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青岛常见毒蘑菇20多种闻都不能闻城阳婆媳中毒2015-09-1411:33:44栏目:市场监管标签:青岛毒蘑菇昨天清晨6时10分左右,120救护车将呕吐不止的两名妇女紧急送到齐鲁医院青岛院区抢救。据家人称,中毒昏迷的是婆媳俩,导致中毒的原因是两人误食了雨后采摘来的毒蘑菇。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可食用的菌类有300多种,而常见的毒蘑菇有20多种,有些毒蘑菇甚至闻都不能闻。很多市民辨别毒蘑菇存在误区。婆媳俩误食后中毒昏迷记者闻讯赶到医院急诊室看到,两名妇女仍在抢救室内急救。其中一名年轻妇女症状较轻,已经从昏迷中苏醒,可以在担架床上坐着输液。但她脸色仍然很苍白,用手捂着肚子,表情非常痛苦。旁边的老大妈情况较重,仍然昏迷不醒,医护人员在紧张抢救中。她们的家人满脸焦急,一直守在抢救室门口。医护人员称,两人是婆媳关系,昨天清晨6时,一起被救护车从城阳送来急救。导致两人中毒的原因是误食了有毒的蘑菇,而且食用数量不少。儿媳今年27岁,因为平时身体较好,虽然病情仍然很重,但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婆婆姜女士将近60岁,目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家人向医护人员讲述,四五天前下雨后,婆媳俩吃了从树根周围采集来的野蘑菇。当天两人就出现头疼、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两人随后被送往城阳当地医院治疗,检查后确定是吃蘑菇中毒。本来这两天两人症状已经缓解,离开医院回家休养了。没想到昨天清晨,两人再次恶心呕吐,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直至昏迷过去。家人赶紧联系救护车,把婆媳俩送到市区的齐鲁医院抢救。两人曾经历“假愈期”“每年夏秋季节都是吃蘑菇中毒的高发期,但近年来大家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蘑菇中毒的病例已经越来越少了。”急救医生表示,但仍然有些人用土办法辨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往往判断失误,导致自己和家人中毒。目前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出现蘑菇中毒,患者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把手指或牙刷柄等伸进咽部催吐,同时尽快送往最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催吐、洗胃、导泻,以尽快排出毒素。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方便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介绍,一些蘑菇中毒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处理后,有些症状会逐渐缓解,让人觉得似乎已经康复了,其实是进入了“假愈期”,一旦停止治疗,很容易进入肝损害期,严重时会造成肝脏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因此患者在中毒初期症状出现缓解时,不能麻痹大意,仍应在医院继续接受观察治疗。专家提醒路边的野蘑菇不要采急救医生告诉记者,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一种毒蘑菇常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又常常存在于多种蘑菇之中。由于蘑菇中毒与烹调方法、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临床表现也复杂多样,到目前为止对蘑菇中毒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目前根据中毒作用机制和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分为5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肝脏损伤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导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6月17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了今年第3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警示信息:预防毒蘑菇中毒。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中毒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省食药监局提醒,请勿采食野生蘑菇。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在有采食野生蘑菇传统的地区,切勿采食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购买或食用。辨别毒蘑菇小心进误区怎么区分毒蘑菇?很多人的认识都有误区。