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论《呼兰河传》中的生命价值观
人为什么活着?——论《呼兰河传》中的生命价值观《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一部传记体抒情小说,在这部?万字的长篇巨著中,萧红用她细腻、抒情的笔触描写了广袤浑厚的东北大地上的白山黑水和呼兰河小城里的芸芸众生。在历尽坎坷飘零之后,隔着一片水蒙蒙的遥远时空,萧红含着眷恋之情回忆她的童年与故乡,批判揭露了那片土地上人们愚昧、麻木的生存方式,抒发出一种浓厚的的生命悲剧感与荒谬感,更指向了一个亘古流传的哲学性命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的生命价值何在?本文试图通过对《呼兰河传》的分析,从集体无意识、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来探讨掩映在文本之下的作者的生命价值观,以便以一种更深的角度来解读《呼兰河传》一、集体无意识的存在小说的第一、二章通过描写呼兰河小城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风俗民情,折射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麻木的生存状态。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生存状态首先表现为因循守旧的生活习惯和混沌压抑的自我意识导致了生命价值的缺失。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生活习惯与习俗造成了生活的重复、停滞与单调。大街上的店铺几十年不变,马路中间的大泥坑一直存在,卖豆芽菜的王寡妇“仍然平平静静地卖她的的豆芽菜。”“他们这种生活,似乎也很苦的。但是一天一天的,也就糊里糊涂地过去了…..”“呼兰河的人们就是这样,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就好像太阳出来了就起来,太阳落了就睡觉似的。”时间永远流逝,人们在既定规范的约束下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在这种陈陈相因的生活秩序下,不容许有任何的挑战这种权威的事物出现,因此如实指出大人买的猪肉是瘟猪肉的小孩会遭到大人的打骂,农业学校的校长解释下雨的科学成因时会遭到众人的嘲笑。无意识的从众心理和有意识的依附公共舆论导致了个人意见的消失,所有人都按照群体约定的生活秩序生活,这种生活也就谈不上拥有个性意识的丰富多彩和生命的多种可能。其次,表现为人们对生、死的漠然导致了存在体验的缺失。生活的停滞导致了人们思想感情的麻木。既然对生没有了刻骨铭心的喜与乐的体验,那么在死亡来临时就不会对生有任何眷恋或遗憾,对死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畏惧,甚至对死还怀着一种期待:期待死后能拥有此生所没有的繁华与快乐。“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加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对生的珍重和对死的畏惧是人活着的最基本的心理体验,但呼兰河的人们对生死都已麻木,也就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二、个体在集体中的三种存在方式一)小团圆媳妇:被集体摧毁小团圆媳妇刚到老胡家时,脸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周围的人却嫌她“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了三碗。”“大模大样的”,邻居们的七言八语终于使婆婆终于下了狠心,“给她一个下马威”。其实婆婆也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正像她所说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于是乎,小团圆媳妇在婆婆的毒打下日渐憔悴,越是憔悴反而让周围的人越是为她忙活“为她东家说看着个香火,家说吃个偏方。偏方、野药、大神、赶鬼、看香、扶乩,样样都已经试过。”最终在大仙的吩咐下,在众人的围观下,小团圆媳妇“被热水烫了三次,经过这次“大规模的洗澡”之后,小团员媳妇就很快死去了。追究她悲剧的原因无非就是因为她太不符合众人对一个团圆媳妇的评价标准,于是人们就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重塑她,扭曲她浑然天成的本性,并不惜扼杀她健康的生命。同时,被毁的人也是无意识的,及至她在这场悲剧进行的过程中仍然是浑浑噩噩的,“小团圆媳妇跟我说:‘等一会你看吧,就要洗澡了。’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地一样。”就这样,无意识的违背了了集体意志的小团圆媳妇被婆婆的迷信愚昧、众人的残忍冷漠以及那种看不见的传统规范给毁灭了。由此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中,凡是触犯了传统规范和集体意志的“异类”,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都会遭到集体的同化与摧毁。二)有二伯:被集体贬抑有二伯是属于这个群体中的小丑类的人物,他为人们的单调生活制造笑料,他的出身卑微使他遭到众人的歧视。有二伯的生存是没有任何尊严和价值可言的,被少东家打骂,被老厨子捉弄,被家族其他的人排斥贬抑。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他都是匍匐在最底层的。但是他在这种生存处境中没有做出任何改变的努力。即使在他在被少东家毒打之后尊严受到重创时连以死来做出抗争的勇气都没有。“他开初是一动不动。后来他看人们来全了,他站起来就往井边上跑,于是许多人就把他抓住了,那许多人,哪里会眼看着他去跳井的。”这样连自杀都成了他哗众取宠引起注意的一种方式。”“你二伯死不了。。。”于是他整天整夜喋喋不休地谩骂。被集体贬抑的人却“好死不如赖活着”,在失去尊严的时候仍然坚持着一种苟延残喘的生活。三)冯歪嘴子:被集体诅咒在这篇文章中,冯歪嘴子是鲜明的区别于所有人物的一个崭新的形象。他过着和周围人一样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但他在闲暇时还做红豆黏糕买。他和王大姐的结合让所有人都议论纷纷、嘲笑讥讽,人们坐着一个又一个的预言:“看热闹吧,冯歪嘴子又该喝酒了,又该坐在磨盘上哭了。”但是冯歪嘴子始终顽强面对数九寒冬的天气、物资困乏的生活,即使刚刚安定后妻子的猝然离世也没有让他倒下。“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反而镇定下来。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他也应该这样做。