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雷雨》以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展现悲剧的进程,透过明暗交叉的线索,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不同阶级的对立,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读者(观众)似乎可以触摸到这个悲剧链条上的每个环节。作者向读者(观众)集中展现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涩酸甜,演绎了一段人生悲剧。一出人性悲剧。而这悲剧正是通过异彩纷呈的戏剧冲突来酿造和显现的。一部好的剧作的主题思想要通过戏剧冲突来体现。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张激烈的冲突,鲜明生动的人物和个性化的言语。其中,冲突是否合理,是否紧张有序往往是衡量着一部戏的精彩与否。矛盾冲突是刻画性格,增强戏剧感染力的有力手段,对于戏剧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各条冲突线都从一定的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着主题,而最直接、最深刻地体现主题的是冲突的主线。不论哪条线索都有自己的发展趋向和过程,对剧情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只有主线是贯串全剧的始终的,并推动全剧不断向纵深进展。剧本的各条冲突线索都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作用的。主线在不同的程度上制约着、影响着各条副线,而所有副线则从不同的角度对主线的发展起到烘托、加强的作用。《雷雨》的冲突线索多且复杂,比较重要的有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周朴园和侍萍的冲突、繁漪和周萍的冲突,此外还有鲁大海和周朴园、周萍的冲突、繁漪和四凤的冲突、繁漪和周冲的冲突、大海和鲁贵的冲突等。一、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冲突《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下面从各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分析其中的戏剧冲突:父与子、父与女、母与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周朴园与周萍、鲁大海,鲁贵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而父与女的冲突就体现在鲁贵与四凤之间的冲突,母与女就是鲁侍萍与四凤的冲突。周朴园是一个遇事希望妥协、缓冲、敷衍,而在别人面前又想树立封建权势形象的复杂的人。其儿子周萍从小就失去了母亲,父亲本应尽更大的责任来爱他,然而周朴园整天在矿上,忽视了对儿子生活中的关怀,使周萍在个人情感生活上得不到满足,为了弥补感情上的空缺,造就了周萍与繁漪在周家客厅“闹鬼”。剧中虽然没有提到周朴园知道此事,但从周朴园对儿子的训话可以知道,他对儿子是不满意的,“听说这两年你在家很不规矩……”便是一个例子。在这种生活环境下,周萍不可自控的跨越了情感的禁区,超越了伦理道德的范围。虽然周萍在后来的生活中一直悔改自新,他在伦理道德的谴责中难以自拔,以至于经常纵酒,但也永远无法抹去曾经罪恶的污点。不管如何,儿子也不能做出对不起父亲的事,事实上,父与子都没有尽到各自的责任,从而形成了父子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阶级冲突也是《雷雨》中戏剧冲突的重点之一,作者在剧情中也暗示和抨击了旧制度的没落和死亡。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父子关系在二十七年前已存在,然而父子只在一起生活了三天。二十七年后,鲁侍萍在再见到周朴园,告诉他当年带走的儿子大海在他的矿上做工,现在就在门房等着见他,周朴园才知道这个罢工闹得最厉害的竟是自己的儿子,但那种血缘关系并不因他不在父亲身边,且正有着阶级矛盾就被割断,本来周朴园应好好弥补这二十多年来未尽的父亲责任,这才符合情的发展,也可能会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然而,父子一见面,周朴园却问:“你叫什么名字?”显然,周朴园是不承认他做自己的儿子了,不知内情的鲁大海笑道:“董事长,您不要同我摆架子,您难道不知道我是谁?”周朴园却根本不念一点父子之情,只把他当作是闹得最凶的罢工工人代表。当然,如果当时就宣布他们是父子关系,那么将无法维持现有的家庭秩序,会损害周朴园的利益和封建士族的形象。