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一地理《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二新人教版必修2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城市等级和城市服务职能、城市等级体系——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等知识点,分析地理位置对城市等级和等级变化(城市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社会生活当中的某些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采用课堂情景剧的形式,模拟某社区几户人家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城市等级分类的学习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寓于其中,便枯燥的学习为趣味横生的学习,同时可以发现学生潜在得非智力因素和价值观,便于以后的课堂教学,其次使学生善于在现实社会当中发现地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洋为中用,西学东渐。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城市建设问题成为一个与之相应出现的大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教训,从而完善我国的城市体系建设。课本提供了德国东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案例,对我国几个大城市群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城市服务范围与服务功能。教学难点:城市等级体系及其指导意义。教具、资料: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城市的等级划分和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关系。我们知道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一、城市等级体系1、概念过渡:我们这里以德国南部为例来分析城市等级体系的有关问题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2.13,完成读图思考的问题。题3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每一等级城镇之间距离远近,比较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特点。[思考]1.图中的城镇共有几个等级?(三个)2.不同等级城镇的数目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城镇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少。)3.不同等级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有什么关系?(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4.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学生讨论,只要合理即可。)[过渡]:从图2.13中还可以看出,在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或者说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二、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本部分为选学内容,可根据具体实际合理安排)1、前提条件:①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2、②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因素是距离。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理解)a.当某一货物的供应点只有少数几个时,为了避免竞争、获取最大利润,供应点的距离不会太近,它们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的。b.在利润的吸引下,不断有新的供应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会因此而缩小。这时,该货物的供应处于饱和。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仍是圆形的,并彼此相切。c.如果每个供应点的服务范围都是圆形相切却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就会存在空白区。这里的消费者如果都选择最近的供应点来寻求服务的话,空白区又可以分割咸三部分,分别属于三个离其最近的供应点。[思考]①图2.15中城市有几个等级?②找出表示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的线条颜色?③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3、理论基础:德国南部城市4、意义: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1、应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案例2,通过此案例,让学生明确以下问题:1、利用中心地六边形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理论模式成功地指导了“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2、通过阅读文字资料,了解A、B、C三级各自的服务功能、人口规模。3、阅读图2.16,找出A、B、C三级居民点数目,各自分布特点。[课堂小结]本课主要通过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分析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3同时又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的案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应用。板书设计: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等级体系1、概念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二、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1、前提条件:①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②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惟一因素是距离。2、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3、理论基础:德国南部城市4、意义: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5、应用——“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作业:地理导学4
本文标题:辽宁省大连市四十四中高中地理《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案二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3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