误区一,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实际上,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但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属剧毒蘑菇,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误区二,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专家称,有一些毒蘑菇的确生长在粪便上,如盔孢伞和花褶伞属中一些有毒种类,但是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误区三,可以用银器、生姜、大米、生葱跟蘑菇一起煮,液体变黑的为有毒,没变颜色就没有毒?专家表示,这种检测方法并不靠谱。有毒蘑菇中一般不含硫化物,不会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白毒伞跟银器或者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颜色也不会发生变化。误区四,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实际上,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颜色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有毒,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误区五,生蛆、生虫的蘑菇就没有毒。实际上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误区六,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专家称,这只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虽然鹅膏属是伞菌中有毒种类最为集中的类群。但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如亚稀褶黑菇就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另一方面,常见食用菌中大球盖菇有菌环、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鳞片。国家疾控中心提醒,毒蘑菇种类繁多,鉴别时专业人员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普通人仅靠经验难以准确鉴别蘑菇种类,区分毒蘑菇和无毒蘑菇,避免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随意食用野蘑菇。记者调查青岛毒蘑菇有20多种记者了解到,我国已知毒蘑菇种类超过400种(包括可疑有毒蘑菇),以牛肝菌科和鹅膏科为主,山东与云南、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区都属于蘑菇中毒高发省份,岛城此前也发生过多起因为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病例。记者此前采访青岛农业大学菌类专家郭立忠教授得知,目前岛城可食用的菌类有3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毒蘑菇像褐鳞小伞、毛头鬼伞、细褐鳞蘑菇等有20多种。白毒伞、褐鳞小伞、白毒鹅膏菌等蘑菇外表干净,看上去跟普通的可食用蘑菇没有太大的差别,容易被市民采摘回家误食。专门研究崂山野生菌菇的宋爱荣研究员介绍,崂山范围内的野生蘑菇共有40多个品种,其中有明显毒性的至少有7种,分别是:毒蝇伞、有毒鹅膏菌、鬼笔、毒粉褶菌、有毒牛肝菌、马鞍菌、有毒珊瑚菌。其中毒蝇伞颜色艳丽而且毒性非常强,仅通过呼吸就能把成年人放倒。如果不小心触碰到,要及时洗手,而且洗手前不能触碰眼睛及口鼻,否则很可能出现胸闷等中毒症状。一顿家常饭后差点丢了命疑是毒蘑菇惹的祸2015-10-2611:30:08栏目:食品安全标签:毒蘑菇家常饭实习记者陆雨连:记者赶到新华医院时,中毒的刘先生躺在急救室不断呕吐,间隔一会儿就喊一个字“冷”;隔壁的急救室躺着他76岁的母亲雷大妈,老人盖着被子躺在床上,戴着呼吸机,已经陷入昏迷,身体不时抽搐;一同吃饭的还有刘先生5岁的儿子,小朋友身体无大碍,正在二楼接受检查。房东黄女士在打电话,边说着“去调监控看她是在哪家买的”,边道出事发经过,“他们租了我在沈家埭的一套房子,下午3点,是隔壁租客发现小刘晕倒在公用厕所,之后找到家里,又发现了昏迷在床上的雷大妈,就打了120,医生说是食物中毒。”张先生是刘先生的朋友,事发后也陪在刘先生身边。他说,刘先生是湖南人,来杭已十多年,做卤味生意。他听刘先生说,祖孙三人吃午饭的时间大约是2点,就吃了排骨蘑菇汤、周黑鸭和青菜。雷大妈没有吃周黑鸭,小朋友只喝了一点汤,刘先生吃得最多。听说一家人中午吃了蘑菇,黄女士补充了一句:“雷大妈的蘑菇应该是在门口小店买的,就是大家常吃的平菇。”吃过中饭以后,刘先生在看电视,雷大妈进房睡觉。过了一个多小时,刘先生就感觉不舒服,头晕。医生说,刘先生情况相对好些,虽然在中毒三四个小时后才被送往医院,但经过洗胃和血液净化治疗后,如果观察三四日没发生其他情况,表示已无碍,雷大妈情况更严重,有生命危险。