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采煤工作面测量第一章
I0128204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1-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与邻区和地表的关系I0128204综放回采工作面17勘探线至第20勘探线之间,在北二采区350石门东翼282号煤层内。其范围见表: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水平名称+350水平采区名称北二采区地面标高+656-+664井下标高+315-+533地面的相对位置该回采工作面采动塌陷影响范围内地表无房屋建筑物,有三趟高压线路、三矿公路。地表多为耕地,无河流,无塌陷积水坑。有原砌石排水沟,工作面内穿过本煤层的钻孔一个,孔号为75-79。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本回采工作面对应地表有三矿铁路、公路、高压线路,在回采之前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安全措施,避免采动影响上述设施的使用。井下位置及相邻关系东邻井田边界17勘探线;西邻+350石门;南邻I0128202煤层未开采体;北邻I0128206煤层采空区。平均走向长度(m)1614倾斜长度(m)180面积(m2)290520第二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情况表名称煤(岩)层厚度/m特征老顶细粒砂岩4.25固结性较差,松散。直接顶泥岩4.60固结性较差;遇水膨胀变软。伪顶细粒砂岩1.83胶结性较差,较松散,易冒落。伪底直接底黑色砂质泥岩7.00固结性较差,较软,遇水膨胀。老底第一章概况I0128204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2-第三节煤层本工作面开采煤层为282煤层,具体详见煤层情况表。煤层情况表煤层厚度(m)8.81-5.35煤层结构稳定煤层倾角(°)0-175.98开采煤层282煤层煤种褐煤稳定程度赋存稳定煤层及顶底板情况描述1、282号煤层为褐煤,该煤层及围岩属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中部含煤岩段,其煤层走向为8°--263°,倾向为278°--353°。煤层倾角变化较大,在靠近19勘探线以西煤层倾角2°,在17勘探线F5断层附近煤层倾角17°,在本工作面内煤层平均倾角为8°。2、282号煤层为厚煤层,在该回采范围内总体平均厚度为5.9m,其煤层结构为2.60(0.03)0.60(0.02)1.05(0.25)0.70(0.02)0.35(0.40)0.60。(含夹矸,厚度为6.62m)本工作面前、后两巷高度为2.80m,顶煤平均厚度为3.00m,底煤平均厚度一般为0.95m。本煤层在该回采工作面内属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不大,西部略厚于东部;夹矸层厚度变化较大,Δ3夹矸厚度变化0.70-0.10m间,在西部夹矸厚为0.10m,到东部夹矸厚为0.70m。Δ4夹矸厚度变化0.70-0.02m间,在西部夹矸厚为0.02m,到东部夹矸厚为0.70m。3、本工作面282号煤层的伪顶为1.83m厚的细粒砂岩,胶结性较差,较松散,易冒落,直接顶为4.60m厚的的泥岩,固结性较差;遇水膨胀变软;直接顶之上为4.25m细粒砂岩,固结性较差,松散。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厚度为7.00m,固结性较差,较软,遇水膨胀。附图一:I0128204煤层综合柱状图I0128204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3-I012804煤层综合柱状图2灰褐色,固结性较好,较硬,遇水变膨胀黑褐色,木质结构,块状,煤质较好灰白色,固结性较差,较松软灰黑色,固结性较差,遇水膨胀,变松软灰白色,胶结性较差,较松软黑褐色,木质结构,块状,煤质较好,结构2.6(0.03)0.6(0.02)1.05(0.25)0.7(0.02)0.35(0.4)0.6灰黑色,固结性较好,较硬,遇水膨胀变松软泥岩煤煤泥岩泥岩细粒砂岩细粒砂岩第一章概况I0128204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4-第四节地质构造情况I0128204综放工作面掘进中实见13条正断层,其中回采面内10条,工作面外3条。各断层产状、位置及对工作面影响情况见表:掘进巷道实见断层一览表序号编号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位置对回采影响情况1F2012-01266356513.50回风巷有较大影响2F2012-02230320650.10运输巷有一定影响3F2012-03228318510.22运输巷有一定影响4F2012-0432656550.40回风巷有一定影响5F2012-052191292450.7回风巷无影响6F2012-06285195250.20运输巷有一定影响7F2012-07284194320.40运输巷无影响8F2012-0828414301.70运输巷无影响9F2012-0928313351.50开切眼有一定影响10F2012-10288198590.70开切眼有一定影响11F2012-1131343300.30开切眼有一定影响12F2012-12288198400.50开切眼有一定影响13F2012-1329020450.30开切眼有一定影响工作面内落差较大的断层有一条,F2012-01断层落差3.50m,预计此断层由东向西延伸至工作面内140m左右尖灭。