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调研报告
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与内容采矿工程专业现设置5门主干课程。采矿工程专业覆盖了原有的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及矿井通风与安全三个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注意整体优化,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加强实践,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的改革和重视课外的教育培养等。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进行了多次优化,进一步突出采矿工程专业五门主干课程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使《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山机械》和《矿山电工》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更加明确。《采矿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我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新编《采矿学》融合了原专业课程煤矿开采学、采煤工艺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特殊开采、露天开采和矿井开采设计、矿山规划、采矿系统工程、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形成了矿井开拓、准备方式、采煤方法及采动影响及其治理4部分(原体系为矿井开拓、准备方式、采煤方法3部分)的新体系。由此建立矿井的“掘、采、治”三元开采技术体系,构建了重环保、少污染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课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体系优、课时精、内容新、注重应用能力培养,风格新颖,适合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矿山机械》课程体系及内容。目前正在使用的《矿山机械》融合了原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矿山常用机械、煤矿固定设备等课程的内容,从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到机械设备的设计、选型方法、加工、维修等形成了一体化的概念。尤其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提高学生选型设计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们就在井巷工程科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立井锚喷作用机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软岩巷道支护机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煤巷锚杆支护》,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都为《井巷工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大量素材。主要特点体现在:利用实习、实验、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学生应用和引导能力培养。我校新编的《井巷设计优化与施工新技术》已列为国家“653”工程培训教材。《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体系与内容。《矿山通风与安全》教材有机融合了原专业课程矿井通风、煤矿安全与灾害防治、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等三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并在知识结构上进行了大力调整,在内容体系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在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的关系上进行了合理调整。此外适当增加了矿山安全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面最新的科技成就的内容。《矿山电工》课程体系与内容。《矿山电工》是采矿工程专业电气知识领域的一门主要课程,是一门研究如何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为矿山企业连续供应交流电力,并控制采矿机械设备按生产工艺的要求高效运行的课程。该课程体系主要是结合着矿井大型设备的安装与运转、高电压下井、矿井高产高效等对矿井供电提出的要求,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矿井地面与井下供配电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从事矿山开采与管理工作等。为适应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和社会需求的需要,针对采矿工程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部规定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对原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和更新。在课程体系建设基本原则指导下,建立了层次化、多元化和前瞻性的课程体系,达到了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口径比较宽的高素质采矿工程人才的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采矿工程技术、工业与民用地下工程、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能进行规划、设计、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主干课程:主干学科:力学、矿业工程。主要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爆破工程、井巷工程、矿山地质学、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地质与测量实习、采矿认识、生产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课程设计(机械零件、采矿、矿井通风与安全等)、毕业设计。采矿工程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采矿工程专业主干学科:力学、矿业工程。采矿工程专业主要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采矿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采矿工程专业因其具有的重要性,国家历来的出台政策无不对此极为重视。如对环保投入力度的加大,对该专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对国有矿山企业的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引用竞争机制,坚持优胜劣汰,所有这些政策对矿山企业的生产力的进步,相关院校科研单位理论研究的深化细化的提高,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改进。多年来,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在许多不利的条件下,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倪文教授(北京市中青年学科代头人)等优秀人才。研究成果丰硕,主要有有底拉合段崩落法,无底拉合段崩落法,VCR法采矿法,分层崩落法阶段深孔连续挤压崩矿等高效和采矿法和天矿胶带同断连续高排土工艺、长锚索支护,高硫内因火灾矿床防灭火、斗式矿车转载机,轨轮式凿岩台车,6立方米系列振式矿车,大直径深孔管阶崩矿采矿法,顶板作业车,EL系列乳化油炸药生产加工设备,安全电雷管及检测仪表等科研成果,对采矿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必须考虑是否有好的工作环境。应充分考虑该工作环境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的提高。其次就业单位是否对自己有一个好的发展前途。再有工资水平也是应考虑的。因为索取的数量和自己对社会的付出成正比的,收入的多少和对社会的价值是相辅相成的,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及相关科研院所工程,收入状况属中等及中下水平,这和采矿业本身投资大、周期长、见效差有关,还需进一步提高采矿业本身水平,还需广大采矿工作专业人士的努力工作。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及动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我国“入世”后,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既有困难又有机遇的趋势。其促进因素主要有国家对采矿业的重视,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采矿业本身管理水平相对的进一步理顺,均对此专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还应看到,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采矿业面临的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含量低等因素,均对采矿工程专业发展造成许多不利影响,这一切的解决是逐步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总之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采矿工程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种关系的理顺,采矿业工人素质的提高,采矿工程业的良好发展态势是迟早就会来到的。该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分配时慎重考虑,既要考虑现实的状况,又应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一定的分析,参考相关人员的意见。中国“入世”后,现在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相对缺少,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视,将会使采矿工程专业在一段时间的低潮出现反弹,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毕业后,利用各种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服务。在矿产资源调查、矿山开采、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地学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另外,涉及各种矿产的工厂、进出口公司、国家相关部门都有就业机会。多年来,采矿界的工作者奋战在工作岗位上,采矿工程兢兢业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大批科研成果的问世在具体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向自动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涌现出一大批诸如宋振骐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实用矿山压力理论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鸣高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馨教授(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鲜学福教授(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等优秀人才,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相继问世,对中国采矿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奠定了采矿业的高质量高素质发展的基础。采矿工程专业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使采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高效的高质量水平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各个国家由于其采矿业生产过程中的龙头地位,对此历来极为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埃及开罗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均在采矿工程专业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采矿工程专业和自动控制、系统论、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紧密结合,较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采矿技术的巨大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鉴于采矿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龙头地位,世界各国均对其理论研究和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极为重视。各国采矿工程专业人士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思想,系统的观点等一切先进技术和理论在采矿研究中大胆进行探索,大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安全化、经济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传统的采矿业因其不成熟、不完善而导致的生产力水平低、效率差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由于理论的研究而得到了缓解。向自动化、环保化发展的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业已形成,并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应用和推广。5主要学习课程编辑基础课程物理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统计、线性代数、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采矿学、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岩石力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电工学、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矿山企业管理、矿业安全法规、矿业经济学、矿井瓦斯防治、采矿工程英语、测量学、矿山机械设备6人才培养编辑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鲜学福院士学术报告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中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对于采矿工程专业来说,全面推进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也是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要求。人才素质教育的内涵在现阶段,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有艰苦朴素、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很好地适应采矿工作的能力,有较宽知识面,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工作岗位,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更新适应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人才。所以“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采矿工程基础知识教育、相关技能教育、操作教育,而是一种具有一种开发性的具有在新时期从事艰苦专业行业工作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为国家、社会的采矿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人才素质教育的途径根据世界能源国际组织和能源专家的预测,21世纪煤炭作为主要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中国能源分布的特点是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贫乏的油、气资源,可采煤炭贮量是1145亿吨,占世界总采矿工程贮量的11.1%,按当前生产水平可采100年左右。据中国地质部门统计,煤炭贮量应是10000亿吨多一点,可开采500年左右。未来2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中国国民经济
本文标题: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4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