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密斯凡德罗完整版PPT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BYUNDRELAN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LudwigMiesVanderRohe1、密斯·凡德罗简介BYUNDRELANBYUNDRELAN目录2、巴塞罗那德国馆3、柏林新国家美术馆4、吐根哈特住宅5、西格拉姆大厦PARTONE密斯·凡德罗简介崇尚极简,思想复杂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国籍:德国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并称四大现代建筑大师。PART1ONE生平简介1908-1911年在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事务所工作1919-1937年柏林,从事建筑设计1926-1932年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席1930-1933年任德绍和柏林包豪斯学校校长1938年任美国芝加哥阿尔莫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1940年改名为伊利诺伊理工学院)1959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0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PART设计理念流通空间少就是多全面空间转变升华理性,秩序,静止,实用“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不变胜变,以一代全2ONEPART3ONE何为“少”?何为“多”?设计理念解读思想之“多”,体现设计之“少”。设计之“少”,体现空间、功能可能性之“多”。“少”就是“多”PART3ONE何为“流通”?设计理念解读流通实际上是理性和秩序的体现。空间上的静止,使用上运动。流通空间PART3ONE何为“全面”?设计理念解读用极简的手法表达全面的空间。空间上的进化,功能上的发展。全面空间PARTONE4设计小品巴塞罗那椅1、设计极简,但富有理性。2、做工精细,“少就是多”。3、尺度讲究PARTTWO巴塞罗那德国馆密斯.凡.德.罗PART简单与复杂1TWO复杂细节部分复杂比例与材料复杂vs简单总体结构简单墙面造型简单简单墙面造型简单PART总体结构1TWO平面空间布局简单空间功能分工明确流线清晰PART墙面造型2TWO多为横墙或竖墙墙面整洁,没有凹凸墙面没有作开窗或掏洞等处理PART细节部分3TWOPART细节部分3TWOPART比例4TWO方形1:1黄金分割比矩形(近似2:3的矩形)1:2矩形1:3矩形PART比例4TWO玻璃面1:3毛玻璃1:1大理石墙面1:2玛瑙石墙面2:3PART材料5TWO德国国旗的象征玛瑙石条纹的金色光泽标定会面仪式区域的黑色地毯挂在玻璃前的红色丝质帷幕玻璃的色彩也丰富多彩,有绿色、烟灰色、乳白色主体空间两侧使用烟灰色玻璃,北侧使用绿色玻璃与北面的暗绿色石材相呼应,也强调了空间不同轴向的等级PART对比6TWO虚实对比明暗对比冷暖对比PARTTHREE图吐根哈特住宅密斯.凡.德.罗PART吐根哈特住宅简介继巴塞罗那德国馆之后,密斯开始将其设计思想与建筑功能相结合,并在1928年设计出了吐根哈特住宅。吐根哈特住宅是密斯于1928——193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城为纺织品企业家的犹太人吐根哈特夫妇所建造的私人别墅,该建筑继续发展了流动空间的概念,同时在空间设计和室内材料的应用上独具特色,也是密斯在欧洲最具权威性的作品之一。THREE1PART场地与建筑建筑坐落在一块倾斜的土地上,南面面向公用绿地。由于地处斜坡,落位困难,因此将主入口以及车库均放在临街的二楼,入口隐藏于墙壁和白色的半弧形的主楼梯玻璃围栏之间。通过楼梯下到一楼,一楼则因地形营造了一个通透的空间,平台和踏步可以直接通向花园,使室外与室内相互流通。THREE1公用绿地街道主入口旋转楼梯平台踏步PART场地与建筑THREE1地处公路旁,开车出行回家,打开车库便是。人们进出或穿越住宅是会产生一种有趣的层次感,这是地形造成的,密斯也正是利用了这点让建筑空间不只停留在平面上。建筑主体共有两层,主要的进口在地处公路旁的二层车库门。PART设计理念——“自由移动的空间”THREE2密斯采用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幕墙来扩张室内空间,让立面成为虚体,模糊墙的概念,使室内空间并不只局限在建筑物内。