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广德县实验中学曹忠林一、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方法设计1.为了实现能力目标,便于让老师捕捉学生面对问题时的真实想法。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观察讨论、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为了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再现到学生的眼前,特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课堂组织设计1.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把学生分成六人一组展开活动。2.在“对糖类和脂质作用的深入探究”的学生活动中,每小组的六人自由选择分工。基础知识解决措施设计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作用。通过学生活动“讨论已知的糖类、脂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实例展示,让学生探讨、教师引导归纳:糖类共分为三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共分为三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多媒体显示蛋白质、核酸及多糖的分子结构模式图,通过学生活动“找出共同点”,学生观察、归纳: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能力培养解决措施设计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制定分组讨论方案时,对于现实生活中所遇见的糖类和脂质种类举例,可让学生展开广泛的探讨。训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小组根据举出来的事例,找出事件的原因,通过:讨论→归纳→得出结果。宣城市2006年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例评选参评案例2情感培养解决措施设计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1.询问同学有没有早餐没吃饱的经历,如有,在上午第四节课时有何感受。2.多媒体展示肠炎患者注射葡萄糖的过程。3.产生肥胖的原因。二、教案:课题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授课人曹忠林学校广德县实验中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能一: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知能二: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知能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多媒体演示、教材中的插图,分析比较三类多糖的异同,学会分析比较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2)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难点1.多糖的种类。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及动画片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一:同学们是否有不吃早餐或早餐没吃饱的经历,如果有在上午第四节课时会有何感受?踊跃发言:很饿,头晕,没感觉……切身体会现实情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设问:“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头晕的感觉吗?”学生思考讨论。为下面知识点做铺垫,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知识点过渡:教师给出解释,指出主要是由于大脑供应能量不足。3创设情景二:多媒体展示家庭一般的食谱,讨论这些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吗?你现在如果只能选一种食物,你觉得对你最有益的是什么?学生以六人为一个小组,认识图中的各种食物,讨论问题探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人人争做课堂的主人。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团队合作意识。了解各组讨论结果,教师提出参考意见及理由对教师的意见提出疑问,并针对教师意见小组讨论得出共识。通过师生互问互答,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入新课:(谈话、讨论,提出正题)能够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很多,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学生举手赞成。通过谈话、讨论、学生发表是否赞成的意见,形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初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过程设置一:(游戏比赛)各小组列举所熟悉的糖的名称,看哪组知道的最多?学生急忙讨论归纳。初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阶段小结:统计各组的讨论结果,对最多最准的小组给予表扬,同时对其他小组给予肯定,总结归纳各小组的结果并给予适当的补充说明。被表扬的学生露出高兴的表情,其他小组说:“可惜,我刚才怎么就没想到”及露出不服气的表情。通过对学生不同结果给予不同的评价,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过程设置二:设问:“这些糖都是同一种类型的糖吗?”学生回答:“不是,因为有些糖比其它的糖甜,而有些糖根本没甜味。”学生学会比较,自己发现问题,找出理由。初步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过程设置三: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归纳总结,及时提出糖类有三类,同时出示几种糖类的分子结构图,让学生找出里面共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对照屏幕显示边找边讨论归纳。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团队合作意识。阶段总结(一):总结各小组的结论并出示糖类种类、构成元素、特点、分布及功能表格。学生通过讨论逐步完善表格中的内容并举手向老师提出有疑问的部分。通过生师问答,加强课堂民主氛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对表格内容的观察、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问,教师答,升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设置四:播放急性肠炎患者在医院采取静脉输液治疗录象,问:“输液中含有葡萄糖,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葡萄糖液可以为病人提供能量和营养。联系生活实例,使生活走进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阶段小结: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表扬并及时提出:1g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大约是17.15kj。学生提出疑问:是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注射葡萄糖呢?对学生及时鼓励,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程设置五:教师及时提出糖尿病实例并作相关知识介绍,问:“同学们认为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积极讨论糖尿病话题。联系实际,让学生尝试用课本知识解答一些生活问题,让课堂走进生活。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过程设置六:结合各小组的意见,教师说出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特点,同时让同学们就开始展示的食谱图为糖尿病患者挑取合适的食物。各小组马上挑选出几种食物。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时为下面的教学落实作一铺垫。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过程设置七:“如果是正常人摄食糖类过多了又会怎样?”学生甲举手回答:“糖吃多了会长胖”。