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材料 > 论材料对建筑美感的影响
论材料对建筑美感的影响建筑材料美学品质的挖掘越来越为现代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视觉与触觉角度,根据材料与人的亲和程度,梳理出木系列、土系列、石系列、石油制品系列材料,挖掘其质感特征。重点分析这些材料在建筑空间与建筑外观中的质感表达与对建筑美感的影响。空间环境一、材料的质感美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经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是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这里的性格就是材料的美学特性与价值,是材料有可能的或最佳的艺术表现力。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质感则是其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之一。所谓质感大多指物体表面经纬之排列,构成成分之排列,或者物体表面经触摸或观看所得之稠密、疏松、精细、粗糙之程度,通常可有光泽、纹理、肌理、纹样等描述。从另一角度看,质感也是人对材料外表面结构与特征的感受,由于人类长期触摸、感受的经验积淀,大部分“触觉质感”已转化为来自视觉的间接感受,所以,研究“视觉质感”更为现实。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原则,当外部事物所体现的样式与某种人类情感中所含的式样同构时,我们便感觉它具有了人类的情感,而人类情感活动最深层的心理就是表达生命。因此,对于自然界中的众多物质材料,人类亦有自身与之的亲和性,尤其是生物性材料成为人类优先选择的对象。例如,动物的皮毛经常被加工成柔软温暖的地毯、沙发或墙布,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除去动物性材料,最靠近人类的是以木材和棉花为代表的植物性材料,象竹、藤、麻、草、棉等。木材表面往往纹理流畅、光晕柔和、丰富多变,温暖柔韧。不同树种的木纹理迥异、疏密相间的年轮记载了自然环境变迁及树木的生长历史。至于棉布、纸张细看则丝络相连,摸上去则绵软舒适,粗朴含蓄,在空间中广为使用。次于木棉系列的自然材料就是土及其系列产品,与土一劢相乘的是陶、瓷、瓦、砖等。由于工艺不同,这类材料质地或自然朴拙,或细腻坚泽。像面砖、马赛克等目前最为重要的饰面材料,在建筑中如何有品位的、艺术化地运用之,使这种原本在卫生间使用的材料不至于无端泛滥的千篇一律,成为当前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创新突破点。地球表面除了薄薄的一层土,便是下面的岩石,石头可以转变成水泥,也可以提炼出金属矿石和硅石,从中获得玻璃和钢材。因此从起源看,石头、金属和玻璃同出一脉,质感却相去甚远。石头随工艺不同而具有多重质感,但总体而言厚重坚实、粗旷沧桑,有时也可晶莹光洁,有时也传递一种从地下生长发育而来的感受。坚硬冷挺的钢铁则带有机器介入的痕迹,质明壁薄的玻璃质感甚至滑向石材的对立一面,光的介入赋予其更多变的属性。石系列中还有一有水泥、沙、石合成的混凝土,它是现代建筑及其之后重要营建材料之一。因其塑性极大,表面可被赋予重多表情,是许多现代建筑大师的表达重点。既可以造就大手笔的凹凸粗旷的肌理,象早期柯布的粗野主义作品;也可以表达质薄如纸的轻盈飘逸感,象安藤的作品;即可阳刚,又可阴柔,可谓一种最大限度传递设计师情感偏好的人工石。石系列之后,与人类情感关系较为疏远的是塑料等石油制品及其衍生产品。人们习惯于将这一系列的材料划归人工合成材料,其在材料体系中的相对份额虽较小,但绝对数量确是非常大,随着时代发展,人类需求会越大,这类材料表面质感的可塑性更强,不仅可以模拟出天然质地,也可由自身产生独特的质地美和人工美。值得注意的是,材料表面特征与工艺是密不可分的。没有适当的工艺就不可能创造出动人的材质美。工艺涉及生产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等,不同材料采用相应的工艺,同种材料因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也可能会获取新的质感。通过切削、研磨、抛光、冲压、喷砂、蚀刻、覆涂等处理,工艺印迹有时会成为材料表面的一部分,赋予材料精湛的工艺美、技术美和强烈的时代感,这也是目前建筑设计中寻求新质感的突破点。