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诚信为本需求至上改革创新拼搏实干为实现海盛公司持续有效发展而奋斗
1诚信为本、需求至上,改革创新、拼搏实干为实现海盛公司持续有效发展而奋斗张永祥(2009年2月6日)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代表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向大会做报告,请审议。我报告的题目是《诚信为本、需求至上,改革创新、拼搏实干,为实现海盛公司持续有效发展而奋斗》第一部分2008年工作简要总结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安全生产实现“四个重大事故”为零。职工全员重伤率为零;未发生环境污染上报事故;未发生职业病上报事故。2、截止到12月31日共承揽工程任务220项,合同造价3.96亿元。其中:大项目工程3.07亿元、工程部直管和厂管工程项目800万元、天津石化检维修股份公司3972万元,存续部分1295万元、外部工程2780万元。商砼承揽2558万元。共签订承包合同471项、累计金额7.52亿元,其中:工程合同76项、检维修合同177项,管理工程合同218项,大项目签订合同22项、金额3.438亿元,全年共参与工程投标41项,中标23项,中标金额4.8亿元(含管理工程),中标率56%。3、截止到12月份共完成建安产值6.38亿元,其中:施工产值6.22亿元;完成结算金额1.65亿元;(含管理工程);收款总额6.49亿元,其中工程收款3.73亿元,管理工程收款2.62亿元,商品混凝土收款0.14亿元4、完成年度10%的股份分红兑现。二、HSE管理体系全面运行,安全管理上新台阶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中石化集团安全管理十大禁令和天津公司安全管理金规,并按照海盛公司安全管理金规的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加了全员的安全知识和法律、提高了全员的2安全意识。1、公司HSE认证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2008年3月顺利的通过了青岛中化阳光HSE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审核,获得了HSE证书,并在12月顺利通过了年度复审,为公司安全管理提供了支持和保障。2、加大了安全培训教育的力度,提高了整体安全管理和操作专业技能。2008年组织了对电工、焊工、起重工、架子工、司索工、放射防护人员等特殊作业人员的培训换证和取证工作,并对130名特殊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公司与全体职工签订2008年安全承诺书595份。全年共组织法人代表、项目经理、安全员等51人次进行安全培训,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3、加强施工现场作业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作业环境的特点,按照公司HSE管理体系的要求,仔细审核施工方案中安全重点控制措施的制定,认真做好危害识别和环境评估,重点抓好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2008年全年共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51项,整改151项,整改率100%。并将检查结果与当月绩效考核挂钩,有效地扼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4、通过天津市天发源环境保护中心和大港区环保局检测站对公司HZS180和HZS120混凝土生产线、外加剂和市政沥青生产线、粉煤灰生产线进行了环境评估和检测,并经大港区环保局的验收全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加强企业管理,企业升一级工作圆满完成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汇编》(2008版),在生产、经营、安全、质量、成本、合同、财务、设备等考核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初步实现了“靠制度管人,按规范做事”。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公司果断决策,借大项目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锻炼施工队伍,积累工程业绩,申报国家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在实施过程中,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通过公司上下一年多的通力合作和艰苦努力,公司终于2008年8月取得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一级证书,成为大港区域内第一家房建总承包一级企业,提高了立足天津石化服务,大力开拓社会市场的综合实力。8月26日,公司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揭牌仪式,邀请天津公司和大港区领导出席,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3四、积极投身大项目建设,大力开拓外部市场2008年是大项目建设的土建年。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圆满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公司将大项目建设做为重中之重,主管经理分兵把守、各负其责,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各项目部精心筹划、严密组织,集中各种优势资源,戮力同心、顽强拼搏,全力投身工程建设之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一年来,在全面参与大项目的建设同时,参加了天津公司的大检修。在外部市场上,完成了蓝星石化大修工程,中石化华北储运公司中转油库、石家庄炼油厂净化设备厂房等工程。特别是镇海岚山库区管道和上海白沙湾的站场工程,两个项目部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在几十家施工单位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公司进一步承揽储运公司的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扩大了公司品牌的影响力。五、加强项目管理,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为加强项目管理,重新修改完善了《项目考核办法》,加大了项目管理的市场化进程。《项目管理办法》2008年1月开始试行以来,加强目标成本考核,做到月度绩效预支与项目兑现相结合,增强过程激励,调动了各项目部参战大项目的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台帐、工程进度台帐和各类会议等管理台帐,确保考核有依据,项项有痕迹,公司先后组织了优秀项目评比和奖励。各基层单位按照“一站一策”的原则,分别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坚持做好月度绩效兑现,逐步完善考核程序,并加强对基层二次分配的监督力度,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各基层单位结合各种的市场业务,维护企业利益,主动工作,严格管理,努力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做出了贡献。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技术质量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为了适应大项目的建设,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公司为技术质量部配备质检员,对项目部技术力量进行了充实,为每个项目部都配备了技术主任、专职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为保证工程质量打下了基础。1、加大了对技术质量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人力资源部在年初完成了对在岗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的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通过对全员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培训,制定技术质量相关的岗位责任制,提高了质量是企业生存4之本的意识,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的氛围;2、编制纠正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并宣贯至各个项目部,避免了重复性问题的发生。