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辨析并修改病句之搭配不当“搭配不当”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这类语病的出现,常常因为主语和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造成多个主语共用同一个不能共用的谓语,或多个主语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例1.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例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例3.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艰巨和紧张。(“眼睛”须改成“目光”)(“月光”无法与“发出沙沙的声响”相搭配)(应该分开说,“任务艰巨,工期紧张”)二、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这类病句,或动词是不及物的(不能带宾语)而带上了宾语;或动词是及物的,但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动词不只一个;或宾语包括两项以上造成顾此失彼。例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例3.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总理的报告。例4.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布帽子。(宾语中心语是“报告”,“注视”不能支配“报告”,可以支配“《报告》”,而“倾听”可以支配“报告”)(“穿着”与“帽子”无法搭配)例2.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这里用“把”字结构将“插”的宾语“红旗和胜利”提前了,“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三、主语与宾语意义上的不搭配例1.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例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句末应该加“之一”,否则不搭配)(“秋天”是“季节”,“北京”是城市区的名称。本句提取主干为“北京是季节”,主宾搭配不当)这类病句中最常见的句式是“是否(能否、有无)……是……”,即前面用肯定+否定的选择形式,后面只用肯定的或否定的形式与之对应;或者前面只用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后面却用肯定+否定的选择形式与之对应。简言之为“二对一”或“一对二”。修改的原则是使前后对应一致。例3.有无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我们(能)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例4.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平时的勤奋。例5.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删掉“无”或“有无”)(在句末加“与否”或改成“平时是否勤奋”)(本句的第一分句没有语病,第二分句的“根本任务”不能与主语搭配,否则就出现这样的句意: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四、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1.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例2.这次大会上,领导与员工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聪明”不能修饰“手”)(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五、关联词搭配不当复句中一般用关联词把各分句连接起来,准确地表达意思。关联词之间有比较稳定的组合,不同的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区别,如果随意组合关联词,会造成语病。考试中常见的是关联词的错误搭配。例3.任何品种的生物,不仅跟母体有些相似,而且有些差异。例1.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例2.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道理。(应将“也”改为“就”)(不合事理,“年纪小”不是“懂得许多深刻道理”的原因,将“因此”改成“但是”,使因果关系变成转折关系就符合事理了)(“有些相似”与“有些差异”是并列的两个方面,无法构成递进关系,应将“不仅……而且……”改为“既……又……”等表并列的关联词。)辨析病句“搭配不当”的几种方法一、看主干成分二、看枝叶(附加)成分三、看介宾短语四、看联合短语五、看两面词六、看关联词一、看主干成分点拨:句子的主干成分是指主语、谓语、宾语。拿到一个句子,首先迅速划出它的主干,然后看主、谓、宾三者之间能否两两搭配,有一对不能搭配,都叫做“搭配不当”。下列句子的主干是否搭配不当,并归纳搭配不当的类型①今年,该市的棉花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②伊朗巴姆城的古迹大都在2003年12月26日的大地震中丧失殆尽。③《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长势良好”说的是“棉花”,不是“生产”,主谓搭配不当,应将“生产”删去)(“奠下了”是不能同“实绩”搭配的,可以改为“为新诗运动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改为“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动宾搭配不当)(“古迹”,不能说“丧失殆尽”,只能说古迹损毁严重、不复旧观等,主谓搭配不当)④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⑤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自留地,而加禁止、取消,害得文化、教育战线几乎成了一片荒漠。⑥我军占领和歼灭敌方高地上留守的一个团。(“培养”和“质量”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拖延培养人才的时间”或“降低培养人才的质量”)(“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是几种“行为”,“自留地”是“事物”,“行为是事物”不通,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种自留地”)并列的动词有的不能与宾语搭配,可改为“我军歼灭敌方高地上留守的一个团,并占领了该高地。”二、看枝叶(附加)成分点拨:句子的附加成分是指定语、状语和补语,主要看这些成分能否修饰、限制它们的中心词。①李洪志口口声声欺骗我们,是想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②真不好意思,这次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口口声声”常用来修饰带有表白、陈说意义的词语。“欺骗”,不含有表白、陈说的意义,不能用“口口声声”作状语,应改为“挖空心思”、“总是”之类的词。状中搭配不当)(补语“太不周全”与中心词“照顾”不能搭配,“周全”是“完整、全面”的意思,多用来形容说话,不能同“照顾”构成动补关系,应把“周全”改为“周到”。动补搭配不当)三、看介宾短语介词的运用极容易出现毛病,尤其是介宾短语的搭配。例如:①在县长亲自关心下,该小区的停水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②中国正式入世后,人们关于贷款购买家用小汽车这个话题,更感兴趣了。①“在……下”中间应插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插入动词或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县长亲自关心”是主谓短语,因此搭配不当。可在“县长”后加“的”,或在“县长亲自关心”后加“的情况”。②“关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关于……这个话题”作状语,只能放在主语之前,如一定要放在主语“人们”后,只有将“关于”改为“对于”。四、看联合短语(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联合短语的运用常常顾此失彼,犯有前后不能全面搭配的毛病。例如:①这个文化站已经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②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例①“挽救和培养”是联合短语,“挽救”“失足青年”讲得通,“培养”“失足青年”则讲不通。例②“安排”后面是由四个并列短语组成的宾语,显然,“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能与谓语“安排”搭配。五、看两面词当语句中出现了“能否”“是否”“有没有”之类的两面词时,我们应首先考虑这个句子可能犯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毛病。例如:①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②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例①前半句中“能否”是两面词,是从两个方面来说的;后半句中“要”是一面词,只是从“能够”的方面来说的,这就造成“一面对两面”的毛病。例②同样有这样的语病。六、看关联词一个语句出现了关联词,我们要想到关联词是否放错了位置,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特别是成对搭配使用的关联词语,不能随意改换,否则就会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例如:①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②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像,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①中“无论”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后面不能带并列关系的短语,只能带选择性的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或群众”。例②“因为”表示原因,“反而”表示递进,两者不能搭配。原句是因果关系的复句,应把“反而”改成“所以”。另要注意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关系。
本文标题:语病之搭配不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