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201302)写作批次第1页共4页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摘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它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尤为重要。就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及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改善国内条件并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步伐,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向现代化经营模式的转变。未来银行的竞争,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透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以风险小、收益高的优点受到各国银行的青睐,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在我国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中间业务发展迟缓,层次落后。如今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因此,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现代化改革进程、提高商业银行效益和提高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中间业务现状制约因素必要性对策【正文】: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却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2002年13家商业银行的平均增速达到31.23%。从200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7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可以看到,2006年全年16家商业银行境内业务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52.8%,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增长50.7%,其它商业银行增长66.1%。此外,据统计,2006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境内中间业务收入总计7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增幅较大。其中,人民币701.9亿元,占92.2%。外币折合人民币59.1亿元,占7.8%。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各类中间业务收入中,存在较高风险的担保、承诺和交易类业务收入为63.6亿元,占8.3%。低风险的支付结算、银行卜和代理等业务收入为697.4亿元,占91.7%。托管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最多,增长1.9倍,其中代理基金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4.4倍。融资顾问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71.3%,银行卡业务收入增长32.3%,代理业务收入增长31.8%。2006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为4349.1亿元,中间业务收入与净利息收入的比率为1:5.7,与上年同期(1:5.8)相比略有提高。近几年来,我国中间业务一直稳定增长,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的中间业务基本上是由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着。而且中间业务基本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地区分布明显不均。而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基本上都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对于技术含量高的资信调查、资产评估以及一些衍生工具类的产品,基本没有开展。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公司上市、资产重组、企业并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有潜力的中间业务市场。与之相伴随的财务顾问、并购与重组顾问、企业管理顾问、银团安排与承销等新兴高附加值中间业务产品发展很快,收入增幅较大。据统计,非利息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的比重,美国和加拿大平均为45%,欧洲国家为44%,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比为20%左右。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滞后,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目前企业融资中的80%来自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重较小。这种情况使得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商业银行,银行的贷款客户源源不断,贷款业务利润成为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随着我国资本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比重缩小,银行贷款业务势必受到冲击,另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呼声的高涨,利率市场化将会带来银行存贷利差空间的缩小,银行利润来源更加有限。加强中间业务经营拓展,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201302)写作批次第2页共4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等原因,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成为主业的现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间业务品种少、手段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汇兑结算、票据承兑、代理收付及银行卡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在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如表(1)表(1)我国某国有商业银行2012年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表种类收入占比(%)结算类24.76代理类14.1担保类2.97银行卡类12.23委托贷款15.51咨询5.37基金1.2其他20.05从表(1)中可看出,传统的结算、代理业务收入占比约40%,咨询、基金类业务仅占约6%。而国外银行与我国银行的收入构成明显不同,见表(2)表(2)大通银行2012年非利差收入(百万美元)种类收入(亿元)总收入占比(%)投资银行业务收费3,61213.81交易费收入4,97219.00私人股本收益-1,233-4.71证券收益8663.31手续费和佣金类9,65536.90按揭手续费3861.48其他非息收入2841.09总计18,54270.87可见,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知识含量较高的对外投资业和投资管理业务,而且分布均匀,来源广泛,对某一类业务的依赖性小。虽然在我国有分业的客观因素,但我国中间业务的层次性较低的实际状况也很明显。(二)缺乏完整系统的科学管理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专门机构对中间业务的开发、运作进行系统管理,缺乏长远规划、协调与配合。在运作中,大部分商业银行仅限于下达中间业务完成计划,而对如何加强中间业务发展的组织、提高发展水平,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足,使基层中间业务市场开拓中被动性强、难度大。(三)业绩考核机制无法激发拓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收入主要依靠存贷利差收入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考核主要还是以存贷款规模为主,辅以资产质量的指标考核,而中间业务发展的快慢与好坏,对基层银行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影响不大,直接导致基层行管理人员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巨大潜力重视不足。从而影响到对中间业务开发的积极性。(四)绝对收入额及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低受需求因素推动,我国银行的收入结构有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仍显单一。四大国有银行近年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9.9%,其中中国银行为13.95%,是唯一一家比例超过10%的银行,最低的是农业银行为7.43%。表(3)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较单位:百万元其他经营收入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201302)写作批次第3页共4页工商银行8,97198,5428.34农业银行4,95961,7587.43中国银行8,03849,56713.95建设银行8,69078,9729.91表(4)四家国外银行净利息收入与利润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净利息收入其他经营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瑞穗集团1,185(十亿日元)897(十亿日元)43.90汇丰银行31,02419,56338.67美洲银行28,79720,09741.10渣打银行3,1462,18741.01与国际性银行做一比较,可以发现国外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程度高,非利息收入占比在40%左右,很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都在40%以上。据统计,2004年瑞穗、汇丰、美洲及渣打四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41.17%。由于非利息收入业务对资金的占用比例低,从而使银行总资产收益率更高。(五)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宽,需要掌握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无论在专业人才还是在技术装备和技术手段上,对中间业务发展支撑力度都不够。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同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创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六)中间业务的服务收费不合理我国商业银行许多中间业务的收费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有的也是几年前制定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中间业务发展的需求,也不能符合现在的实际。如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97年12月31号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中的有关收费标准,就严重偏低,有的业务的手续费收入甚至抵不上银行因此而付出的相关费用。显然,收费只是象征性的,并不能从中体现出银行经营服务的性质。三、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世界银行业的总体趋势。对于处在加快转型,结构调整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发展,对中间业务的重视、发展与创新就更不容忽视。(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摆脱经营困境,提高盈利能力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一个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以10余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近100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两翼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业内竞争日趋激烈,且20世纪90年初建立的证券市场分流了部分银行资金来源和贷款融资需求,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资产质量下降,银行授信风险普遍增加,银行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注重传统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的同时,尽快发展中间业务,以求在努力减少经营风险的同时,寻找银行利润新的增长点,从而减低经营风险,提高赢利能力。(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转型如今,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已成各方共识,而银行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我们看到,从盈利模式来看,西方先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高达70%,存贷款类业务的收入不足30%,非常适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情况则正好相反,存贷款类业务的收入占到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尚待提高。因此,随着金融业转型步伐的加快,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迫在眉睫。(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改革顺利进行首先,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这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变革,涉及重组战略的设计、目标客户的搜寻、融资安排、代理资产评估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其次,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了对诸如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方面的需求。居民收入增多与居民缺乏投资和操作技术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日益显现。最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所以,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相关的中间业务,充分发展这些中间业务有利于满足中小企业和居民的投资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教部)//本科毕业论文//(201302)写作批次第4页共4页需求,推进国企改革,促进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政策建议(一)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要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使其跟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从而为推动中间业务的拓展创造各种必需的条件。我国金融业应该早日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的趋势,只有混业经营才能更好的使银行进行中间业务创新。同时,应该发挥银行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使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能够信息对称,能达成一个最优均衡。此外,要完善法律环境,健全法律体系,以法律来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培养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能力并建立有效的金融监控。(二)加快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好的制度能够提高生产力,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改革。商业银行应该按股份制改革,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减少多层代理出现的不规范问题,对违法违规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商业银行应该借鉴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办法,在发展中间业务中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基于收益的绩效考评体系和配套的激励机制。(三)完善对中间业务的金融监管,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监管部门应出台中间业务监管原则,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制定业务规范,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法规,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加强金融监管、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始终处于规范、有
本文标题:进一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57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