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硕士论文-运城网通NGN软交换接入工程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运城网通NGN软交换接入工程姓名:梁红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电子与通信工程指导教师:吴晓非20090301运城网通NGN软交换接入工程作者:梁红星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刘挺昕河南移动软交换关口局大本地网规划设计与研究2008本篇论文针对河南移动话务核心网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以网络建设满足到2008年底的业务需求为目标进行合理的话务预测和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软交换设备的功能和特点,分别对在关口局大本地网条件下的话路网、信令网和IP承载网的网络组网和业务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设计和描述。根据设计的网络结构和相关业务指标,对软交换设备的处理能力、信令带宽和端口配置等数据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本次设计所包括的各地市关口局网元、各种类型接口的配置标准。在本篇论文的研究和测试阶段,利用河南移动现有的移动核心网IP承载网络和在建的华为软交换端局设备搭建了符合集团公司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的测试环境,根据制定的测试方案对IP承载网进行了各种条件下的测试并详细记录了测试结果,验证了IP承载网对软交换核心网业务的承载能力,验证了华为软交换及IP设备的可靠性,明确了SCTP多归属技术部署的必要性,以及VAD和语音编解码的采用标准,取得了一些结论性的结果。在本次设计中得到的相关数据和结果可以作为河南移动关口局满足到2008年底业务需求的网络建设的依据,同时在设计中使用的各种网络设计、数据计算的方法和相关测试的结论可以作为软交换核心网和IP承载网的设计建设的参考。2.期刊论文宋燕辉.SONGYan-huiIP承载网软交换接入方式分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从IP承载网技术解决方案的设计理念出发,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详细阐述了IP承载网的三种端局接入方式,并主要从IP承载网的总体结构、软交换端局接入方式的具体实现以及应用情况对三种端局接入的组网方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进行IP承载网端局接入组网的建议.3.学位论文张斌软交换承载网规划方法2006软交换(Softswitch)体系结构是NGN初期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是目前颇受推崇的面向网络融合的新一代多媒体业务整体解决方案,相关技术、产品和组网方式在国内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如何结合实际网上流量和网络现状进行规划建设并合理组网,目前还缺乏成体系的研究,从规划理论、方法到手段均不成熟。IP技术作为最成功的分组应用技术,以它强大的多种网络之间互通的能力而成为NGN承载网技术的首选。在NGN网络中将采用全IP网络作为承载网。本论文做为软交换承载网规划,主要研究了√软交换IP承载网的组网模式√IP承载网的QoS保障方式√承载网路由和地址的整体设计√IP网的安全防范措施√网络带宽测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具体建议或实例分析,最后对组网模式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与其他承载网规划不同的是:深入研究了IP承载网对NGN业务网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分析提出了体系化的NGN承载网规划方法;对MPLSVPN跨域组网,QoS逻辑控制层,混合地址方案和路由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4.期刊论文陈晓毅移动软交换端局IP承载网带宽需求的估算-电信技术2008,(6)首先介绍VoIP端局的网络结构,然后分析了2G软交换端局语音和信令采用IP承载后对带宽需求的估算,为移动核心网的VoIP改造提供了参考.5.学位论文王君大连移动核心网软交换改造研究2009随着软交换技术及IP承载网技术的发展,基于IP承载的软交换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了业务、呼叫控制以及承载的分离,实现了开放的分布式网络结构,使业务独立于网络。在3G标准化组织3GPP关于移动核心网架构的R4版本中,3G的核心网是承载与控制相分离的,由软交换设备构成。在08年初,大连移动为了做好第三代移动通信(3G)建网的准备,并且节省网络资源,促进第二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核心网的融合,基于IP的软交换设备开始替换传统的电路交换的交换机。软交换技术在移动核心网引发了一场技术革命,逐步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就象当初程控交换机替代纵横制交换机一样。br 本文是根据本人在大连移动公司进行软交换设备替换原有交换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探讨及研究,简述了大连移动核心网的现状,替换的过程,对移动软交换的各个接口及其协议标准化进行了讨论,尤其对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多归属的意义,Mc(软交换服务器与媒体网关的接口)接口的接通率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对移动软交换的实现以及IP化后的软交换对IP承载网的质量要求进行了研究。br6.期刊论文卢伟丰.LUWeifengIP承载网单平面丢包问题的组网优化-中兴通讯技术2010,16(2)针对移动软交换Mc接口组网中IP承载网单平面丢包问题,分析其在主备接入方式、负荷分担接入方式下对软交换业务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负荷分担接入方式下的相关优化思路,提出了具体的组网优化建议,对移动软交换组网优化及网络安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7.