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硕士论文-中国博物馆地域性建筑形态探讨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博物馆地域性建筑形态探讨姓名:黄文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指导教师:蔡道馨20050401中国博物馆地域性建筑形态探讨作者:黄文娟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参考文献(49条)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20012.余卓群博览建筑手册20013.齐康城市建筑20014.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19985.刘先觉阿尔瓦·阿尔托19986.汪芳查尔斯·柯里亚20037.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20048.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论集20039.杨慎初.熊传薪.巫纪光湖南传统建筑199310.邹瑚莹.王路.祁斌博物馆建筑设计199811.《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博物馆建筑与文化200312.凯瑟琳·斯莱塞.彭信苍地域风格建筑200113.吴良镛广义建筑学198914.渊上正幸.覃力现代建筑的交叉流--世界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200015.李泽厚华夏美学200216.王兴国.聂荣华湖湘文化纵横谈199617.朱汉民岳麓书院200418.杨永生建筑百家言199819.陈治国.王虹传统四合院的现代演绎--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期刊论文]-新建筑2001(1)20.王建国.张彤安藤忠雄199921.严坤大使系列—普利策建筑将获得者专辑200522.曹晓昕形式空间文化--山西省博物馆设计随笔1999(11)23.张锦秋和而不同的寻求1997(02)24.陈薇苏州博物馆新馆[期刊论文]-世界建筑2004(1)25.张在元大漠孤城—敦煌莫高窟文物研究保存·展览中心设计的启示1995(10)26.杨为华博物馆建筑功能的发展1994(04)27.澳门圣保罗教堂遗址博物馆1999(12)28.郑国英.郑勇融生——四川联合大学博物馆设计初探1998(09)29.支文军.王路新乡土建筑的一次诠释--关于天台博物馆的对谈[期刊论文]-时代建筑2003(5)30.张庆荣沈阳市新乐遗址展厅设计31.李慧娴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方案设计32.罗四维求解的过程——徐州市博物馆设计手记[期刊论文]-新建筑1999(3)33.莫伯治百花齐放的艺术殿堂——广州艺术博物院笔记[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1(11)34.GerhardMackAnMuseumsintothe21stCentury199935.DouglasDavisTheNewMuseumArchitecture199036.KennethFramptonModernArchitecture:ACriticalHistory199237.FrancicoAsensioCerverTheArchitectureofMuseum199738.BrunoZeviTheSpaceofArchitecture197939.NeilLeachTheHieroglyphicsofSpace200240.AnitaLawrenceAciusticsAndtheBuiltEnvironment198941.李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1(3)42.余常海智能建筑系统在博物馆新馆建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华中建筑2003(4)43.安来顺二十世纪博物馆的回顾与展望[期刊论文]-中国博物馆2001(1)44.赵擎夏西藏博物馆设计回顾[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2)45.绕维纯彝州建筑文化的探求--楚雄州民族博物馆创作谈1996(04)46.齐康建筑·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研究提要[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47.柳发鑫中国彩灯博物馆1995(03)48.齐康环境的建筑创作构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设计1998(03)49.尹国均作为“场所”的中国古建筑[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0(11)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张丽萍.ZhangLiping运动的建筑形态:上海国际汽车博物馆-建筑创作2006,(1)通过对上海国际汽车博物馆设计策略的分析,探讨了该建筑在总体布局、功能构成、立面造型、空间形态以及技术运用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揭示了该建筑运动的建筑形态及内部空间的实质.2.学位论文冯正文字博物馆方案设计2007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宝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橱窗,也是对公众进行文化普及的机构。英国学者、自由主义作家肯尼斯赫德林认为,“博物馆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宝库或代理人,而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在一定意义上博物馆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科学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博物馆的这种职能赋予它崇高的的社会使命,也使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第一:文字博物馆是在中国文字形态的基础上通过建筑隐喻的象征手法表达出文字与建筑形态之间蕴涵的建筑意想构成结构,将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加以提炼去引发观众理解其含义,使观众从中得到体会与认同。这是博物馆的构思创意途径。第二:博物馆的选址也充分地从表现博物馆的文化性、艺术性、大众性、生长性、集珍性及游乐性等特性出发赋予到设计中。第三:在设计风格把握上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与波谱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历史的比较并结合当今建筑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使设计完全的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大众心理中,创造出秉承历史与时代精神的建筑形态,从而带给人无限惊喜与憧憬。第四:在外部造型的体量关系与内部空间处理上充分表达出中国文字的基本笔划在型体关系中的穿插关系,以含蓄又明确的设计语言来展现博物馆自身的文化艺术内涵。最终使设计让人感到更加注重人们的情感体验,注重扩展人们的生活经验、经历和感受,促进人与人、环境的对话,通过知觉来感知世界。3.学位论文马远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环境研究2009本文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为研究主线,把贝聿铭的设计风格划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总结了和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同一时期的日本美秀博物馆,在空间环境设计上的相似性。影响空间环境设计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本文归纳总结了三个决定空间主要因素:城市环境、建筑形态、装饰元素,并分析其对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空间形态的影响。