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6课《爬山虎的脚》作者及工作单位陈志贤河北省昌黎县刘台庄镇小滩完全小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将自己在本节课教学中的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简述即可,指导思想和依据的教育理论应该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体现出来。本部分内容必须和实际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避免出现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等情况《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选编本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二是配合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学情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流程示意(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确定研读方向。三、重点研读,了解爬山虎的“脚”。四、课堂小结,延伸课外。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齐读课题。2、欣赏图片。3、你们看到爬山虎的脚了吗?爬山虎真的有脚吗?著名的大作家叶圣陶爷爷一开始也和我们一样没有发现爬山虎的脚,后来他经过仔细地、长期地观察,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写下了《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二、初读课文,确定研读方向。1、请大家打开课文,完整地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板书:脚)。2、自由读。3、检查生字词语。4、指名回答。三、重点研读,了解爬山虎的“脚”。(一)研读第三自然段。1、观看短片(师提示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说说你看到的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中的这一段,然后用笔划一划描写爬山虎脚的样子的句子。3、交流板书: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样子:像……嫩红4、板画茎叶,指名画脚,并指图说说爬山虎脚的特点5、下面老师再找一位同学读这几个句子(第三自然段的)。6、这段话如果要是这样写(出示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生出细丝。细丝是红色的”),你们说好吗,请你们轻声读一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体会一下。自由读,指名说。7、小结:作者不仅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写得很具体,很准确,很生动。8、齐读第三自然段的几句话。(二)研读第四自然段。1、爬山虎的脚不仅长得漂亮,还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呢:会爬墙(板书)指名读,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呢?2、寻找动词: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动作的词语,作上自己喜欢的符号。(触着墙——巴住墙——拉一把——贴在墙上)(板书带下划线的字)3、演示动作:老师示范,拿出左手当作墙,拿出右手作为爬山虎的脚。让爬山虎的脚慢慢地爬起来。学生在老师的动作示范下,学着演示爬山虎的脚爬的动作。如果把“触”换成“贴”(不行,“触”表示速度快)。把“触”换成“贴”,那把“巴”和“贴”换一换行吗?(不行,“巴”说明牢固、有力)。既然这样,你能在这几个爬的动作前加上更具体的描述吗?(轻轻地)触──(牢牢地)巴──(慢慢地)拉──(紧紧地)贴4、体验动感原来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都有自己的力度,可见作者用词相当的准确,让我们带上这样的感觉再来学着爬一爬。(再一次演示,这次是凸显“触、巴、拉、贴”动词的不同力度,有声有色体验爬山虎的脚爬的情趣,感受爬的动感。)好一片充满生机的爬山虎呀,让我们一起爬满一块黑板吧,谁愿意跟老师一起来?(请几位学生也用手“一脚一脚”地爬,激发学生一起来演示,感受)运用原先的板画,老师一只手当作爬山虎的脚,爬一脚;另一只手也当作爬山虎的脚,爬另一脚。边重复第四段的语句,边在茎上用手展示“轻轻地触──紧紧地巴──慢慢地拉──牢牢地贴”的动作。5、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只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脚,再巴住墙,要一直往上长,就必须不断长出新的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6我们能用手的动作表示出爬山虎爬的过程,我们还能用朗读表达出来,试一试,齐读这几句话。7、这一段中的最后一句话谁来读一读,改成比喻句的形式来说一说,你有怎样的感觉?(四)研读第五自然段。1、课文的最后一段还告诉我们爬山虎的脚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指名读。3、什么特点。随机引导:没触着墙的脚,会萎,最后也不留痕迹。触着墙的,变成灰色,相当牢固。我们可以说爬山虎的脚“触墙生存”(板书)。那么这些,是别人告诉作者的吗?短时间能观察到这些吗?你从哪里知道的?是啊,这是作者连续观察的结果。四、课堂小结,延伸课外。1、根据板书小结:作者在写爬山虎的脚的时候就是抓住爬山虎脚的样子、会爬墙、触墙生存这三个特点来写准确,写具体的,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将事物写准确,写具体。2、回家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自述爬山虎的脚)。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6、爬山虎的脚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样子:像……像……(简笔画)脚嫩红灰色会爬墙:触—巴—拉、贴触墙生存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著名的作家巴金的一篇名作。课前我设计了以读代讲,以说代讲为主的教学自控方式,想达到的预期目标是通过让学生上台指说爬山虎的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进而使学生对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及爬山虎脚的样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对媒体教学非常感兴趣,从一开始便深深地投入其中。学生思维比较踊跃,举手发言比较积极。在课堂上,我充分运用媒体,提出了课前设计的环节: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完成填空练习,明确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长得什么样子?从学生举手的情况表明,全班学生都能够找到有关语句读出来。教学在顺利进行。“谁能上台画一下爬山虎,并指一下它的脚?”我的问题紧接着提了出来。同学们争抢地举手,在学生看来,这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之后,我就请了一位同学上台画一下爬山虎。真没想到,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却在学生的联系中出现了问题:这位同学画的还可以,但指图不明确;第二个上来支支吾吾,指图介绍时分不清茎和柄。第三位同学非常完整地、较好地向大家指图介绍了爬山虎的脚。虽然整堂课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也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学生对个别内容的不完全理解,说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过高估计。如果教学中没有安排这个环节,我会以为所有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都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时间了,而结果却恰恰相反。通过这个环节,也使我反思了学生“指图介绍爬山虎的脚”一题比较生疏的原因: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到位。学生对植物的一些知识了解得较少。如:什么是植物的茎?植物的叶柄长在什么位置?个别学生根本就不清楚。对于这一点,课前我没有了解清楚,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没有弄清楚爬山虎的“脚”与“细丝”的关系。如果仔细读第三自然段,就不难发现:爬山虎的脚就是在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小圆片只不过是爬山虎在生长过程中,当细丝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的变化。我在备课中,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估计过高。因为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比较常见,我以为学生对爬山虎比较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就没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多揣摩,而通过实践证明,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所在,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
本文标题:远程培训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5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