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交流构成了这种“自由移动的空间”形式。这种自由移动的空间也包含了内部空间的相互渗透,即“流动空间”。建筑主体共两层,另有一个半地下室。住宅朝南的一面是一个大花园,周围是露天活动平台。PART“流动空间”的发展THREE2“流动空间”在1923年的乡村砖宅方案中最早出现。然而由于结构条件的制约,在1925年到1928年的几幢以砖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小住宅项目中,密斯只是利用大房间的穿套和转折十分艰难地制造着空间流动。密斯设想的乡村砖宅方案外观乡村砖宅方案平面1928年的小住宅设计PART“流动空间”的发展THREE2直到1929年的巴塞罗那德国馆,由于采用了钢框架结构,墙体不再作为承重结构,才真正实现了墙体的自由布置和空间的自由流动.巴塞罗那德国馆平面PART吐根哈特住宅中的“流动空间”THREE2吐根哈特住宅与巴塞罗那德国馆的设计时间接近,在流动空间的处理上有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巴塞罗那馆在建筑边界的处理上流露出复杂的欲望。时而将墙体延伸至室外,时而采取在建筑外围制造围合庭院作为边界的手法。它们给人的感觉是流动空间的边界难以确立。巴塞罗那馆在流动空间外观表达上是暧昧不清的。PART吐根哈特住宅中的“流动空间”THREE2然而在吐根哈特住宅中,密斯明确将起居室的流动空间以清晰完整的玻璃体量呈现。如同巴塞罗那馆一样。吐根哈特住宅在其一侧也设立了条形庭院,然而它是透明的。在外观上被整合到统一的玻璃体量的表达中。不再是利用封闭的石材墙面来为建筑外观提供虚假的体积暗示。它是室内而非室外的。它的结构系统也与起居室空间一体。PART吐根哈特住宅中的“流动空间”THREE2一层平面的流动空间,对人的空间心理的限定和释放,运用一些出挑的墙壁和弧形的隔墙,又给人一种空间导向。错觉后拥有一种无限的感觉。平行墙的形式增加了空间的流通感,长短不一粗细不同的隔墙给人一种节奏的韵律感。这些隔墙将书房、客厅、餐厅和起居室划分为相互联系的空间,分而未离,隔而不断。内部流通的空间又被大片玻璃幕墙引向室外,室内外相互渗透,使得室内外空间产生流动。PART流动空间与功能相适应THREE2在巴塞罗那馆中密斯实现了流动空间理想,可这座建筑是一个没有多少实际功能要求的特殊建筑。当回到功能性要求较强的住宅设计中时,流动空间与建筑功能的适应性就尤为重要了。吐根哈特住宅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住宅的公共部分使用开放、流动的空间模式,在私密部分仍然保持封闭的传统空间模式。这样就造成了住宅的垂直分区,用不同的内外形式表达功能差异,其中也是对地形高差的巧妙利用。但在密斯之后的设计中,垂直分区的模式没有继续沿用,而是发展出居住空间的水平流动,尝试着将私密空间也置于流动空间中。二层空间的私密性一层空间的流动性PART功能分区THREE3PART流线分析THREE3街道车库入口主入口PART设计亮点THREE4对地形的处理上——巧用台基、分层处理密斯在吐根哈特住宅中使用了厚重的半地下室空间构成,台基使建筑“嵌入山坡”。除去住宅功能所需要的辅助和设备空间,台基出现的另一个可能原因在于“上下层分异”造成了“上实下虚”的反常构图效果,所以强化台基效果来夯实整个建筑在视觉上的稳定性,也产生了虚实相间的节奏感。同时,它也成为了调节建筑与坡地关系的重要过渡。----实台基——----实-------虚吐根哈特住宅的分层处理不仅满足了流动空间与功能相适应,也完美结合了地形,在不同的方向观看还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感受,使其在立面上富有变化。住宅的上层,有着直通公路的出入口,沿公路方向看它像是“底层”,它的下层,高居于半地下室的基座上,有着一个比上层入口更为庄重气派的大台阶降向山坡,造成一种“在上层”的错觉。PART设计亮点THREE4室内材料的运用吐根哈特住宅起居空间的优美还得益于材料与细部的精致处理。原色羊毛地毯、黑色猪皮及灰绿色椅面显得协调。暖色调为主的材料运用,使得室内空间显得温馨,而不同材料的质感,让室内看起来简洁而又不失变化。外立面材质红椅材质米色生丝窗帘黑色猪皮原色羊毛地毯灰绿色牛皮椅面不锈钢玻璃条纹玛瑙石乌檀木PART不足之处THREE41、让流通空间流通起来的落地窗完全开敞。整个空间暴露于室外。缺少正常生活中所需的必要的隐私。人住在里面就像被养在鱼缸里。2、密斯设计的家具都是不可移动的,家具本身使空间构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不可移动却使其本身变成了一种障碍。