圆满的处理了原油罐区的焊接和水池的裂纹的质量问题;完成了压力管道及ISO9000的复评工作。3、严格执行《海盛公司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统一规定》、《海盛公司工序质量控制点检查工作规定》,严把质量关,决不允许不合格进入下道工序。加强现场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质量和进度的联合大检查,严格执行《海盛公司技术质量考核管理规定》。同时结合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及时下发了海盛公司的冬施措施。完成了精品工程评选办法的修订完善工作,组织评选了两项精品工程,并对上半年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评比,对质量的管理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用人和分配改革以“规范管理、人才引进”为主线,外部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内部完善相关制度,一年来在员工管理、岗位安置、招聘引进、用工分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1、补充完善和修订出台了导师带徒、职工带薪年休假、职工附加工资、改制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新员工租房津贴等项制度和规定,切实保证了职工的利益与稳定;落实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大力表彰“青年成才”及“师带徒”先进个人,为员工树立学习榜样,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2、通过实施《劳动合同法》,按照程序清退遗留档案14份,辞退违纪员工8人。通过逐级评议和重新审核,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公司对劳动合同的履行。通过区人才服务中心评审初级职称11人,天津公司代评中级任职资格二人;同时,完善了一级建造师个人取证奖励办法,既满足了公司资质升级要求又激发了职工自学取证的积极性。3、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全年共组织和实施培训项目14项,持续教育人数260余人次,公司持证上岗率达到98%以上;对全年先后新招入厂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34名毕业生,宣讲海盛公司企业文化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组织专题学习班使他们尽快了解、认同和融入公司。54、积极推进“四定”和薪酬改革。自四季度以来,公司成立了薪酬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了岗位调查、问卷、访谈,做出了薪酬体系的整体诊断报告。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参照同行业和社会价位,紧密结合公司实际的薪酬管理办法(讨论稿)。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拿出了“四定”方案,做到层层宣传、广泛征求意见,为2009年适时推出做好准备。八、以物资管理办法为依据,提高材料有效利用率严格按照部门职责,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完善了公司《物资管理办法》和制订了《承包单位物资供应管理办法》,并在运行过程中,对承包单位的材料帐务登记、采购过程的询价比价进行了监督检查和监控指导。1、完善材料控制链,以《物资管理办法》为依据,加强材料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材料有效利用率,降低了工程成本。大项目制桩工程主要材料的有效利用率达到98.55%。在加强采购环节的管理上,及时进行稽核和统计工作。在公司周转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组织货源,认真询价比价,保证了生产原材料的及时供应。2008年1-11月份,累计采购材料11763万元,共节约采购资金40万元。在大宗材料的采购方面,由项目部直接参与采购的全过程,增加了采购工作的透明度。2、全员参与交通安全管理,全年组织安全宣教3次,参加区办公益活动4次,检查车辆安全运行记录17次,机动车年检63台,特种设备年检4台,厂内机动车年检21台。2008年公司发生各种交通事故10起,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了分析和对责任人的处理,采取了配备专职驾驶员的措施,有效遏制了事故的蔓延趋势。3、制定能源管理的具体措施,试行了燃油考核奖励措施,奖励了节能标兵;水、电计量表安装覆盖率98%,收费率80%以上。九、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海盛1、圆满完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换届。为做好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工作,公司提前动手、积极谋划、精心准备,在全体股东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二周时间,顺利产生了第二届董事会、股东会和监事会。并与12月19日召开党员换届大会,产生了第二届党委会和纪委会,为实现公司第二个经营期的高起步奠定了组织基础。62、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一年来,公司严格按照《过得硬职工管理办法》,充分发扬民主,自下而上层层推荐,产生两批“过得硬职工”,共计46人次。此外,公司还继续坚持评选“感动海盛”2008十大杰出人物,并通过事迹报告的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激发职工的干劲。3、为发挥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公司开展了“海盛杯”大项目建设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为青年展现自己的才华搭建了平台,创造了锻炼的机会。在如火如荼的天津石化大修中组建的“青年突击队”,为公司大修任务的顺利完成增添了有生力量。团委以“迎奥运,安全生产百日会战”为主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以黑板报、安全知识答题及分发材料的形式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也带动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通过宣传提高了职工们对安全知识的认知,活动达到了预想的效果。4、“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公司党政工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天津市政府的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公司为灾区捐款7万元(帐篷10顶),全体员工伸出援助之手共捐款50630元,体现出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谱写了一曲团结互助之歌。租赁站职工张玉祥的孩子患重病住院,该站发起捐款的倡议后,公司广大党员、团员和干部职工积极响应,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捐款2万余元,体现了海盛人相互关爱、自觉奉献的高尚情怀。5、加强宣传工作。公司坚持利用各种会议,传达贯彻公司精神,全年编辑和刊发《海盛快讯》20期,宣传典型事迹,较全面的宣传了公司改革的大政方针和原则政策,有力的配合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扩大了公司局域网覆盖的范围,实现了全公司的资源共享,同时也为日常工作提供高效、便捷的途径;6、坚持定期收集和做好职工思想动态工作,全年共收集编发和答复反馈职工思想动态7期。并针对职工的疑问,公司组织专业部门对职工解疑释惑,加大宣传力度,保持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稳定。7、关心职工冷暖。一年来,公司严格按照年初的计划,落实了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的具体内容。在
本文标题:诚信为本需求至上改革创新拼搏实干为实现海盛公司持续有效发展而奋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8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