以鲁大海那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如雷如电地极端性格,也无法接受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竟是发绝子绝孙昧心财的周朴园这个事实。而如果剧情真的以那样发展,整部剧也将在这一幕结束。鲁大海也渴望见到父亲,毕竟二十多年未见,而继父鲁贵他又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忘了他是个人”,虽然周朴园与鲁大海是有着血缘的亲属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却主要集中在阶级劳资关系上。这也是他们当前首要解决的矛盾。鲁大海是鲁贵的养子,侍萍嫁给鲁贵时带来的孩子,但鲁大海与鲁贵相处并不和睦,鲁大海并不把鲁贵当父亲看,甚至忘了他是个还是个人,于是他两之间又形成了另一组矛盾冲突,亲生父亲如周朴园与鲁大海都还矛盾重重,更何况这种继父继子的关系呢?虽然他们之间没有父子感情可言,但鲁贵也还认为大海有点穷骨头。靠着鲁贵在周公馆当管家这层关系,帮着鲁大海在周氏矿上谋得一份矿工职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能改变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鲁大海并没有瞧着父子情面,还是在矿上当罢工工人代表,并来到周公馆会见周朴园。鲁贵本想让两人避开相见,而他个人的奴才性格无法也不敢说服鲁大海,阻止剧情的发展。在第三幕剧中:鲁大海(抽出手枪):“我——我打死你这老东西!”(对鲁贵)鲁贵叫,起。急到里间,僵立不动。(喊)“枪,枪,枪。”这更突出地表现了鲁贵的懦弱形象和奴才性子,也进一步激化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他们的非血缘的父子关系中,再加上两人的性格上的相互背离,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永远无法得到化解。四凤是鲁贵与侍萍的女儿,也是剧中唯一一个与鲁贵有血缘关系的人,鲁侍萍去济南后鲁贵偷偷把女儿介绍到周公馆当使女,从剧情的发展来看,鲁贵是有他的目的的,也就是利用四凤为他某更多的钱来满足他的喝和赌。按照常情的发展,鲁贵应对四凤呵护和关怀。但鲁贵没有做到,而是另怀心事,利用四凤与周萍不正常的主仆关系相威胁,拿走四凤的钱财去偿还赌债。四凤心地善良而又有些软弱,当然也知道自己在周公馆的地位,不敢公开自己与周萍的恋爱关系,只得顺从鲁贵心愿。然鲁贵又想表现自己比别人有本事,希望四凤在鲁侍萍回来时着穿新装,而四凤又不愿其妈知道自己在周公馆帮人,两人各有心愿,其冲突牵动剧情的进一步发展。而三十年前的侍萍和现在的四凤一样,都跃入了“情”的深渊,最终都成了牺牲品。侍萍喜欢周朴园就如现在四凤喜欢周萍一样,义无返顾,但在封建伦理、门当户对婚姻观念的影响下,侍萍还是被赶出了周家大门。侍萍三十年后两次闯入周家,把情理冲突推向了高潮,抖落了周朴园前后性格由软弱到残暴的虚伪面目,也识透了那些有钱人的老爷、少爷的本事。侍萍与四凤的矛盾冲突在于是否去济南的问题上。由于车前之鉴,侍萍不愿意四凤到公馆帮人,而留下四凤她又不放心,于是她一定要带四凤去济南,四凤不是特别乐意,但又不愿让母亲伤心,只好先答应着。因为四凤对周家人有情,情感的徘徊一直使四凤在做着心里上的斗争。但最终她还是决定与周萍私奔,放弃对母亲的孝顺与爱。两人的冲突也暗示了母亲现在的结局就是女儿将来的结局。情敌之间的矛盾冲突《雷雨》一剧中,主要展现了两对情敌的矛盾冲突,即周萍与周冲之间,繁漪与四凤之间。周萍与周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家中有唯一的一个女孩四凤。她约十七八岁,脸上红润,是个健康的少女。他不仅有外表的朴素美,而且有内心的诚恳美。所以两兄弟都喜欢她,四凤仅是周家的使女,地位悬殊很大。而周萍是为了摆脱繁漪才找四凤,骗得这个女孩的芳心,并把生命交给这个女孩。然而在繁漪面前,他感觉一丝一丝刺心的痛,四凤有着贤淑的性格,只知道顺从,她不能了解也不能安慰周萍疾伤的心的时候,周萍便不自主的纵于酒。而周冲还很年轻幼稚,他对四凤表示好感,与其说是出于爱,不如说是天真和单纯。他希望把自己的学费分一半给四凤上学,他有一个不可及的理想,也就是他在鲁贵家里说过他白日的梦,那一段对着懵懂的四凤讲的:“海……天,……船,……光明,……快乐”的话;(那也许是个无心的讽刺,他偏偏在那样的地方津津地说着他最超脱的梦……)。在四凤拒绝他,将与周萍同走的时候,周冲痛苦地感觉到现实的丑恶。一种幻灭的悲哀袭击他的心。他只说:(疑惑地,思考地)“我,我,我——大概是无闹”。这也许是他的真心话。他与周萍的冲突中不得不慷慨地让四凤跟着周萍离开他,即使在第四幕中繁漪鼓励他抢夺四凤,但善良和天真的他还是没有听从母亲的话,愿意做两兄弟情感矛盾冲突的牺牲品。繁漪是周家的女主人,四凤是周家的女仆人,两人都爱上了周家大少爷周萍,而周萍先爱上繁漪后为了摆脱繁漪而爱上了四凤。