于是他照常地活在世界上,他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在这里,公众舆论也失效了,“这孩子一直不死,大家都觉得惊奇。到后来大家简直都莫名其妙了,对于冯歪嘴子的这孩子的不死,别人都起了恐惧的心理,觉得,这是可能的吗?这是世界应该有的事吗?”冯歪嘴子没有像小团圆媳妇那样毫无意识的就将生命消融在人们的意志中,也没有像有二伯那样苟延残喘、喋喋不休,而是始终坚持自我意识,按自己的想法生活,“照常地负着他那份责任。”。通过以上三个人物生存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冯歪嘴子生存态度的赞赏,在这样一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生存环境中。人应该始终坚持一种坚持自我、同而不流的生存方式。为有这样才不至于被集体所消融、所毁灭、所贬抑。人应该凭着自己独立意志来对抗具有破坏力的集体意志,并坚持通过有意义的生存来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三、生命的价值何在前面反映了作者的生存观,即人应该怎样活着。那么作者的生命价值观又是什么呢?即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的意义何在?就像掩映在文本之下的生存方式一样,萧红的生命价值观也是隐藏在她含蓄抒情的笔致里。但是在第二章里,她通过描写几组反差极大甚至相互矛盾的事物来抒发了她自己的生命追求。一)象征生命活力的后花园在这篇小说里,后花园是全文最光鲜明亮的一个角落,它充满了生命的力量,万物自由生长,生机勃勃,一切都笼罩在和谐融洽的氛围里。“蜻蜒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通过对各种昆虫、太阳、动物的描写,作者反映了生命的生机与活力。“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在这段文字里,作者由衷的歌颂了生命的自由。就这样,明亮开阔、生机勃勃的后花园和阴暗狭窄、死气沉沉的磨坊碾房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在这种对比中凸显了生命的价值之所在。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好像我是看准了什么而奔去了似的,好像有什么在那儿等着我似的。二)象征生命温暖与爱的祖父父亲的冷酷无情、母亲的漠不关心,以及周围庸庸碌碌行尸走肉般的人,更加衬托出祖父的慈爱、淳朴与善良。“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在写祖父的笔调里洋溢着一种深深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在阴暗、寂寞的环境里,只有祖父和“我”说话,带着“我”锄草、种白菜、烤鸭子吃,读唐诗。“我”与周围人似乎只是一种观看与被看的关系,我和周围的人几乎没有任何感情上的交流,连与有二伯的对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各说一通。而我和祖父却无论在言语上还是感情上都产生了互动和交流。在这个冰冷无情的世界里,祖父象征着生命中的温暖与爱。萧红也曾写过:“祖父让我懂得了人生还有温暖与爱,这就促使了我想着这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爱与温暖是生命的价值之所在。三)象征生命的超越在这篇小说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人物,其实是本文的叙述人,即“我”,这个“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作者自己,只是作者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思考与感受是以“我”这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为载体传达出来的。作者冷静的审视态度和对故乡人民深深的怜悯时不时通过“我”流露出来。“我”活泼、好动,在后花园里自娱自乐,竭力抵抗着周围的荒凉与寂寞,即使后花园在冬天被封闭了,我仍然在杂物间里寻找新的刺激与快乐。当我意外跟着同龄人走出小院时“我“看到了很多和自己家里很不一样的东西,“我想将来是不是我也可以到那没有人的地方去看一看。”这实际上也暗示了萧红后来的命运:从旧家庭出走,和父亲决裂,并最终再也没有回来。倔强、好奇、活泼好动的我是不可能安于在这个安静停滞的环境的,待下来的结果无非是变得和他们一样,被同化。在这里,作者其实就已抒发了一种出走的意识——对外在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我”和周围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在唯一的温暖之源——祖父去世之后,“我”最终会选择超越。小主人逃荒去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幼年诵读的古诗终于成了命运的预言。这是一种的超越的姿态!通过不断的摆脱停滞与陈旧,生命时时更新,获得新的内容与意义,从而让生命发掘出新的价值。四、总论“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文中随处可见这种荒凉、悲凉之类的字眼,这也和萧红的个人的多愁善感、悲观忧郁的特质和自身坎坷多舛的遭际有关,但是,有时候这种过多的悲凉描写也容易使读者忽视了呼兰河人们在对抗痛苦人生时所付出的努力,如野台子戏、放河灯、逛庙会等,虽然在繁华散尽之后会悲从中来,人生的悲凉仍会继续,但是这种努力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反抗,是人们试图缓解和摆脱这种悲剧感的表现,是痛苦生活中的亮色,只不过因为整个社会历史环境的惰性过于强大,这种反抗最终也是徒然。萧红在呼兰河传里描述了一种浑浑噩噩的生存状态,不无讥讽与批判,但是伴之而来的也有一种怜悯与眷恋。“爱之深,恨之切”,正因为她对呼兰河人民乃至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深的爱,所以才会对故乡的停滞与落后有切肤之痛,含着泪水批评揭露这种生存的荒唐与丑恶。在批判的过程中,她也赞美了一种拥有独立意识与顽强的生存意志的生存方式,并通过对后花园、祖父以及抒发个人未曾表明的生活追求来生命的价值之所在: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温暖与爱、生命的超越。这实际上已经不仅仅囿于一种乡土文学和揭露国民性格的范畴,而是上升到了一种生命哲学的高度,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本文标题:论《呼兰河传》中的生命价值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18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