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 语言学纲要复习作业3
1姓名孙家平学号F11414072提醒:以学号作文件名,发送至wangdaoqing2014@sohu.com《语言学刚要》(修订版)练习与思考题(三)说明:以下题目来自王洪君《语言学刚要学习指导书》并略作调整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一、名词解释文字系统字符记事图画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文字系统:文字有大小不同的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同时,由于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所以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文字的组合规则与语言的组合规则有着系统的对应关系。字符:所有文字的最小单元记事图画:记事图画常常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图形来表示特定的事物,也常使用一些与现实事物外形相似的简单图形来表示事物。记事图画还不是文字,图画表达信息的方式是以形体直接描画现实。表音文字: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合称表音文字。表意文字:记录语速,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合称表意文字二、填空或简答1、世界上独立产生的、成熟的古文字系统(自源文字)有甲骨文苏美尔文、玛雅文、苏美尔文和古埃及文。2、我国传统文字学中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3、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手象形、泪会意、拖形声、刃指事、其假借。4、简述成为文字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文字拥有一整套的特定的形体符号和书写规则以及它跟语言之间的特定关系。任何一种文字都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三、思考题21、文字和图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图画在古时候也是用来记事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画记事只是帮助记忆,传达信息的手段,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有当事人才比较清楚所表述的内容,因此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不具有文字意义。但是,图画记事较之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是实物的替代物,有一定的象征性,概括性,能记录较复杂的内容。图画记事为文字的出现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记事的图画是文字的前身,而实物记事与文字的产生没有什么关系。判定文字系统已经产生,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这些小图形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第二,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第三,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小图形排列的顺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因此不同。也就是说,文字形体所表达的信息一定是与某种语言的音义结合体及其排列相对应的信息,而不是直接描画现实。2、举例说明文字对语言的适应性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文字对语言的适应性:文字是记录语言的,所以每一种文字,无论是自源的还是他源的,都有适应自己所记录语言的内在发展动力。例如,汉字之所以长期停留在方块字的阶段,与汉语的特点有密切关系。汉语的语词以单音节占优势,没有形态变化,缺乏词缀等附加语素。这些特点有利于保持音节—词根—形的书写体系相对独立性:语言要求文字正确地记录它,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但文字和语言毕竟不是一回事情,用什么形体去记录语言,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如英法德等语言采用拉丁字母,而同一语言可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像朝、越等国家原来采用汉字,后换用表音文字,这说明了文字对语言也有相对独立性。第七章语言的演变与分化一、名词解释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谱系分类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差异,是语言社团的一种标志。3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亲属语言;从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谱系分类:根据语言是否来自同一语言的分化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做出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二、填空1.语言演变的两大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2.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有强烈的排他性。3.从语言的谱系来看,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法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第八章语言的接触一、名词解释借词语言联盟语言替换共同语洋泾浜借词:也叫外来词,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它是语言接触造成的一种状态,是指地域相邻的语言之间因相互影响而造成众多相似性的情形。语言替换:是指一个社会集团不再使用原来的语言,而换用其他的语言。共同语:共同语是在民族、国家观念形成后的一种高级形式。共同语分为两种,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共同语不仅包括书面形式,还包括口语形式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其共同特点是:语音经过当地语言音系的适当改造,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词汇的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迂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二、填空1.语言发生接触的前提条件是社会接触。2.语言接触从根本上说是使用语言的人之间的接触。3.共同语分为两种:民族共同语和国家共同语。4.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提出来的。4三、简答题1.谈谈语言接触和语言分化的差异与联系。差异:二者成因不同。语言接触是不同社会的接触造成的。语言分化则是同一社会的分化造成的。二者过程相反。接触的过程是增加接触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分化则是造成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二者的类型不同。语言接触有五种主要类型有:不成系统的词汇借用;语言(区域)联盟与系统感染;语言替换与底层残留;通用书面语、民族/国家共同语进入方言或民族语的层次;洋泾浜和混合语。语言分化主要有三种情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联系:语言接触与语言分化都是语言的演变,人的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语言演变的基本动力,语言内部的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也影响语言的演变。社会的接触或分化造成语言的接触或分化。2.从音义关系看,举例说明汉语的借词有哪些表现形式。汉语的借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纯音译。如:麦克风microphone。(2)音译加意译。如:啤酒beer(3)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在借词选用语音材料的时候考虑该材料的意义,也就是借用过程中额外增加的成分,并不是原来的外语词汇直接蕴含的意思。比如:可口可乐Cocacola。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名词解释历史比较法音变规律类推语法化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祖语”的方法。5音变规律,汉语里两个以上音节在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前后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叫做“连续变调”。类推: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语法化: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的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二、填空1.语音演变的规律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一定条件的限制,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区性。2.研究语音演变的凭借主要有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和古代借词。3.从宾动语序变为动宾语序这是语法演变中组合规则的变化。三、单项选择题1.汉语发展过程中量词的出现属于(C)方面的变化。A.语义B.语法组合规则C.语法聚合规则D.形态2.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女)成为一个词了,这是(D)。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句法的变化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3.以下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彻底消失。B.类推的效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消除语音中所有的例外现象。C.词汇的总的发展趋势是词语越来越多。D.社会的变动可能会引起词语的替换。4.确定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注意依据是(A)。A.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B.地理上的邻近6C.语言使用者的民族相同D.有着相同的语法结构
本文标题:语言学纲要复习作业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29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