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文模拟试题精编(一)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孔子一生以维护、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各项政治主张都是从这一总目标出发而提出的。明“夷狄”、“诸夏”之别,就是其中之一。孔子这方面的言论虽不多,却牵涉“民族意识自觉”的大问题,对后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周礼”成为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之后,其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的意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用不用“周礼”,已成为区分“夷狄”与“诸夏”的主要标志。如楚是南方大国,文化发展程度并不低于周族的姬姓各国,只因为不用“周礼”,而被“诸夏”视为“蛮夷”。齐桓公建立霸业时,还专门以“包茅不贡”为借口对楚进行讨伐。可见,“周礼”在区分“夷狄”与“诸夏”时的重要意义。由于当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明孔子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利益作为第一位的大义,把管仲的贡献提到了“如其仁”的高度。比起“民族大义”来,管仲在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孔子看来,都是可以原谅的。这可以说是最早地体现了某种朦胧状态的民族意识的自觉,这种民族意识的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就成为一种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的出现应当说与孔子所开始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关于区别“诸夏”与“夷狄”,孔子还有一段议论,即“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虽“有君”,却不行“周礼”,君臣上下的名分有等于无;而“诸夏”哪怕无君,但君臣的等级秩序照样存在。可见孔子以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来的朦胧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不是孤立的,而是和他的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因此决不能给以过高的、违反历史真实的估计。孔子的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到秦汉以后逐渐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积极方面,每当民族危亡之际,总有一批民族英雄以此为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挺身而出,伸张民族大义。消极方面,也总有人以此为借口,对内欺压少数民族,变成大汉族主义;对外则以天朝大国自居,流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有删改)[来源学科网ZXXK]1.下列对“明‘夷狄’、‘诸夏’之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夷狄”、“诸夏”之别是孔子的政治主张之一,是在维护、恢复“周礼”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明“夷狄”、“诸夏”之别的主要标志是“周礼”,它当时适用于周族内部的同时已被扩大、推广到整个华夏族。C.明“夷狄”、“诸夏”之别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是和君臣等级观念纠缠在一起的,并不孤立存在。D.明“夷狄”、“诸夏”之别的政治主张在秦汉后以“明华夷之辨”的命题被继承和发扬,其历史作用具有二重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为周族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总称的“周礼”,是周王朝建立领主制封建国家政治机构的组织原则。B.华夏诸国与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使得“夷狄”、“诸夏”的矛盾一直存在并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民族战争爆发。[来源学。科。网]C.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的行为颇为不满,但对其“一匡天下”的成就表示称许,这体现了孔子民族意识的自觉。D.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从未中断,这个文明史上的奇迹与始于孔子的民族意识的自觉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关系。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待“周礼”,诸侯国有的拒之不用,有的将其作为称霸的借口,表明“周礼”的权威性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B.周王朝时“夷狄”、“诸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孔子区分二者有自觉维护“诸夏”团结统一的考虑。C.民族意识自觉的继承和发扬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民族危亡之际表现为一批民族英雄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D.明“夷狄”、“诸夏”之别这一主张在历史上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一主张。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鄘字建侯,北海太守邕之从孙。第进士,又以书判高等补秘书省正字。李怀光辟致幕府,擢累监察御史。怀光反河中,鄘与母、妻陷焉,因绐.怀光以兄病卧洛且革①,母欲往视;怀光许可,戒妻子无偕行。鄘私遣之,怀光怒,欲加罪,谢曰:“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奈何不使妇往?”怀光止不问。