从生活的表面看,繁漪与四凤不发生冲突,但作为女人,忌妒是在所难免的,而在两人情感的冲突中,繁漪却有一种优越赶并掌握主动权,仆人就应该听从主人的。但从伦理道德来说,四凤也有一定的优越。于是繁漪让侍萍带走四凤,并为了掩盖两人的冲突而送给四凤钱和衣物。但繁漪还是无法从四凤身边抢回周萍,也说明了这一感情上的矛盾冲突无法缓和和停止,它将持续地发展直到戏剧的结束。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有:周朴园与蘩漪、鲁侍萍之间,周萍与繁漪、四凤之间的冲突。《雷雨》的主题就是通过蘩漪与周朴园之间冲突的展开得以表现的。通读全剧便知,剧作家在剧中集中展示的,就是蘩漪对于周朴园这个冷酷、伪善、专横的周家“第一个伪君子”的反抗。蘩漪是一个有着“最雷雨”(曹禺语)性格的女性,也是一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拥有行为上许多的矛盾,而且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她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展现在剧中的主要体现在“逼药”上。周朴园以一个封建家长和资本家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他一见蘩漪的面就说她有病,强迫她吃药,并很冷峻的说:“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这里就出现了第一幕的高潮。而这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但她的性格中,也“有一股不可抑制的劲”。她在弥漫着“死气”的周公馆里被“囚禁”了十八年。“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生命的晚霞就要暗下来。”于是便做了并持续地进行一些无力的反抗,进一步展现了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对面前这个女人并没有同情和理解,给予一定的爱,而是以一种病态的心理注目对方,并继续地给她找一位德国大夫,夫妻之间的矛盾冲突无法得到缓和,而是进一步的激化。侍萍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在周家当使女,后来爱上周家少爷周朴园,周家为了要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大年三十侍萍被赶出周家大门,跳水自杀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并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再嫁过两次。周朴园与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三十年前就已形成。但仅由于两人未再谋面而没有激化。可三十年后的一天,两人在另一处的周公馆不期而遇,矛盾冲突便激化和发展。当侍萍来到周公馆,看见客厅“好像在哪见过”。而周朴园也带着虚伪的善面孔,在多次搬家中仍然保持客厅三十年前的原貌,一此来对自己的罪行进行弥补。在与侍萍未相认前,周朴园一再打探一个姓梅的消息,并想对她的墓进行整修。侍萍也故意问他是否要帮那个姓梅的。而当侍萍暴露身份,他伪善的面孔马上脱落,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两人的矛盾冲突又出现了另一个波浪。周朴园想用金钱弥补曾经的罪过,但金钱是不可填补感情的空缺的,侍萍当面撕毁支票。使得两人在性格和情感上的对立和冲突更加扣住读者的心里。周萍与蘩漪、四凤的关系是一种畸形的夫妻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之间不属于夫妻关系,而仅有一些夫妻情感。周萍是周朴园与前妻侍萍的儿子,周萍从小就失去母亲,父亲又长年在矿上,缺少交流,即使回来,也是训话。周萍渴望得到母爱,而蘩漪作为继母,本也应该更多的给予周萍母爱。但客观上,蘩漪也需要爱。她又是一个受过新潮思想影响的旧式女性,她渴望炽烈的爱情,需要自由体贴,但这些都是在她的情感和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她与周朴园年龄的差距,性格的不同,追求的不一,使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隔膜。周朴园越是想维护家长的尊严,越是用冷酷、专制的手段对付蘩漪,越激起蘩漪的反抗。“周家的罪恶,我听过,我见过,我做过。我始终不是你们周家的人”(《雷雨》
本文标题:论话剧《雷雨》中的人物冲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1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