现在医院方面初步怀疑为食用毒蘑菇造成的食物中毒,现警方也已经介入,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东莞:“头号毒物”野蘑菇3年致死8人2016-01-1310:20:09栏目:食品安全标签:东莞野蘑菇2012至2014年的三年间,东莞共报告食物中毒47起,中毒人数702例,其中有9人因食物中毒而死亡。昨日,记者了解到,东莞市疾控中心4名专家就2012~2014年全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与评估,他们发现,在东莞食物中毒因素中,野蘑菇是“头号杀手”,三年间,因误食野蘑菇中毒死亡的就有8人。而东莞最常发生食物中毒的月份主要集中在4~8月,企业食堂是食物中毒发生的第一大场所,多是因为食物加工、储存不当导致。企业食堂食物中毒最高发根据统计,2012年~2014年,东莞市食物中毒事件年均报告数为15.6起,年均病例数为234例,低于2007年~2009年东莞市食物中毒年均事件数24起及病例数324例,而死亡人数远远高于2007年~2009年报告数。3年间,东莞发生较大食物中毒事件5起,一般事件3起,东莞市食物中毒的状况仍比较严峻。从2012~2014年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来看,这三年间,除了每年的12月外,其余月份均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事件数及病例数又以4-8月份最多,分别占57.45%和56.84%。而4月份的中毒类型都是植物性因素,5-8月则以细菌性因素为主。“食物中毒高发季与气候有较大关系,5-8月南方天气炎热,湿度大,适宜于微生物大量繁殖,加之这个季节人们基础代谢增加,易疲劳、免疫力下降,一旦食物加工或存储不当,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专家分析称,因此企业食堂也成为了东莞食物中毒高发场所,3年间,这类场所发生的事件数及病例数各占38.3%及67.09%,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专家表示,从中毒原因分布来看,加工或存储不当引起的微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这主要是因为食物存储的条件不好导致食物被污染,或加工的温度不够未能够除掉有些食品本身的毒素,从而导致食物中毒。因此,应加强消费者和餐饮从业人员相关卫生知识培训。三年间9人因食物中毒死亡因食物中毒导致死亡,则不得不提“头号毒物”野蘑菇。专家统计发现,在能够查明的中毒食物品种方面,主要是野蘑菇,其次是剩饭、糕点。而野蘑菇则是引发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三年间,东莞食物中毒死亡9人,误食野蘑菇死亡的就有8人,占比高达88.89%。记者了解到,野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都发生在外来人口的家庭。2013年长安某公司员工王某等12人前往长安镇莲花山游玩采食白蘑菇,导致4人死亡2人重伤。而在2014年,东莞共发生了3起误食毒蘑菇事件,共计中毒人数9人,其中,最多的一起死亡3人。“4-5月气候温暖潮湿,雨水充沛,野蘑菇生长旺盛,而东莞的外来人口多,且很多属于低收入人群,流动性大,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不能胡乱采摘野蘑菇的知识及辨别毒蘑菇的能力,采食者容易误食中毒。”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在野蘑菇产出前的高峰季节,也就是每年的3-4月,各地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醒目位置张贴有毒蘑菇的图片,降低蘑菇中毒的发生率。漳州蘑菇罐头企业再获输美“通行证”2016-02-1715:31:46栏目:深度观察标签:漳州罐头通行证中国食品报讯日前,福建海山食品有限公司顺利通过美国FDA检查,意味着获得了一张输美“通行证”。自2010年以来,福建漳州已有11家输美罐头企业16次顺利通过美国FDA检查。美国是世界上蘑菇罐头消费大国,也曾经是漳州蘑菇罐头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然而,自1998年美国政府连续17年对中国产蘑菇罐头实施反倾销制裁以及2012年美国FDA对蘑菇产品采用严苛的检测标准以来,漳州蘑菇罐头基本退出美国市场。2012年,福建海山食品有限公司积极参与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应诉,成为目前全国仅有的2家零税率待遇企业。本次迎检成功,将大大加快该公司蘑菇罐头重返美国市场的步伐。漳州检验检疫局积极采取措施助力漳州蘑菇罐头重返美国市场,一方面加强源头管理,帮助企业根据美国法规要求建立从源头到成品的自检自控方案,特别是针对FDA关注的农残指标加强原料种植管理,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加强生产过程管控,指导企业做好输美罐头与其他口岸产品的标识和有效隔离,防止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此外,加强出口抽检,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对产品的出口抽检和符合性验证,确保输美蘑菇罐头顺利出口。(郭婕妤)
本文标题:蘑菇中毒事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6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