、三淋都在8m3左右),二小时后出二淋,上三淋,出完三淋上四淋,四淋油可完全淋出。③化盐淋油完毕后,开启化盐泵,进行化盐,最终生酱油含盐量控制在15%左右。④淋油池酱渣应及时清理,淋油箅以及淋油池内都应清理干净并铺整齐。(2)注意事项①水的温度以及浸泡时间都应按照标准进行,否则将影响淋油过程以及生酱油产出量。②头油、二油、三油出油时应掌握好出油速度,切勿太快,淋至酱醅刚露液面时关闭排油阀,切勿淋干。③三淋、四淋水一般用于下批酱醅的浸泡,若放置时间长,因其含盐量少,易腐败变质,故应及时加热灭菌,并保持在70℃以上,以免影响下批的酱油质量。④每使用一次淋油池都应将池箅、池内壁清理干净,并定期消毒。铺箅子时应整齐,池内四周无漏缝,防止漏渣。(五)灭菌、配兑1.工艺标准(1)灭菌温度控制在93~98℃,并在85℃以上,保温30min。作业指导书(2)灭菌保温后应及时将冷却至60℃以下,方可进入沉淀罐。(3)苯甲酸钠使用量≤0.1%。(4)配兑时,应严格按照配方要求,通过计算添加各种辅料。2.加热过程
本文标题:酱油低盐固态发酵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3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