学位论文解奋一三门峡移动网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工程设计2008随着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的不断完善,NGN在网络融合、业务融合以及快速生成业务方面的优势将逐步得以体现,符合通信网络变革的趋势。3G核心网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全IP承载架构,提供一个分层的、开放的、可靠的、扩展性良好的网络体系。中国移动具有完善、成熟的GSM网络。如何在保持现有用户业务平滑演进和网络稳定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引入软交换技术,实现网络的平稳过渡,是中国移动面临的巨大挑战。软交换网络的引入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软交换技术还不太成熟和缺乏在GSM移动网上加载的成熟的大规模应用情况下,选择软交换部署策略和实施步骤是极为关键的。河南移动通信核心交换网2007年将实现现有核心网的扩容和新建交换端局和汇接局全部采用软交换的架构。整个工程建设将于2008年初完成,将实现现有GSM网与3G核心网的并行运行,初步建立3G核心网的基本架构。本文围绕河南移动和三门峡移动软交换的引入的规划、建设展开研究,在对移动软交换技术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河南移动和三门峡移动软交换部署的方案论证、话务和信令组织、IP承载网建设以及网络数据配置等方面的设计和规划,提出了适合现有网络的核心网络演进解决方案。8.学位论文唐大鹏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移动核心网方案设计2007当今通信领域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作为目前通信领域中的主导业务——移动通信更是如此。移动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给运营商的网络扩容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如何解决有限的网络资源与不断增加的用户之间的矛盾,使网络结构更加合理,是目前困扰运营商的一个技术难题。由于目前移动通信大多采用2G设备,网络容量以及技术升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软交换设备在2G网络中的引入,给目前2G网络中核心网的升级扩容提供了一个具备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且在投资上也比较合理。论文从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出发,介绍了软交换技术的技术原理、标准协议的进展情况,以及软交换特别是移动软交换在全球的应用情况。然后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详尽介绍了“某运营商GSM系统核心网扩容”项目。作者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根据运营商的实际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情况,提出针对目前GSM核心网中的设备情况,新增软交换设备对网络进行扩容优化的具体组网方案,并与运营商一起经过反复讨论与研究,完善设计方案。最终该方案在现网中顺利实施。论文着重介绍了软交换设备在GSM核心网中的组网方案:包括话路组网、信令组网、传输组网以及冗灾方案;同时对核心网向3G的演进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9.期刊论文黄耀军.黄伟湘.张红军.周江卫.欧建软交换网和IP承载网之间的流量均衡研究-移动通信2009,33(10)文章首先介绍了软交换设备接入IP承载网的组网,及其流量均衡问题;接着通过对路由的深入分析.得出影响CE到AR间流量均衡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10.学位论文冯文祥基于IP承载网的通知消息管理和发送层的设计与实现2006近几年IP电话的兴起导致了通信网络的技术革新,传统电路交换网络对语音、流媒体和数据的混合业务的支持能力有限,而IP网络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发展,已经具备了承载一些电信业务的能力,而且在适应开放性的全业务运营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所以在IP网上发展出软交换等技术,使得在IP承载方式上可以融合其他网络,开发许多新业务系统。本文所做的工作就是在IP承载网的基础上开发一个通知消息服务系统,目标是使用该系统来为运营商的IP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提供一种呼叫提醒的服务,这也是通信网络逐渐融合后的一种创新业务。本文的重点在于分析如何在IP网络协议基础上设计一个通知消息服务软件系统,展示了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机制,应用层协议的设计,以及网络通信异常时的重发机制设计等。按照分层协作的思路,通知消息系统可以分为消息接入层、系统管理层和消息发送层,本文对消息接入的设计作了简要介绍,重点是对消息发送和系统管理的设计工作做分析。为了在IP网上实现融合其他电路交换网的通信功能,系统采用了一个电信专业中间件作为应用框架,它封装了底层的SIP、MGCP等通信协议,可以和语音网关的软交换通信,从而接入其他电路交换网的信令和数据。发送消息时采用了HTTP协议封装XML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通信,把发送-接收分开在不同的TCP端口进行处理,并且采用并行I/O处理的方式来提高效率,充分利用了系统硬件资源。对于发送消息时出现的网络通信异常,系统通过一种定时器的设计方式来进行消息重发,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能。本文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实现说明,并对系统运行和试验数据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未来工作的展望。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57abad49-d242-404e-9d5a-9dfd00ae20d3下载时间:2010年9月26日
本文标题:硕士论文-运城网通NGN软交换接入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3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