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深化学生管理联动机制-打造全员育人新局面
深化学生管理联动机制打造全员育人新局面xxxx大学xx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本文作者在认真学习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级文件基础之上,立足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工作实际,突破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更新育人观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积极营造全院、全过程的育人环境,形成学生管理全方位联动机制,从理论教育与理论实践出发,以完善育人机制为目标,着力探讨加强大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可行性对策,在大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各阶段分别发挥领导、专业教师(班导师)、专兼职辅导员、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还要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新机制,以期打造全员育人的新局面。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全员育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把德育融入到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充分体现育人工作的时代性,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大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着眼点就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多样化、个性化、创造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加强劳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更要塑造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因此,必须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一、建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基本要求(一)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加快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2.以学风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着力解决好学生“为什么学和怎么学”的问题。为此,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力点,以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技能为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建设,以严格的要求和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引导和帮助学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树立自强不息、立志成材的远大理想,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3.进一步加大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思政队伍建设力度。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指导紧密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管理队伍,打造学习型、创新型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思政管理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和现实要求。(二)必须落在高校院系强调全员育人体系建设重心要落在高校院系,就是要求院系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管理主体组织实施育人工作的职责,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建立起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就是希望院系更多地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使每一名教师更加自觉地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开展德育教育,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学生成长导师和学术导师的职责,通过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起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更多影响力。1.必须切实抓好第一课堂育人功能的作用。抓好第一课堂的育人功能关键在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经常扪心自问:课程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层次特点和应用性要求?教学观念、方法、模式能否不断创新?能否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2.必须努力做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工作,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院系的教学工作一定要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加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延伸第一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途径和方法,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的教育格局,不断创新教学环节的育人模式,提高实践育人水平。3.要重点抓好学风建设和贯穿四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要把学风建设与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奖惩,以育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围绕“抓好院系风”、“建好班风”、“养成良好学风”三项主要内容,建立健全相应的目标责任制,积极引导和激励年级、班级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以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品德素质。要动员更多的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参与实施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进程的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科学规划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二、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可行性对策和具体策略(一)以多维立体的工作体系为基础。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为学生发展谋划,帮学生排忧解难,促学生健康成长,做学生知心朋友”的学生工作理念,积极鼓励教师更多地参与全员育人工作。1.要进一步加强全员育人氛围建设。面对齐抓共管、合力育人的新要求,全体党政干部和教职工要消除“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思政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事”的片面认识,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职能部门负责、全员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合力共育”的工作机制,以制度为保障,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2.构建以党建育人为龙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教师参与学生党建育人平台建设内涵。建立“党员之家”、组建“党建导师”队伍,实施教师支部结对工程,启动“党员先锋”计划。3.构建基于优良学风的创新教育体系,提升教师参与科技育人平台建设内涵。优良学风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又能培育优良学风。可以以优良学风班级创争活动、教师和谐育人精彩瞬间、感恩教育活动为载体,形成“求实严谨、奋发向上”的教风、学风。在创新教育中,组建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按类设立专家组;设立专门负责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管理岗;聘请企业老总、高级技术主管、核心研发人员为校外兼职导师,打实创新教育基础平台,完善竞赛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氛围,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4.构建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素质拓展体系,提升教师参与就业育人平台建设内涵。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构建社会化、个性化、开放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高层次就业。(二)以个性化的引导激励为依托,积极营造浓厚的全员育人的文化氛围推出“三个一”的教师全员育人活动载体,即每位学院领导参加每周一期的“领导恳谈日”活动;每位辅导员参加的“个性化谈心”活动;每位博士教授导师、优秀在校生代表参加的每月一期的“成才论坛”,结合重大政治活动和社会热点,将形势爱国教育、成人成才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其中。“三个一”教师全员育人活动载体相互补充、互相促进,营造了浓厚全员育人的文化氛围。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润物无声地转化并提升学生的理想抱负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成才的主体意识。(三)要重视育人队伍建设,把辅导员、班导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支主力军辅导员队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力量,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和基础。辅导员注重思想教育、职业发展教育。班导师在学生业务提高和思想培养方面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班导师主要由专业教师担任,注重学业指导、专业教育、科研辅导及职业发展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工作,要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这三者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把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严格管理和人格感化结合起来,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继续开展和逐步完善优秀辅导员、优秀班导师和优良学风班评比活动,重视加强对整体学风和育人工作的评价和监控。此外,广大教学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离退休老同志都是学校育人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有机组成部分。(四)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实施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个性发展原则、实践锻炼原则”的基础上,学校以一定方式、按照一定比例在本科一年级第二学期末选拔一批学习成绩优秀、热心学生工作、有管理发展潜质的学生,纳入培养计划。进入培养计划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理论课程,由学院安排实践导师和实践岗位,实践导师由学生所在学院党委副书记或专职辅导员担任,按学校相关规定计算实践导师教学工作量。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突出管理能力培养和管理实践锻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管理潜质,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经过3年培养锻炼,使学生成长为精专业、强管理的高素质卓越管理人才。卓越管理者可以作为学生办主任,辅助辅导员开展工作。同时卓越管理者升入二年级或三年级时还可以进入低年级本科生党小组带班,并任主要职务(党小组组长)。(五)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实施党小组带班工程在学院学生党总支指导下,各学生党支部具体负责学生党小组带班工作。本科生支部各党小组分配到支部所辖的一二年级班级带班,每个党小组5—6人,分别在党建岗、团建岗、学风建设岗、班级建设岗、学生事务岗等岗位开展工作;研究生支部各党小组分配到本科生三四年级班级带班,每个党小组3-4人,分别在学业指导岗、就业指导岗等岗位开展工作。学生班级管理及学生培养阶段图标见下表。辅导员班主任带班专业教师班导师带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本科生党小组带班(服务期2.5年)研究生党小组带班(服务期1.5年)卓越管理者即学生班主任带班(服务期1.5-2.5年)年年)卓越管理者升入二年级或三年级时进入低年级本科生党小组带班,并任主要职务
本文标题:深化学生管理联动机制-打造全员育人新局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35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