以上我们从视觉和触觉的视角梳理的木、土、石、石油制品等系列材料,都是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正如运用材料的大师赖特认为:“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新老材料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建筑师必须锻炼自己有素养的想象力,必须在每种材料中去寻找它的固有风格,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所有的材料都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的取得基本上甚至取决于建筑师运用它们的水平高低”。二、材料的美感构成1、建筑空间的解构与节奏实践证明,多种材料构成的空间往往比单一材料来塑造的空间更感人,所以用不同材料来塑造空间中不同部位的界面,或者表达建筑不同特征的体量,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的时尚。通过这种材质的异化而达到分解体量和空间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建筑体量与空间界面的高度统一带来的单调和乏味,形成材料质感的对比与节奏,极大得丰富了建筑空间环境随着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发展,各种质感的材料在设计者的得体巧妙安排下,往往会表现出出乎意料、耳目一新的独特效果。材料对界面的构成手段有两种:一是材质协调,也就是通过细微的质感变化创造高度和谐的空间氛围。目前流行的光洁派常用不锈钢、镜面、光面石材等既是如此;二是材质对比,这在现代建筑及其其后的作品中成为一种趋势,最经典的是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与赖特的流水别墅。现在石头与玻璃的质感对比已经成为空间塑造中的范例,其他像钢铁与织物的冷硬与柔软、粗面石材与光面石材的粗糙与光洁、石与木的冰冷与温暖等,被广泛运用,因为对比性协调更具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应当说,界面材料形成的质感规律或者空间序列相对应,或者形成新的节奏,其根本目的都是强化与丰富空间。通常,界面材料的有机秩序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诸如材料的规律性排列,可标示空间的方向性,而关键部位的突出质感,则可以形成视觉中心。2、结构关系的合理构成随着结构科学的迅速发展,暴露结构成为材料表达的有力手段。通过材料的合理构成,综合体现结构构思、材料力学特性和加工工艺的表现力,反映出建筑整个建造过程的全貌和技术特征,提升了建筑空间的整体感染力。随着混凝土工艺的发展,设计师充分利用混凝土造型的可能性,并把它表现到相应的空间中。沙里宁的纽约飞机航站楼,柯布的朗乡教堂及马赛公寓的有机构件等,充分展现了混凝土的不同凡响的表现力与空间震撼力。金属则更多表达现代工业的高技术,走向轻盈。在高技派建筑中,充分展现的金属骨架赋予空间新的节奏。随着高强材料的发展,人类冲破空间结构和界面束缚的愿望成为可能,现代空间中开始追求一种“消失结构”的效果,既构件尽量轻巧瘦薄,节点尽量纤细精致。尤其是金属与玻璃界面往往成为金属构件的艺术构成,将这种轻薄透明的效果演化到及至。在不暴露结构的空间中,饰面材料的肌理秩序往往是内在建筑结构关系的反映,象承重墙、柱和梁与非承重构件表面等往往被赋予不同材质,将内在的结构关系外显为材料的搭配形式,这已成为当代建筑的流行语言之一,也成为表现理性美的一种新途径。3、构造关系的诗意表达材料的表现力还源自材料材料衔接关系的展现上,因此,质感与构造方法是分不开的。在满足理性建造的前提下,诗性的表达构造关系也成为一种时尚。建筑不同构造部位常采用不同材料,象墙基、墙身、檐口的不同材质使原本单调的墙面丰富起来。一般在界面的开口、收边等关键部位以及界面的交接之处,往往也是材料的汇集之处。在这里,不同材料的构件有机组合,清晰表达构造关系,彰显构造技术美,因此这里往往成为建筑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像石、砖等块材不但拥有本身的质感,也存在砌筑后的新肌理,不同砌筑的方式与色彩、质感的艺术化搭配,会呈现所谓与一次肌理(质感)相对应的“二次”甚至“三次”等多层次肌理。其中接缝的材料种类、色彩与工艺对其肌理的影响较大,目前不断涌现的干挂等构造技术使块材从传统的抹灰处理中解脱出来,丰富着作品的细部品质。目前这方面的创作作品也不断涌现,为我们创造面砖的新肌理提供了灵感。应该说,材料对空间环境中美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古老材料的新质感会不断被发掘,同时新的材料也会为环境增加新的语汇。
本文标题:论材料对建筑美感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