城市环境对建筑空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研究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环境特色,引申出面对城市环境的制约,贝聿铭采用延续地域环境的设计手法。对建筑形态的分析,主要是把新馆外部归纳为几何性形态,具有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和审美倾向:内部空间对苏州传统园林空间布局的借鉴,使得空间具有传统中式布局特色;庭院是现代主义简约风格的作品,并具有日式枯山水庭院的枯寂。最后,本文还探讨了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光影、景观借景以及从新馆引发的思考。4.期刊论文胡绍学.肖礼斌.谢坚.HuShaoxue.XiaoLibin.XieJian非线性的建筑形态理念超三维的室内空间认知——武钢博物馆设计-建筑学报2008,(10)通过武钢博物馆的设计,阐述了一种与传统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手法,提出了非线性与超三维的概念.5.学位论文阳洋意象与抽象——博物馆建筑形态构成初探2004文章从意象与形式的关系角度出发,着重论述博物馆建筑自身外部形态塑造.文章认为在博物馆建筑形态创造过程中,属于原发过程的意象,是创作的前提.文章认为博物馆建筑外部主要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笔者称之为意象形态,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意象形态是建筑对历史、文化、情感以及自然的关注和回应,体现建筑的文化、乡土气息和人情味.文章详细论述了博物馆的意象形态塑造的三种方式:情感意象的塑造、文脉意象的塑造、自然意象的塑造.一种笔者称之为抽象形态.文章认为抽象形态是建筑意象的一种升华的表现方式,论述了抽象形态的思维根源——基于抽象艺术的抽象审美观,通过对抽象绘画的论述,强调抽象审美观对建筑抽象形态的影响是具体直接的.文章通过大量实例指出,抽象形态的博物馆建筑一方面已从经典的现代主义走向更为复杂多变的现代主义之后,即从纯粹的抽象形态走向多意化和信息化;另一方面则随着艺术思维的扩张,成为纯艺术化观念化的建筑形态.而意象形态的博物馆建筑则和抽象形态在同一建筑中的拼贴、共存、共融日益明显,形成建筑的多元多意,体现历史文脉,地域特色的同时,体现时代精神.6.学位论文宣磊作为历史文本的建筑2002该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总图的选址问题,在赋予北京城市中轴线上各节点一定的历史意义后,作者将文革博物馆的地址定在了天坛的对面.目的是将文革看作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过程,从而能够较为客观、理性的来回顾它.第二部分是具体的建筑形态问题.作者希望建筑的形式本身能够寓含更多的历史意义.所以,作者从文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变化入手,将各阶段的变化用可感知的形体语言诠释出来,逐步的演化成建筑的形体,使得形式能够表达出历史与建筑语言相对话而产生的结果.第三部分是关于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展厅的设计.作者希望观者在参观完某个主题的展厅后,不要急于往前走,也许可以稍微停一下,去到某个有意义的场所,平定下来思考一些问题.所以,作者为每个主题展厅都设计了一个庭院,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至此,作者已感到单纯的建筑语言已经很难再表达出更多的内容,所以作者将目光转向了其它的艺术形式.对于作者来说,相对较易于掌握,更易表达,并且与建筑本身关系较为密切的就是装置艺术.所以在进行展厅设计的时侯,更多的是惜助了装置艺术的表达方式.无论是室外展厅或是室内展厅,在被限定了某一个人性的主题后,都被设计成主题装置的场所,以供人们休憩或思考.这种特殊的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在建筑界并不常见.也许它无助于当下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对市容市貌、对城镇的规划发展也无多大作用.但当我们把建筑学看作是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把建筑看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建筑师看作是人们行为意识的缔造者和表达者之一时,这样的工作也许就会有些意义吧.7.期刊论文梅洪元.张向宁.费腾.MeiHongyuan.ZhangXiangning.FeiTeng文明承载与自然象征——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创作探索-建筑学报2009,(7)论述博物馆本体的发展趋势,通过对龙江地域文脉的解读,从寓意无形的形体创作角度对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创作进行阐释.8.期刊论文王进.季翔.姜涛.WangJin.JiXiang.JiangTao中国海盐博物馆建筑形态的意象构思-工业建筑2010,40(2)建筑之美在于它不仅是建筑材料构筑的实用空间,更在于建筑创作中蕴涵了某种主题思想,即建筑意象.如悉尼歌剧院的帆船形态成为经典,流水别墅更是建筑史上的瑰宝.结合中国海盐博物馆设计,阐述建筑意象构思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巨大魅力.9.期刊论文于亮.姜少凡.邱江宁博览建筑形态与空间的探讨--大连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建筑创作2002,(2)大连现代博物馆位于星海广场西北部,北邻会展路,西临城市主干道中山路,总用地面积2.7hm2,总建筑面积30398m2,地上4层、地下1层.其东侧为大连市会展中心,南侧为高层商务中心.由于用地位置的特殊性,建筑形态必须体现出时代感和标志性.10.学位论文李硕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特点探讨——以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方案为例2009近年来的城市发展带动了各类大型公共博物馆的建设,而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博物馆类型,在当今的建设热潮中也逐渐脱颖而出。面对显现出的趋势,笔者发现对新时期的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建筑自身的特点也不明确,使得这类项目在建设和设计中缺乏指导和借鉴。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较有特色的当代自然博物馆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立足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诸投标方案等实例,主要研究论述当今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特点,并总结出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一些发展趋势。本文对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研究从建筑构思、形态设计、功能组织、展示设计和环境设计几个层面展开论述,采用典型案例分析、对比归类整理的方法,结合多个方案与实例,对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中所特有的内容着重进行阐述,提出能够指导当今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实践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共五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背景篇。主要概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内容及框架结构。第二章为概况篇。本篇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中国博物馆地域性建筑形态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