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怀光觉,严兵召二人问之,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怀光不杀,囚之。河中平,马燧破械致礼,表佐其府,以言不用,罢归洛中。召为吏部员外郎。徐州张建封卒,兵乱,囚监军。帝以鄘刚敢,拜宣慰使,持节直入其军,大会士,喻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使复位,众不敢动。既还,称旨,迁郎中。拜淮南节度使。王师讨蔡方急,李师道谋挠沮之,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是时兵兴,天子忧财乏,使程异驰驲②江淮,讽.诸道输货助军。鄘素富强,即籍府库留一岁储,余尽纳于朝,诸道由是悉索以献,繄③鄘倡之。先是,吐突承璀④为监军,贵宠甚,鄘以刚严治,相礼惮,稍厚善。承璀归,数称荐之,召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鄘不喜由宦幸进,及出祖.,乐作泣下,谓诸将曰:“吾老安外镇,宰相岂吾任乎?”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改户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曰肃。鄘强直无私,与杨凭、穆质、许孟容、王仲舒友善,皆以气自任。(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革:通“亟”。指病重。②驲:古代驿站专用的车。③繄:文言助词,惟。④吐突承璀:唐朝宦官,唐宪宗对他倍加宠信,先后加官晋爵,成为当时宦官中颇有权势的人物。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绐.怀光以兄病卧洛且革绐:欺骗B.鄘词气不挠.,三军为感动挠:屈服C.讽.诸道输货助军讽:劝说D.及出祖.,乐作泣下祖:祖先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鄘“强直无私”的一组是(3分)()①鄘籍在军,不得为母驾②以言不用,罢归洛中③大会士,喻以祸福,出监军狱中,脱桎梏④籍府库留一岁储,余尽纳于朝⑤相礼惮,稍厚善⑥至京师,不肯视事,引疾固辞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鄘为人机智。李怀光反叛,李鄘与家人沦陷贼军中,他以兄长在洛阳患急病卧床不起为托词,让母亲和妻儿摆脱了李怀光的控制。B.李鄘刚正果敢。徐州张建封去世,士兵变乱,囚禁了监军,李鄘召集将士,晓谕祸福,终使监军出狱,恢复职位,众人不敢乱动。C.李鄘忠于朝廷。战争兴起时,天子派人劝说诸道输送财货援助军用,李鄘留存储备后,将其余都交纳给朝廷,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D.李鄘淡泊名利。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宰相之职,到达京城,称病坚决辞让相位,改任户部尚书;后来他在太子少傅的任上去世。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后与高郢刺贼虚实及所以攻取者,白诸朝,德宗手诏褒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鄘以兵二万分壁郓境,赀饷不仰有司。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感人至深的作品打动了无数棋迷和读者,并在1994年获得“人民文学奖”。祖德先生在住院期间,脸庞清癯苍白。他一边思考,一边叙说;一边和病魔作战,一边口述对古籍的解读分析。就在前不久,祖德先生整理和解读围棋古籍的新书《黄龙周虎》和《血泪篇》出版了。祖德先生是棋手,也是斗士!在与生命的搏斗中,他赢了一局又一局,赢下了面前所有的棋。把所有的事都做完,把所有的心得都记下来留给后人,最后,他嘱咐家人将他的骨灰撒入黄浦江,让他的骨灰随江流奔赴大海。(摘自《环球人物》,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陈祖德先生在政界是一位官员,在围棋界是一位高手。但是,他更在乎后者的身份,因为围棋是他的精神生命。B.天才棋手马晓春因多次输给日本棋手,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陈祖德当时说了一些话,这些话既是对马晓春的鼓励,也是对马晓春的批评。C.陈祖德先生的围棋生涯是坎坷的,譬如强大的日本对手使他连连输棋、“文革”中被下放、被查出身患胃癌等。D.陈祖德先生下什么棋都想赢,即使是对比自己水平差得多的人也毫不客气,一点也不谦让,这种不谦虚是他一生的唯一缺点。E.在围棋领域,陈祖德是无私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不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围棋事业,还把所有的心得都记下来留给后人。(2)陈祖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陈祖德是“一位真正的弈者”?(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陈祖德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6月15日,中国男足国家队迎来耻辱的一战,面对平均年龄仅21岁的泰国队,中国男足毫无斗志,七零..八落..,以1∶5的悬殊比分输掉比赛。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倒。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义与利,通俗地说,就是道德与利益。“义利之辨”,就是正确处理道德伦理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儒家并不讳言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前者指国家的财政收入,后者指百姓的安定富足的生活②也就是说,道德和利益是人所兼有的③王充在《论衡·刺孟》中分析:“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④林则徐有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⑤为了国家的崇高利益,不应趋福避祸,即使贡献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⑥“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A.⑥①③②④⑤B.④⑤⑥②③①C.③②⑥①④⑤D.⑥②③①④⑤16.2012年度网络流行语大盘点:①屌丝②你幸福吗?③正能
本文标题:语文模拟试题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