各断层附近煤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帮顶压力较大,维护困难。(上述地质构造具体位置见东翼282煤层二段底板等高线图)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该回采工作面上部为I0127102、I0127104工作面采空区,其开采时未见含水,因此判定该采空区内无积水,对I0128204工作面开采不构成水害影响。另外,本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由于受构造影响,煤层节理、裂隙发育,在运输巷转2点东28m至D6点处,回风巷F19点东I0128204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5-91m至100m处,F21点东101m至257.4m处,开切眼切1’点南24m至118.6m处均有滴、淋水现象,出水量在2-5m3/h。该煤层顶板为灰白色细粒砂岩,含水、松散、易冒落,在工作面回采放顶煤时,极易导通顶板砂岩水,因此要加强工作面防治水管理,预计本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在10-20m3/h。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序号项目指标及备注1矿井瓦斯等级和相邻工作面瓦斯等级低瓦斯矿井1.133m3/min2相邻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量1.414m3/min3煤尘爆炸指数及程度26.43%-46.14%有爆炸性4煤的自然倾向和自燃发火期本煤层易发火,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5冲击地压危害和应力集中区无6地温危害无7地质部门的具体建议1、在本回采工作面内有75-79一个钻孔穿过本煤层,工作面采至该钻孔附近时,要提前采取过钻孔的安全措施,以避免孔内积水、瓦斯等涌出灌入工作面而影响安全生产;2、回采工作面由于受小断层构造影响,使得煤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压力增大,需采取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回采中应加强帮顶管理,确保安全生产;3、由于煤层顶底板及煤层内夹矸多为泥岩,较软,遇水膨胀,建议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支架沉陷;4、本回采工作面对应地表有三矿铁路、公路、高压线路,在回采之前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安全措施,避免采动影响上述设施的使用;5、为合理回收煤炭资源,在回采过程中严格抓好标志层和放顶煤管理,避免顶、底煤留设过厚,浪费煤炭资源。第一章概况I0128204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6-第七节资源量估算结果本工作面煤种为褐煤,根据其煤种、工业用途,采用煤炭资源储量估算指标(褐煤)如下:1、最高灰分Ad40%;2、最高硫分St,d3%;3、最低发热量Qnet,d15.7MJ/kg4、储量估算公式为:Q=S×H×D资源量估算表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储量:1、工业储量=面积×容重×煤层厚度=290520m2×1.23T/m3×5.90m=210.8万吨2、可采储量=工业储量×回采率=210.8万吨×85%=179.18万吨二、工作面服务年限(以月为单位)开采推进长度/设计月推进长度=工作面服务年限1614m/115m=14个月第九节附图序号名称比例一I0128204底板等高线图1:2000二I0128204综合柱状图1:200三I0128204运输巷素描图1:1000四I0128204回风巷素描图1:1000五I0128204运煤下山素描图1:500六I0128204开切眼素描图1:500七第18勘探线剖面图1:2000八第19勘探线剖面图1:2000九井上下对照图1:2000储量圈定范围面积(m2)容重(T/m3)厚度(m)工业储量(万t)可采储量(万t)工作面回采率(%)见附表A2905201.235.90210.8179.1885I0128204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7-
本文标题:采煤工作面测量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44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