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诗歌鉴赏4——表达技巧鉴赏类题型突破一适用学科高中语文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60分钟知识点诗词曲中表达技巧的鉴赏诗词曲中常见艺术手法古诗中情与景的关系教学目标1.古诗中常见手法的把握2.能体悟到重要技巧的表达效果3.掌握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鉴赏方法教学重点表达技巧的识别和鉴赏教学难点表达技巧的识别和鉴赏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艺术构思)四大部分。今天我们重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二、复习预习1、复习:古诗鉴赏中语言鉴赏的方法2、预习: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预习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全面掌握13种修辞手法《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顶真、互文、双关等。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边练边悟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1)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拟人)(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拟物、夸张)(3)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夸张)(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比喻、夸张)(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设问、借代)(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双关)(8)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知识点2重点掌握六种常考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它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等同于表达技巧。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高考最常考的表现手法。虽然从专业的角度看,它与融情于景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考试中这两种手法是等同的。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它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2.托物言志(托物言情)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心志时,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将情志寄托在对某一外物的咏叹描摹之中,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3.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是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回忆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使形象鲜明,并使容量增加。4.衬托对比衬托又称“映衬”“陪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正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如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反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一般包括美丑相衬、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5.联想想象联想想象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属于“记忆”的范畴。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它比联想更为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如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一个想落天外的典型例句。6.化用典故(用典)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知识点3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准确判定。而如何准确判定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既与你所构建的表达技巧知识网络有关,又与你掌握的判定方法有关,更与你规范审题、答题有关。这里,必须注意几点:一、辨析概念“表达技巧”是个宽泛概念,与“表达特色”“艺术手法”“写作特色”“艺术表达”等都属同义语。从实际命题和使用这一概念看,各省市还是有不同理解的。一部分题目能具体地要求考生回答“表达技巧”中的一种,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情有什么特点”“描写上有什么特色”。一部分题目只是笼统地要求考生回答艺术手法,如“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是怎样的”“有什么独特的手法”,考生答题的茫然无措主要在这一点上。这时不妨在“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修辞手法”上全面排查,选取最突出、最明显的“手法”答题,以免偏题或答非所问。或者按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的顺序考虑作答;如果方向明确,则应结合某个方面的具体技巧,准确判定。在各种表达技巧中确实有交叉、重叠的部分。如一部分描写方法就与表现手法相重叠;如“用典”,有人看作是修辞手法,有人认为是表现手法。这些都可看做例外情况,学习时可特殊对待。二、掌握方法1.立足整体即把所给的判断材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个片段。如判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所用的表达技巧,就不能单看“城中桃李愁风雨”这半句而认为是“拟人”,而应把两句联成一个整体看,则为“对比”。2.把握关系关系即诗词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手法。这样看来,几乎所有的表现手法都表现为“关系”:借景抒情是情与景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因此,善于抓住这些关系,技巧就容易判定了。三、区别易混1.借代与借喻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即时巩固2试指出下面诗句画横线词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借代还是借喻,并思考两者的区分方法。①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借喻②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借代③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杜甫《岁暮》)借代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借喻⑤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李白《于阗采花》)借代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借喻⑦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赵秉文《和韦苏州〈秋斋独宿〉》)借代2.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也可称为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都是借某种景物来抒情的。但“借景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通常是多种景,需要从多方面来细致描绘出这些景物的自然形态特点;所抒之“情”多是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情与景都是临时性的。“托物言志”中所托之“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写多聚焦在一个主体事物之中,多是“形”“神”兼备的。21cnjy.com即时巩固试指出下面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并思考两者的区分方法。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借景抒情②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3.衬托与对比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对。即时巩固4试指出下面诗句或画线诗句所用的手法是衬托还是对比,并思考两者的区分方法。①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衬托(反衬)②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对比③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衬托(正衬)④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衬托(反衬)⑤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对比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衬托(反衬)知识点4规范答题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准确、完整)②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是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③结合此手法的作用回答出怎样有效描写出意象或意境的什么特征,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四、例题精析【例题1】试从不同角度回答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用的表现手法是,修辞手法是(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①这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②这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③这几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④这几句从意象的角度看使用了哪种方法?(3)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②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②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5)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案】(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用的表现手法是想象,修辞手法是夸张(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①这几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设问或比喻②这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设问、比喻、排比、夸张③这几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化虚为实④这几句从意象的角度看使用了哪种方法?意象叠加(3)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②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对偶③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对偶、拟人(4)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想象②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想象、衬托(5)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想象或虚写、对写法21教育网【解析】考察的是对手法的判断和审题能够,结合知识点,认真审题即可解答。【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②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题干】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解析】先准确判断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阐述,最后分析效果【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题干】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解析】这首《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写了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8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