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近三年来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单选题的特点及应试策略
1近三年来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及应试策略浅述腾冲县第一中学番能相新课程、新课标和新考纲的使用带来了高考命题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大量选取新材料设置新情景,通过对学生阅读、理解新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综合考核学生对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迁移与运用能力,对同一个问题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对新史观的理解和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掌握和领悟能力,从而达到全面考查学生文科综合素质,为高校选拔出合格的新生这一目的。一、近三年来全国高考历史新课标卷选择题的命题特点1、注重对教材主干知识、基础知识的考查近三年来新课标卷选择题知识考点表年份题号2009年2010年2011年24“甲骨文”问题西周分封制的影响西周对秦汉统一的影响25西周宗法制度秦朝郡县制的影响南北朝时经济的发展及货币的使用26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思想与陆王心学黄宗羲的思想27宋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明朝货币的使用情况苏格拉底的思想28明朝六部的职能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29罗马法北美独立战争时的英美关系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封建化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近代化公车上书与五四运动的比较31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京师大学堂与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转型清末中央集权政治统治的危机232陈独秀对“五·四”运动的贡献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经济全球化33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改变百团大战中共对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纠正34欧洲联盟建立的影响《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国有企业改革与工资问题35史料的分类和研究历史的方法甲午中日战争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来的高考新课标卷选择题涉及到的必修板块知识点,都是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2、材料解析题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近三年来新课标全国卷非材料型与材料型选择题所占比例表年份题型2009年2010年2011年非材料型选择题第25、26、28题,共3题占25%第24题,共1题,占8.33%第35题,共1题,占8.33%材料型选择题第24、27、29、30、31、32、33、34、35题,共9题,占75%第25、26、27、28、29、30、31、32、33、34、35题,共11题,占91.67%第24、25、26、27、28、29、30、31、32、33、34题,共11题,占91.67%上表反映出,高考选择题中材料型选择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充分体现出命题者对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考查意图。3、从三个必修模块试题的比重来看,侧重于考查必修一即政治版块的内容,从中外史试题的比重来看,侧重于考查中国史的内容近三年来新课标全国卷对必修版块知识点的考查结构图年份考查内容2009年2010年2011年必修一(政治版块)第25、28、29、30、32、33、34题,共7第24、25、29、30、32、33、34、35题,共8题,第24、28、29、30、31、33、34题,共7题,占3题,占58.33%占66.7%58.33%必修二(经济版块)第26、27、31题,共3题,占25%第27题,共1题,占8.33%第25、32题,共2题,占16.67%必修三(文化版块)第24题,共1题,占8.33%第26、28、31题,共3题,占25%第26、27、35题,共3题,占25%综合类第31题,共1题,占8.33%00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对中外历史知识的考查结构图年份考查内容2009年2010年2011年中国史第24、25、26、27、28、32题,共6题,占50%第24、25、26、27、31、33、34、35题,共8题,占66.7%第24、25、26、29、30、31、33、34题,共8题,占66.7%世界史第29、30、31、33、34、35题,共6题,占50%第28、29、32题,共3题,占25%第27、28、32、35题,共4题,占33.3%综合题0第30题,共1题,占8.3%04、不回避热点和周年问题,也注重考查学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和形成初步的史学研究能力如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2010年是百团大战70周年,201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0周年、太平天国起义160周年,上述热点和周年问题在当年的考题中均有体现。另外,还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史学研究的方法,形成初步的史学研究能力,如2009年的第34题、2010年的第35题,就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5、选择题呈现方式多样,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文科综合素养从材料呈现方式看,有纯粹的文字表述式、地图式、表格式、漫画式四类选择题。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有单学科和跨学科两类选择题。从判断类型看,有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类选择题。有的侧重于考查4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有的侧重于考查学生观察、鉴赏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往往在同一道题中,交叉和渗透着语文和政史地各学科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学生要在短时间内做好选择题,就必须具备较全面的文科综合素养。二、根据高考选择题的命题特点,采取相应的应试策略1、以新课标、新考纲为依据,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近三年来的高考历史题体现了以新教材、新课标、新考纲为依据,以主干知识、基础知识为重点,以新材料创设的新情景为依托,以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为归宿的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要蜜蜂过洞、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教材的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如对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经济重心的南移等问题、近现代史上的中苏(俄)、中美、中日关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演变等进行专题的整理和归纳,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形成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才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2、注重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分析表格、读图识图、鉴赏漫画的能力近三年的高考历史题,越来越体现出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学科地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既要会从语文的角度进5行解读,也要会从政治、地理的角度去思考。高考历史都会考到文言文,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学好文言文并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政史地不分家,学好政治,掌握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相关常识,有助于学生在考历史时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要重视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学会鉴赏漫画。3、强化训练,掌握一些做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1)错误选项排除法此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排序型选择题,让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迅速判断出某一小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或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那么,凡是带这一小项的选项都是错误的,应该排除,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例1巴黎公社委员佛兰克尔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为了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②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③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④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属于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问题,④为巴黎公社的意义而不是具体措施,因此凡是含④的选项A、B、D都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C项。6例21882年,洛克菲勒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两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这说明①生产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③石油能源在19世纪晚期影响巨大④垄断势力开始干预国家政治生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③都是材料所包含的信息,故入选。④这一说法虽然是对的,但是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属错误选项,故凡是带④的选项都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A。(2)选项观点与材料信息逐一对照法将四个选项与材料信息逐一进行对照,选项观点能反映材料全部信息的,方能入选;选项观点不能反映材料全部信息或与材料信息无关的,不能入选。例1(2008年高考)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到史蒂芬荪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要说的是()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C、美国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7D、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解析]B、D两个选项只对映了材料前半段包含的信息,C选项只对映了材料后半段包含的部分信息,只有A选项才能反映出整则材料要说明的观点,因此,排除选项B、C、D,选A项。例2(2011年高考)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解析]1871年4月,巴黎公社已经成立,当时不存在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的问题,而是如何保卫巴黎公社的问题,所以排除选项A。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农民并未参加,不存在巩固工农联盟的问题,因此,排除选项B。材料中并未提出“废除财产私有”的问题,故排除C项。所以,D项为正确答案。(3)材料创设情景与课本知识对照排除法将材料创设的情景与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和联系,就能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的结论。例1(2007年高考)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8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D.1949年中国的南京[解析]将材料反映的情景与所学知识进行对照和联系,就知道该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中参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工人、士兵、赤卫队员攻打冬宫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信号后的场景,因此只能选C项。例2(2008年高考)《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外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将材料所示情景与所学课本知识进行联系,从“三十年”“求富”“求强”“造炮成船”等字眼可看出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的史实,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海面未收功一战”,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因此,正确选项为C。(4)运用材料提示“时间”回顾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法材料中的“时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运用这一时间信息回顾所学课本知识,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例1(2011年高考)图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9“不列颠娜”与流浪的女儿“美利坚”A、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解析]将英国1782年的这幅漫画与所学知识进行对照:1782年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国力迅速上升,不存在国际地位下降的问题,故排除选项A。1782年正值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5-1783年),双方处于战争状况,不存在关系亲近友好的问题,故排除选项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在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和约》后,不是在1782年,故排除选项
本文标题:近三年来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单选题的特点及应试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54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