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2016
汝果要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汝果要得分,先懂“诗家语”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2表现手法3表达方式4结构技巧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作用:1.形象具体可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2.充分表达作者的情感。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分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一)比喻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把“凉月”比作“眉毛”:把“水面”比作“明镜”(步骤二);比喻手法不仅写出明月弯弯、垂挂天边的情态,还写出了水平如镜的特点,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生动形象,传达了作者对越中山色由衷的赞美之情。(步骤三)(二)比拟作用:1.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2.突出作者的情感。比拟把没有知觉没有感情的物类,当作有知觉有感情的人类来描写,或把有思想意识的人类,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意识的物类来描写,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比拟。•“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如: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三)借代作用: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引人联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借代:是不直接说出的人和事物,而是借用“同要说出的人和事物有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的名称”来代替它,这种修辞叫做借代。如: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黄庭坚“管城子”是笔的别称,“孔方兄”代指的就是“钱”。分类:1.用原料代替本体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陆游《枕上口占》2.用工具代替本体平生闻若人,笔墨极奇峭。陆游3.用事物的特征、标志来代替本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4、具体代抽象“化干戈为玉帛”中以具体的兵器“干戈”来借指抽象的战争,用具体的进贡用品来借指抽象的和平。再如陈毅《梅岭三章》“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中以具体的“烽烟”来借指抽象的战争。5、以人事物的其他名称来借代。这类是非常重要的,运用也最广泛。如用人物的雅号、别名、官名、封地、代表作等等来借指其人,例“香山客”借代白居易,因为白居易晚年又号香山居士。而借代白居易的用法很多,如“白傅”,因为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再如“江州司马”,因为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一职。(四)夸张为了更突出、更鲜明的强调某一事物的特征,而特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数量等方面作扩大或缩小的表达的一种修辞方式。故意“言过其实”。春天插下一根木棍,秋天就会长出一驾马车。1.夸大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苻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2.夸小: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李白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西厢记》一毛不拔、寸步难行、寸土不让、滴水不漏、3.超前夸张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作用: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五)双关利用词语的音义关系,用同一个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表面上说得一件事,实际上指的是另外一件事,而后者是主要的。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作用1.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2.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作用:1.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2.强化作者思想感情。(六)对比昭君怨.梅花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答案:用对比的手法。(明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详解析)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谈感情、表效果)(七)设问: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答案:运用了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手法。•(2分)•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突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2分)•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语义强烈,更加重了这种离情别绪。(2分)(八)反复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运用反复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作用:1.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2.突出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3.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写出了少女们的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的天然情态。(九)衬托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作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有正衬和反衬两类。•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当初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衬。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作用:突出强调正面或反面,表达强烈的情感(十)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作用:引起丰富的联想,具体生动形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人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因为羌笛所吹奏的是《梅花落》的曲调,于是由笛声想到了梅花,仿佛风吹散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飞满关山。关山是没有梅花的,战士们由此想到了家乡的梅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十一)对偶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答: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分析)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花自落”、“鸟空啼”之景显出了山中的宁静,(效果)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感情)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赋、比、兴•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数用在诗歌的开端。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2、比拟:色彩鲜明、启人联想3、借代:特点突出、具体生动4、夸张:烘托气氛、引发想象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6、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7、反问:加强语气、强化感情8、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9、互文:言简意赅10、反复:强调突出、舒缓和谐11、叠词:增强音韵美、节奏感修辞手法的效果常见设问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总结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明手法)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详解析)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谈效果、表感情)昭君怨.梅花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答案:用对比的手法。(明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冷落竹篱茅舍”,还是“富贵正堂琼榭”都“一般开”,(详解析)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谈感情、表效果)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明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详解析)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谈效果)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表感情)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步骤二)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三)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四)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有何作用?•答案:运用了反问与对比的修辞手法。•(2分)•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突出李白愁之深,愁之长。•(2分)•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问的形式出现,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20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8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