若家具移动原有的空间感又可能被改变,违背了建筑师原有的意图。3、从功能分区的角度上看,卧室单元置于远离公路的下层似乎更符合常理。起居室置于上层,会使建筑外观的体积构图中轮廓更加完整,虚实关系更符合“上轻下重”的习惯审美心理。4、西南方向的大面积开窗可能会受到西晒的影响。PARTFOUR西格拉姆大厦密斯.凡.德.罗玻璃幕墙之父和钢铁建筑结构之父——密斯·凡德罗二战后,密斯建筑创作的风格:钢与玻璃的建筑艺术密斯一生实际建成的建筑物不多,发表的言论也少,他说过少即是多(LessisMore).他对现代建筑师的影响却很大,但他的贡献不在于他的理论,他的贡献在于他长年专注地探索钢框架结构和玻璃这两种现代建筑手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可能性.西格拉姆大厦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杰作——西格拉姆大厦西格拉姆大厦(SeagramBuilding)是位于纽约的一座摩天大楼。坐落在美国纽约公园大道375号,曼哈顿中城第52大街和53大街之间(GIScoordinates+40.7582,-73.972)。由德裔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MiesvanderRohe)和美国人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共同设计,1958年完工。全楼高157米,共38层。西格拉姆大厦被认为是功能主义建筑的经典、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杰作。西格拉姆之前的纽约摩天楼真实的结构框架被完全隐藏在各种精致的石头柱式、拱券以及复杂的线条后面,使建筑看起来真的历史悠久是虚假态度和落后审美观念。纽约早期的大厦密斯在设计时,避开了曼哈顿地区大多数塔楼常用的台式、金字塔式的样式,把大厦主体处理成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及顶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建筑师采用了当时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些占外墙面积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使西格拉姆大厦在纽约众多的高层建筑中显得优雅华贵,与众不同。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品质。西格拉姆大厦范斯沃斯住宅风波西格拉姆大厦的设计背景就因为这座住宅的风波,再没有人敢冒这样大的风险来请密斯,因为人们不需要可看不可“往”的房子。不甘失败的密斯,下了一番苦功,终于找到了一种染色玻璃来代替原来的无色玻璃。经过一番努力和宣传,1952年他终于再次设计和建造了一幢38层的玻璃幕墙高层大厦——美国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二次大战后的50年代,讲究技术精美的倾向要西方建筑界占有主导地位。而人们又把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西格拉姆大厦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大厦主体现为竖立的长方体,除底层外,大楼的幕墙墙面直上直下,整齐划一,没有变化。窗框用铜材制成,墙面上还凸出一条工字形断面的铜条,增加墙面的凹凸感和垂直向上的气势。整个建筑的细部处理都经过慎重的推敲,简洁细致,突出材质和工艺的审美吕质。西格拉姆大厦实现了密斯本人在20年代初的摩天楼构想,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西格拉姆大厦的设计风格他的设计想法直接而简单:让承受重力的钢结构直接暴露以构成外观,取代伪饰的立面铺贴。然而事与愿违,由于技术规范的限制,钢结构表面必须被防火材料覆盖,而人们选择以混凝土包裹。密斯被迫选择了“假做”:在玻璃幕墙表面嵌以工字钢,以此显示原本想要外露的结构受力构件这就是今天站在大街上所看到通体贯穿在大楼表面的古铜色竖线条。讽刺的是,这样的立面策略令建筑用钢量增加数千顿,造价增加也超过了总体的12%。可以说,密斯是用一种假替代了
本文标题:密斯凡德罗完整版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0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