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藕与莼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中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2、体会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本文中对比和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3、了解作者在藕与莼菜中寄托的感情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没有特别喜欢的美食,吃到这种美食的时候会想起什么?同学们想到了许多东西,那我们来看看叶圣陶老先生在吃到藕与莼菜时想到了什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二、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稻草人》(小说,早年童话集)1923•《倪焕之》(长篇小说)1928•《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文心》(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34•儿子:叶至诚、叶至善•孙子:叶兆言、孙女:叶小沫三、请同学简介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由偶然的吃藕引发绵绵的联想:从餐桌上雪白的藕片联想到故乡清秋出产的藕,由家乡的藕想到上海的藕,接着又由藕自然联想到家乡的莼菜,寄托了对家乡深沉的思念。四、具体分析2(一)纠正读音濯(zhuó)拣(jiǎn)担(dàn)嚼(jiáo)贾(gǔ)沽(gu)埠(bù)譬(pì)(二)理解“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明确:思念家乡的情感至深,只要一点点小小的触发就可以撩起作者的乡愁,睹物思乡,这物是最具家乡特色的藕。开篇扣题,由藕转到家乡,字句简练。(三)理解对比手法和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藕•家乡:鲜嫩玉色的长节的、洁白、清淡的甘美、普遍于家家户户•上海:数量不多、豪华公子、硕腹巨贾享用、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满被着许多锈斑、没有鲜嫩的感觉莼菜•家乡:日餐一碗•上海:非上馆子就难以吃到•在对比中,作者借藕与莼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这种写作手法是借物抒情•作者以朴实平易的语言,运用对比和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故乡的藕与莼菜的描写,真实而又生动地表达了怀念故乡的情感。•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或物,激起思乡之情,即借物抒情。作者笔下的藕与莼菜正是因为融入了乡思而有了特别的意味。(四)难点语句分析明确:第三段“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功夫不再作别的要求”为什么孩子会有这种表现?答:这句话写的是孩子觉着这来自故乡的藕很好吃,吃得很满意,以至于吃完了半个钟头还不想再吃别的东西或做别的事。这样写表面上写的是眼前的藕,实际3上是与上文我吃这藕的反映作比较,孩子没有吃过故乡新鲜的藕所以觉着这藕好吃,我吃过故乡的新鲜的藕所以觉得这藕难吃,这样侧面写出故乡的藕的新鲜甘美。明确:“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作者真的是向来不恋故乡吗?①从句子本身来看,作者并不是真的不爱故乡,耀是故意輑样冑的目皀是为丆衬托“故丁可爱极丆”。②仌深専意三看$过去对攅乡的思念,与今日迸发的思乡之情相比,不深也不足五、课内牵引:1.《社戏》中结尾处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你能理解作者的感觉吗?如何理解?答:并不是那豆或那戏特别好吃好看,而是附着在那豆和那戏上的情感让我永生难忘,并且那情感和那个夜晚一样永不能再,于是那豆和那戏成为我的留恋。2.王维的《杂诗(其二)》中写到“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按理说,难得见到来自故乡的友人,想问的要问的该问的事情很多,可为什么作者一概不问,却问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答:梅花代表了故乡,成为自己思念故乡的载体,问梅花即问故乡,这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六、拓展延伸回想一下,曾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想到它,你又会想起谁?七、作业•1、写一写你印象最深的家乡的事物,运用对比手法和借物抒情的手法(字数400字左右)•2、将《藕与莼菜》中不太熟悉的字词摘录在练习本上(不少于五个)
本文标题:藕与莼菜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6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