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科语文使用教材及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年级高一必修一课题:记念刘和珍君教师姓名:吴亚强工作单位:会宁县第四中学详细通讯地址:会宁县第四中学语文组《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会宁县第四中学吴亚强教学目标: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把握烈士的高大形象,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语句来理清思路。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析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我们看到一朵花的凋零时,我们有时会流泪;当我们看到一片树叶飘落时,我们有时会心痛。因为这是生命的陨落,这是生命的悲剧,今天我们学习《记念刘和珍君》,当一个伟大的作家面对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时,又是怎样的心情?二、检查预习:(幻灯展示字的读音和解释相关词语)寥落深味惨淡桀骜黯然噩耗菲薄微漠踌躇喋血尸骸屠戮惩创浸渍仆倒微茫长歌当哭殒身不恤三、新授:1、记念刘和珍君,作者为什么要纪念她?刘和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刘和珍”)同学们朗读第三节,找出与刘和珍生平相关的句子,并分析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读完后小组讨论,并完成板书)有反抗精神有责任感有进步思想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和蔼可亲勇敢乐观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鲁迅先生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有反抗精神、有责任感、有进步思想、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和蔼可亲、勇敢、乐观并且有着鲜花一样的容貌,有着鲜花一样的年龄,柔弱中带着刚强的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但是在“三一八惨案”中不幸遇难,请大家看,这就是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刘和珍君。(幻灯展示刘和珍照片)2、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样一位优秀的年轻的女大学生,却在“三一八惨案”中不幸遇难,执政府无疑给我们导演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下面请同学们读第五节,说说刘和珍遇难的经过,说说这样的经过说明了什么?①中国妇女在弹雨中能相互救助,殒身不恤。②反动派的残忍、野蛮、卑劣,不至刘和珍与死地不肯罢休的凶残无耻。结果,刘和珍君“被虐杀”。3、这样一个凶残的场面已经让我们目不忍视,而惨案发生后,还有哪些人,对此次惨案又做出怎样的反映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节,并找学生回答。)段政府:暴徒流言:说他们受人利用所以鲁迅在最后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4、通过上面分析,总结鲁迅对于这一事件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板书)悲愤5、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刘和珍是一位优秀青年,为了援助外交,她欣然前往执政府请愿,却不幸惨死在反动派的刀枪棍棒之下,年仅22岁,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和走狗文人却极力为其开脱,说她们是“暴徒”,说“他们受人利用”,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了一枝盛开的花朵就这样凋零了,陨落在反动派的暴行中,凋零在走狗文人的流言里。我们悲,为烈士的死难而悲痛,我们愤,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卑劣而愤。6、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在读四、五节。7、以上我们学习是鲁迅对刘和珍的纪念,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纪念她,下面是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写的一首小诗。(老师配乐朗诵这首小诗,幻灯展示)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确是死掉了中外的杀人者却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的刘和珍君反抗一个广有羽翼校长的刘和珍君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的刘和珍君欣然前往请愿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君的确是死掉了但真的猛士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着……8、课堂练习:同学们写一段文字或者小诗,来纪念刘和珍君,并在班上相互交流。四、作业:同学们下去继续熟读课文,并试背四、五节,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品味重点语句的办法再次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板书:记念刘和珍君鲁迅①依然预定《莽原》全年②反抗反动校长③忧虑母校前途悲④欣然前往请愿①唤醒庸人愤②揭露敌人③激励猛士励附:(导学案)《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第一课时)会宁四中吴亚强学习目标1、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2、体会作者“悲.、愤.”的感情线索。3、学习“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课前预习一、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①洗涤(dí);②惮(dàn);③攒射(cuán)、尸骸(hái)解释这几个词语:长歌当哭广有羽翼立仆桀骜殒身不恤二,复习作者鲁迅。(略)三、写作背景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为何记念(她是“真猛士”)90怎样记念(写文章作“祭品”)记念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四、整体把握课文,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问题导学大家阅读课文,找出与刘和珍事迹相关的部分,摘录原文的句子,用简短的词概括,说说你看到的刘和珍。(主要集中的课文第三节)如: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有反抗精神,不为势利所屈拓展运用通过学习本文,请你自己写一篇纪念刘和珍的短文或小诗,与大家交流。
本文标题: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7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