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选修三第一单元第123课王秀娟1
1伊春市友好三中高二历史导学案编制人:王秀娟审核人:王秀娟班级:编号:文3周1号授课日期:文:3月17姓名:课题:选修三第一单元东西方先哲【课标要求考纲概览】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了解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表现,并分析出现繁荣的原因。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感受其在认识世界、探索真理方面的求实与创新精神。认识其主要思想观点及其深远影响,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运用历史图片、材料,通过对相关材料的阅读、辨析,形成对孔子思想的正确认识;初步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广泛的历史影响,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通过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活动,感受其追求真理不懈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精神。通过分析政治主张,认识社会意识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等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体验哲学家理性主义的思想,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思想主张。柏拉图理想国的设想及其思想对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难点:1.孔子提出“仁”、“礼”、“中庸”的含义和关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影响。2、理解并评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归纳并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学法指导】、利用学科自习,25分钟之内,阅读教材和导学案上所有的内容,明确课标及考纲要求,结合教材,梳理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注意答要点,不会的地方用红笔划出。【学习过程】第1课先师孔子一、孔子其人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二、开创儒家思想(一)背景:①春秋:奴隶制——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二)儒家思想:1、仁者爱人(1)孔子提出“仁”学。“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2限;孔子进而要求统治者要施仁政;但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2)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必须遵循“忠恕”之道。2.克己复礼(1)孔子政治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礼”,“礼”是指周礼。孔子认为“礼”在社会生活中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为了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2)孔子认为,“仁”和“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实现“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3.中庸之道(1)含义: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中庸还要求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2)意义: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4.有教无类(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2)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3)孔子主张“因才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特殊的方法启发诱导。三、万世师表-评价孔子1、积极意义:(1)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思想;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①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②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③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2、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第2课思想家柏拉图一、柏拉图的生平公元前427年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名门望族,为其提供最理想的教育环境。师从苏格拉底,学习研究哲学,深受其思想影响,青年时代便对政治产生兴趣,关注希腊城邦局势的发展,伯罗奔尼撒战争惨败后,保守派推翻民主政体。战后不久,雅典又恢复民主制,新政权对苏格拉底被处于极刑,对民主政权失望的柏拉图在外游历12年,先后去过小亚细亚沿岸、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为其思想体系形成奠定了知识基础。二、柏拉图学园1、创立: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雅典后,开办了一所学园。柏拉图学院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它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在学院里,男女生平等对待。学院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轻松自由的学术空气有助于对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2、学园特点:(1)重视政治研究、政治活动本领、自然科学知识;(2)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科学家。3、学园对西方教育及思想发展的影响:雅典学园是古代最早在教育目标上既体现社会功用性、又体现人文特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它常常被人们看作是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作为柏拉图思想的传播基地,由柏拉图倡导的“学以致用”、“学术自由”等传统直到今天还被继承,因此在历史上,雅典学园的地位比同类其它学园显得更为重要。学园聚集了当时希腊世界大批最有才华的青年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个门类的学科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如亚里士多德等,雅典学园成为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库和人才库。三、柏拉图的主要思想3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柏拉图把独立于事物和人们认识之外的一般的东西称作“理念”,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正义的本身等。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除了理性之外,还有非理性部分,这就是热情和情欲。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成三个层次:最好的部分是智慧,最劣的部分是情欲,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热情。一个人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应该通过智慧充分控制自己的热情,并抵制欲望。2.政治思想:由于对现实政治不满,柏拉图不断探究、设计理想社会,在中年和晚年分别创作了《理想国》和《法律篇》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理想国》是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副标题——论正义。书中的人物对话层层推进,不时穿插着优美的神话和格言敬语,既给人美的享受,也给人智慧的启发。在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中,居民分成三部分:统治者、军人和平民。这三类人有不同的职责。如果他们各自恪尽职守,国家就达到了正义与幸福,否则国家就变得不义并趋向毁灭。要实现理想国,必须由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不是民主、自由,是和谐与效率。(2)强调法治《法律篇》(“第二等理想国”)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是要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城邦。但对这点能否实现,柏拉图自己也感到没有把握。到了《法律篇》时,他放弃了理想国,而提出“第二好的国家”,主张以法治取代人治。他强调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四、历史地位:被誉为“在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之中,他是最有智慧的、最正直的、最善良的人”。他是西方文化的奠基者,他的学术思想影响西方文化走向,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1、哲学:(1)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2)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二、评价亚里士多德:1、进步: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2、局限:①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C)级【合作探究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4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材料二孔子认为,三代(夏、商、西周)的制度是相承的,一贯的,周王朝的统治将百世不替的延续下去,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饿众星拱之┄┄予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论语》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韩非子》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1)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2)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四的信息,分析孔子提出“正名”思想的主要目的。(2)孔子希望通过“正名”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维护社会安定。(3)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3)相同: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不同:孔子重视“德”,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韩非子重视刑法,以重刑来镇压人民的反抗。C级【合作探究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者;……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国家篇》材料二“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曼诺篇》请回答:(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1)柏拉图;理念论(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2)学习就是回忆(3)请评价这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现实意义。(3)评价:①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②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现实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C级【合作探究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材料三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亚里士多德请
本文标题:选修三第一单元第123课王秀娟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6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