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文课程性质浅思侯壑南“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对此,本文仅发表个人的一些浅见:一、“工具性”不同于“工具本质论”有关语文性质的争论历时近半个世纪了,许多有志于语文研究的专家和老师,深入语文学科本质研究领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各种不同的性质观,诸如“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社会性”、“综合性”、“模糊性”等等。其中叶圣陶先生的“工具本质性”的影响最大,特别是《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依据叶老的思想,开宗明义说道:“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到了基本认可。叶老的“工具本质论”是20世纪50-60年代针对语文偏于政治思想教育,提出了“语言是思维工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叶老长期语文教学实践和对语文学科科学化思考研究的结晶。他从学生本位出发,注重个人表情达意的实际能力,并把语言作为形成这种能力的“工具”;而且他对“工具”的认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的,他认为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是其他学科工具基础,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今后做人的工具,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这样一种认识在当时有科学、积极的意义,并被广为接受。这一结论的提出,对语文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工具说的提出,为语文教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为语文教学研究学生提供了方便,使语文教育在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和面向实际、贴近生活等方面有了可操作的内容和模式。“工具说”特别强调教育的生活实用性,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学习”与“做人”的语文素养,使语文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工具说”使语文教育在困难时期能够走出误区,调整方向,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当然,“工具本质论”也有它的局限性。这里借用谢慧英先生《叶圣陶语文“工具论”评析》中的一段文字:“工具论”局限性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工具性”主要是从实用主义(实利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语文科的任务只是培养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这就把语文学习的意义局限的人的“生存性”方面。这主要是从物质生活的层面认识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看作仅仅是维持物质生活的一种技能。这必然决定了将语文教育的重点放在语言的技能训练上,只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孤立地看待语文教育,使语文教学较多地停留在繁琐的语法规则和字、词、句的规范使用上,使语文课忽略其他应有的属性。实际上,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使用技能、语基知识,以应立身处世之需,而且更应注意到创造性、想象力方面,人格的塑造及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它包含了智力因素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这些恰恰是语言教育终极目标。另外,语言科是母语即民族语言的教育。各民族语言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包容、蕴涵并不断积淀着各民族独特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应承担着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重任。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其次,语文“工具论”有一层含义是从“语言是工具”这一点衍生的。叶圣陶的阐释这个观点时,用了一个比喻:如同锯子、刨子、凿子这些工具是为了做桌子一样,“语言”这种“工具”是“想心思”的工具和“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个论证也许是为了通俗易懂,但却把语言和思想关系简单化了。语言虽然是“想心思的工具”,但是它不是锯子、刨子、凿子一样属于纯粹的客观物质.虽然语言是一套音、形、义结合的符号体系,但它又具有一般物质工具所缺少的人文性和精神要素。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时,是以“言语行为”的方式出现的。索绪尔认为语言储存于人的意志之外,有点像把同样的字典发给每个人使用;而言语却是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个人永远是它的主人。和“语言”相比,“言语”则体现了人的个性、创造性、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最高层次和集中体现。从语言的发展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它的思想情感上是维系一个民族整体的基本纽带,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潜移黙化中将它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某些思想观念渗透到人们的血液中,溶解到人们的心灵里,积淀到深层的心理结构之内。因此,叶圣陶提出“语言是工具”,却未能考虑到“语言”作为“工具”的特殊性,而只注意到其物质层面的属性。还须指出的是,叶老的“工具论”把语文科定性为基础工具科,认为语文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工具。这确在情理之处,因为只有学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进行正常的阅读与表达,这是其他学科的学习所必备条件。无论是知识的接受,还是思维成果的传达,都必须借助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语言能力才能顺利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科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确实是其他学科学习的一个基础。但是,用“工具”界说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却颇不适宜,或者说是很不够的。正如我们前面论述的,语言的学习除了包括知识的积累,更多的应是能使学习者在潜意识状态中不断强化他的思维的广度、深度。提升他创造性运用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使其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并富有生长性,不断优化其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民族语言的学习,还会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认同感、归属感。在人文主义熏陶中,可使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净化其心灵世界,提高其审美观念。这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精神的底子”。新课标中关于“工具性”的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们对语文功能的误解。它比“工具本质论”更为准确地表述了语文的特征。所谓“工具性”,无非是在告诉我们,语文具有“工具”的特性,当然它也有其他的特性,比如“人文性”、“思想性”、“文学性”等。二、“人文性”不同于“文学性”汉语里“人文”一词来源于日文,日文中的“人文主义”是对英语humanism的意译,英语里的这个词源自拉丁语,含有“人性、人情、教养”之类的意义。古罗马先哲用这个词时表达了一种教育理想:通过“教育、教化”使人类获得全面、丰富、完美的人性。这当中体现了对人和人的问题的目标关怀、价值关怀。“人文”一词在后世的使用中含义几经演变。“人文”开始作为一个学科、思潮的名称,是在同“神学”并立的意义上使用并广泛流传的。原本的人文学科是指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的学问。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对思想文化统治的思潮,因为这一思潮关注的是与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人文学科”,其基本精神是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所以被称为“人文主义”,它的根本特点是对“人性”的“发现”,是对人的重视,对人性的高扬。近百年来,“人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同“科学”并立的意义上使用、流传的。20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又掀起了一次关注“人文”的高潮。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两次世界大战、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状况,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如何应对科技调整发展带来的问题,认真思考关于人的存在和人的终极关怀的问题。今天我们讨论“人文性”,关注的是:人与环境、文化互动的关系,特性。讨论“人文性”的内涵,一是要揭示其中所含的要素,二是要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推敲“人文”的含义,可以看到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因素:“人”和“文”。“人”,提示了人的自然物质的一面,提示我们对教育、教化的必要性。强调“文化”的意思是,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人在特定社会中,适应社会环境,接受文化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相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的人、文明的人;关注“人”的意思是,教育中应该注意人的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人在社会化、文明化也就是“文化”的过程中,有可能而且也应当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有个性、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创造力的人。人没有经过“文化”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能融入社会的文明人;如果“人”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生存目的、价值标准和创造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规范、适应环境,那么这个“人”是不完整、不健全的。我们所希望的人文境界,一是环境、教育对人的文化塑造,二是人的自主发展,人对环境、文化的选择与创造。两个方面的因素应该交互作用,和谐统一。近几年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中,“人文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提出“人文性”的用意有两个方面:一是要让语文课程充分发挥文化、教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主观能动性的功能;二是要更好地把握本课程的学科特点,避免课程建设思想方法上的盲目性、片面性。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一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三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学性”是指语文学科反映出了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特点,它仅仅显示出了语文学科的单一特点,因此,“人文性”和“文学性”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是终极定位近百年来,关于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质的争论时起时伏,以前有“文道”之争,近年来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考察两种意见的实质,主要就是“科学”和“人文”两种思想倾向在语文教育领域里的反映。“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如今国内外众多领域的学者尽管由于观察角度与关注重心不同,对于“科学”“人文”问题的具体意见有所差异,但是,两种思想倾向的互补与交融,几乎已是学术界的普遍主张。这两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体现了“互补与交融”的思想。这一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凸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或者说两种倾向的存在及差异,这有利于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注意在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努力将两个方面的目标整合在一起。但是,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运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理论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同时期的烙印,它仅是适应了那一时期的需要甚至还有一定的滞后。因此,“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终极定位,教育理念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还会有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参考书目: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初中语文)》陆志平顾晓白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
本文标题:语文课程性质浅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5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