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点过渡:教师对同学甲给予表扬,同时指出长胖了是由于脂肪过多,糖吃多了会转化成脂肪在身体内积累起来。提出: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那么脂肪又有何作用呢?过程设置八:多媒体展示问题:1.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什么?2.常见的脂质有哪些?它们各有何作用?3.在人和动物体内,脂肪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4.在日常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含脂肪较高的植物有哪些?脂肪主要在这些植物的什么器官?学生阅读课本,对照屏幕展示问题逐一解决(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完全放开课堂,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完全由被动变成主动。过程设置九:教师对上述问题给予解释后提出:“现在各小组讨论在人体的脏器周围脂肪有何利弊?”各小组积极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阶段小结:结合各小组结果,教师及时归纳总结,提出脂肪的“优点”,问学生能不能找出脂肪的“缺点”?学生乙马上举手说:“脂肪多了就是个大胖子”。培养学生以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6过程设置十:教师及时说出脂肪的“缺点”及肥胖的利弊,同时出示: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约39kj的能量。提示学生比较同样重量的糖类释放的能量。学生快速得出结论:1g脂肪含有的能量远大于1g糖类的能量。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下一知识点作出过渡。过程设置十一:出示部分糖类和脂质的化学结构分子式。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阶段小结:与糖类相似,组成脂质的主要化学元素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所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很多,所以同样重量的糖类和脂质相比,糖类含有的能量少于脂质。学生回顾初中相关化学知识。解释知识原理,使学生对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过程设置十二:问:“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说出脂肪的主要作用吗?”学生讨论得出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阶段总结(二):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学生复述知识要点。使知识系统化。过程设置十三:设问:“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的生物大分子有多糖、蛋白质、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什么?”学生丙:“它们分别是单糖、氨基酸、核苷酸”。复习与巩固已学知识,同时为下一知识点做铺垫。过程设置十四:“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这些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而有许多单体连在一起,顾名思义称为多聚体,(出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的结构通式)同学们现在比较一下它们有何共同点?”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每一个单体都是由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升华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7阶段总结(三):“很好,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单体构成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骨架。所以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学生大声朗诵课本第33页最后一段文字。识记并在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1.糖类和脂质都是细胞内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分布在动植物中,两者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少数脂质中含有N、P等元素。2.糖类和脂质对生命活动有不同的作用,两者都是能源物质,生命系统的一切生命现象和代谢活动都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因此它们对细胞和生物体的能量代谢非常重要。3.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学生回忆、回答。识记,再现知识的能力。屏显:刘翔110米跨栏图片。结束语:生命在于运动。欣赏图片,产生共鸣。热爱运动,热爱生命。[板书设计]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元素组成含量种类功能C、H、O很少单糖、二糖、多糖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二、细胞中的脂类元素组成含量种类功能C、H、O(有些含N、P)1%~2%脂肪、磷脂、固醇储能、代谢调节等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8三、点评:“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从备课到上课再到对学生的评价都要注意“以人为本”。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本节课在创设情景二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及师生互问互答,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和学生谈话、讨论得出“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是糖类”,学生通过举手表决,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做课堂的主人的感觉。在过程设置一中,教师通过设置游戏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阶段总结(一)中,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出示了一张空表格,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随时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此时由传统的“教”变为现在的“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转化成了课堂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在过程设置八中,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解决,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完全由被动变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挖掘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本节课在阶段总结(一)及过程设置二、三、四、五、六、九、十、十一、十二、十四中,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有层次的提升学生的观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设情景一及过程设置二、七、九、十一中,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在创设情景一、二及过程设置三、四、六中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创设情景二及过程设置一、九中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过程设置六及结束时,对学生及时进行了情感教育。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课堂上由重“教”向重
本文标题: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0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