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辽宁省丹东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1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力》一、复习内容1、“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整个国徽图案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是怎样依法管理国家的?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3、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这是公民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4、“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能否享有公民权利?”人民与公民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区别在于:(P6略)在押犯人(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要具有中国国籍就都是中国公民。不过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能享有公民权利,但不能享有全部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5、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6、公民基本权利包涵哪些内容?P9。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是7、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教材P10—11,4点。)8、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9、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P1010、“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谁公开发表了有损于他人、有损于公共利益的言论,谁就要对言论后果负法律责任。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首先,从获得和付出的关系来看,享有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只有付出才能获得,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因而必须履行应尽的义务,特别是法定义务。其次,从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第三,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国法律向我国公民提出的爱国的具体要求;是我们的“天职”,也是爱国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履行法定义务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2、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参见教材P16)3、“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就没有办法保证。这要求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4、义务:义务是指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既包括法定义务,又包括道德义务。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5、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6、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参见教材P17“相关链接”。)7、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8、列举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参考教材P21)9、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三项要求?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二、知识巩固:师生共同完成。(用3分钟)课堂小结:由学生完成。(用时:2分钟)课堂练习:(用时:5分钟)三、板书设计:第一课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我国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基本义务?2、国家的性质2、道德义务3、人民和公民的区别3、忠实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三项要求?四、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辽宁省丹东市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34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