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道家思想所谓道家思想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人物所提出的哲学思想。道家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概括老子开创的这一学派是从汉代开始得,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给予道家学说很高的评价。道家在汉初时也曾是统治者所比较推崇的思想,但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显然道家的思想并不能满足统治者治国安邦的要求,所以道家逐渐走向没落,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道家退出了中国主流思想的历史舞台。道家提出的顺应自然、超然物外,守朴尚俭、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和不以物迁的行为原则与道德要求,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指导人生、净化风俗、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而且,时至今日,其中的思想精华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我们通过对道家乃至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使其与时代精神相融合,赋予其时代意义,从而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名利地位或一时一事的成败得失,“不为物累”、“安时处顺”,以“体道”、“悟道”为价值目标,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实现心理平衡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然而,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人对道家思想存在着许多的误解。提到道家,提到老子、庄子,人们总是会和避世,懦弱等一系列消极的词语联系起来。以前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经过学习之后,我发现道家的精髓并不是消极的,道家不应该被误解得如此之深。“无为”这一观点应是被人们所误解的主要根源。多数人也许就望文生义的把这个“无为”理解为无所作为,这样去理解显然是消极的。因为在现代化社会中如果抱着这种“无为”而活,显然必将一事无成。然而,如果我们剥开表面去探究更深层次的“无为”就会发现老子是第一个看透世间争斗、尔虞我诈拥有宇宙平等观念的人。他看到人们的贪得无厌,争强好胜,为了个人的享乐而不惜互相残杀。因此,老子的“无为”,其实的对自身欲望的遏制。“天地不仁,以万物当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当刍狗”。老子认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然而,人又是最不尊重生命的,会因为一己之私儿随意践踏他人。因此,老子提出的“无为”就是:倡导人们要尊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这对我们在协调人际关系上无疑是起着非常重要的的作用的。抱朴守真,就是要以一颗纯真无欺的诚心去对待他人;谦下不争就是要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不争私利,不恃己功。人际交往是双向互动的,俗话说,人心换人心,爱的反馈是社会互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诚恳、谦让等友爱的言行,往往会引起对方相应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坦露心声,又有利于交往双方在心理上产生道德交流,加深理解,相互取长补短,形成道德认同,从而实现个体道德的升华,促进并保持人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与社会环境高度协调,与他人高度协调的和谐状态。道家思想也是唯物论的起源。他所强调顺道、道统万物,即顺应自然之道,遵循客观外界的规律,又强调率性,即顺应人的内在本然之性,重视个性的发展。故其追求的是顺道与率性的结合。庄子在“庖丁解牛”从那些对高超的解牛技术的生动描写中,人们不仅感受到那位率性而行的庖丁“好道”的求索兴趣和热情,更体现出作者循道率性的思想主张和追求本质规律。对行为主体而言,“技”主要是谋生的工具,它是与世俗的功利联系在一起的,而“好道”、“率性”则是超越了功利层面而达到了精神的升华和人性的觉醒,它涵蕴着一种乐于探索的可贵精神。“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这就启示人们,万物各有特性,各有好恶长短,应该充分认识和应顺万物的自身规律。任何事物都是自己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无待”于任何力量的主宰。当今社会所强调的“构建和谐社会”又与老庄的“顺道,道统万物”思想不谋而合。道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皆对现在我们所倡导的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克服错误的滥采滥用自然资源的观念,从而做到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求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道家思想中“我命在我不由天”强调了人的生命不是由天决定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强调了人的后天努力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道家思想也很好的阐述了人生价值的观点。“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要为财货物欲或名利地位而抛却人格,丧失自我;庄子反对“丧己于物”。这种价值取向,不是来自外在的权威或舆论压力,而是出自主体对生命的珍爱、对自然的热爱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道家主张超越世俗的物质欲望,倡导淡泊名利、俭啬寡欲的人生态度。道家认为:人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对外在的感官享乐。“借外物以乐之,外物虽丰,哀亦务矣。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依靠外在的物质享受所获得的快乐是短暂而且浅薄的,“有主于中”的精神充实和“以内乐外”的精神快乐才是持久和可贵的。这既是一种淡泊名利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宠辱不惊的心理调适能力。现实生活中,很多意志薄弱者因随之而来的荣誉、地位变得忘乎所以,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向平庸甚至陷入深渊。而不为物累、宠辱不惊的恬淡心态则可帮助人们从容坦荡地对待人生历程中的成败得失,既能从挫折和失败中较快地摆脱出来,又能在成功的喜悦中保持清醒和冷静。“不为物累”、“不物于物”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圣人境界,这是一种精神的超越。这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境界启示我们要超越世俗的名利,不要为财物等欲望而丧失自我,成为名利的奴隶;凡事也不要太注重结果,就如生命,只要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享受其过程并乐在其中就好,这才是拥有大智慧大胸襟的人应有的表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道家思想中所追求的超越就是要我们以社会发展为己任,将自身的利益最小化,将社会集体的利益最大化,通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展现出个人价值。道家所崇尚的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在调节心理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引导人们要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得失,而不是为世俗的名利所牵绊从而丧失自我,扰乱内心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运用这些道德手段及时调节内心的失衡,从容坦荡的看待自己的得失。在现代社会中,要做到这样的宠辱不惊实属不易,我们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因此,我们应该以道家所倡导的“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不为物累”、“无己无待”、“少私寡欲”、“柔弱不争”等道德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最高境界。道家思想中“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旨在告诫人们要戒奢戒躁。“不知足”、“欲得”是指人们对身外之物的贪婪和追求,而这两样都是会给人们带来极大危害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主张要自觉地避免盛满。“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应该效法“功遂身退”的“天之道”,崇俭寡欲,柔弱不争,谦下谨慎,才能保持常德,扩充常德,才能保身保家,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历史上,谦受益,满招损;奢侈者败,俭约者兴的教训真是数不胜数。唐太宗崇尚道家思想,崇俭抑奢,求谏讷谏,“自守谦恭”,推功于臣下,终于达到了天下大治。隋炀帝骄矜自用,驱天下之民以足己之奢欲,终于落得“率土分崩”的下场。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着老子戒奢、戒骄的训条,促使其发挥着较强的社会警示功能。历经几千年道家思想并不是几千年封建思想的主流,但是仍有人崇尚发展道家思想,光是这点就能证明道家思想必然有他存在的价值。道家思想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处事理论。我们对他的误解长达几千年,然而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已参透“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如果我们能认真学习研究老子的“无为”,庄子的入世理论,能够深刻体会道家思想的博大精深,那么,我们对道家思想的误解必然会解开,并且从道家思想的深刻内涵中获得更多关于生活的意义。
本文标题:论道家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2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