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硕士研究生课程《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文献综述报告题目行政伦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学号120120368研究生叶均年级2012级所在学院管理学院专业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方向)课程成绩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文献综述1/4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政伦理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行政伦理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行政伦理展开了讨论,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本文试图从行政伦理的研究概况、内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做出简单综述。关键词:行政伦理;行政伦理学;道德规范1行政伦理的研究概况1.1西方的行政伦理研究概况西方的行政伦理研究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末,行政伦理在西方有着长久的历史,尤其是美国。纵观西方国家的行政伦理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最早意识到行政伦理的英国学者伊顿(1880年《英国公务员考试》)主张把公务员改革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行为,把公务员作为国家政治公正和道德风尚的检验和标志。美国行政学家威尔逊(1887)不仅主张把公务员作为公共事物的指导者,而且也应作为国家政治公正和道德风尚的检验和标志。这一阶段,行政伦理研究注重公务员道德素养的培养,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目的。(2)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人们对传统的行政学进行了一系列挑战,并引起了对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再争论,给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带来了积极影响。一大批学者开始在公共行政责任的评述中阐述行政伦理问题。马克斯在《新民主义的公共管理》一书中指出:行政责任的精髓是义务的统一,行政伦理包括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素质,个人利益服从全体人民利益,以及公共官员的责任等。考尔德韦(1932)指出:行政官员必须是公民的仆人,而不是公民的主人。在研究方法上,莱兹(1935)认为应当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行政伦理。(3)成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是西方行政伦理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行政伦理呼吁摒弃实证主义,用形而上的方法来对行政官员和行政组织进行研究,注重从社会公平方面研究行政伦理。弗雷德里克森(1980年《新公共行政学》)中指出: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应推动社会政治权利及福利转向社会中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弗莱西曼、利普曼和穆尔(1981年《公共职责:政府官员的道德责任》)从行政和政治的角度,对政府伦理问题展开多视角的探讨,目的在于探讨政府行为的普遍伦理要求。1.2国内行政伦理的研究现状我国对行政伦理的研究起步很早,论述也很丰富,只是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才开始对行政伦理进行系统的、正式的研究。从总体来看,尽管我国的行政伦理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成熟,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一方面,行政伦理是行政学和伦理学的交叉学科,行政学的基本理论也是行政伦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另一方面,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文献综述2/4西方的行政伦理理论是在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中提出和建立并不断完善的,从“新公共行政运动”到“新公共管理运动”再到“后现代公共行政”,每一次行政理念的转变都对行政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实际上,我国的行政学理论本身还不完善,对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后现代公共行政三次运动中产生的新理论、新理念依然处在研究阶段,还不能为行政伦理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其次,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着,各个行政管理学科点研究很分散,没有形成共识。在各自编写的行政伦理教科书中都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相互之间缺乏共识。这就必然导致行政伦理的研究缺乏统一的理论平台,不利于学科的整体发展。2行政伦理的内涵行政伦理是行政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是研究现代行政伦理问题的入口。尽管西方在伦理学方面有丰富的理论思考,但并没有对行政伦理这一概念作过理论上的界定。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行政伦理进行了理论界定,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政府职业道德说关于行政伦理,最早研究的学者将其限于政府官员,即所谓行政人员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所以,党秀云(1996年《论当代政府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政府职业道德就是政府公职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和从事公务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内在的价值观念和善恶标准,理性地调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多种利益关系的职业行为规范”。按照这种观点,行政伦理就是政府职业道德。持这种观点的人较为普遍,因此,研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论著较多。吴风鸣(2001年《中国行政道德论纲》)认为:行政道德是一种权力道德,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的总和。高力(2002年《公共伦理学》)也认为:行政伦理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即从事政府公职工作的所需遵守的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2)行政主体说行政主体说认为行政伦理是关于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道德规范的总和。这种观点以王伟、车美玉和徐源锡(韩)为代表,他们在《中国韩国行政伦理与廉政建设研究》(1998年)一书中提出:应当从行政伦理的主体性、政治性、层次性、职业性、现实性、系统性等几个不同角度,来把握行政伦理的基本内涵。从主体性角度分析,行政伦理是指行政体制、行政领导集团以及党政机关在从事各种行政领导、决策、管理、协调、服务等事务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和行政道德的总和”。鄯爱红(1998年《治国就是治吏》)指出:行政伦理具体地说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中所应确立和遵守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称,侧重于公共行政活动中的伦理规范。李春成(2004年《行政人的德行与实践》)认为:将行政伦理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展为行政组织伦理、行政制度伦理、公共政策伦理三个方面。江秀平(2000年《对行政伦理建设的思考》)从“社会化角色”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对行政主体进行伦理约束的必要性。提出:行政伦理或者以行政系统为主体,或者以行政管理者为主体,是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文献综述3/4社会化角色的理论原则和规范。以上是学者们从行政主体的角度来界定行政伦理。但由于对行政主体认同不一,主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把行政主体主要看作行政机关群体和公务员个体,因此他们认为行政伦理就是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道德理念、道德准则、道德操守等。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主体不仅仅是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等活动主体,还包括配合和参与行政活动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团体等3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内容3.1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以吴祖明、王凤鹤为代表,他们(2001年《中国行政道德论纲》)认为:行政伦理学要研究各种行政道德现象,并通过对行政道德现象的全而研究,来揭示行政道德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另一种观点以李春成为代表,他认为(2002年《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旨趣》):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旨趣认为,尽管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行政个体又包括行政组织,既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又包括政策法律的执行等方而的价值选择的正与误、善与恶问题。3.2行政伦理研究的目的(1)以行政人员道德提高为目的持有该观点的有凌宁和李春成,凌宁(1994年《关于行政伦理的思考》)认为:行政伦理应以现实存在的行政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出发点,把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水平作为自己研究的目标和归宿。行政道德实践包括:行为选择与评价、行为教育、行为修养等,是全部行政伦理学体系的归宿。李春成(2002年《行政伦理研究旨趣》)批判“理性人”假设,提出一种新型却又极其古典的行政人规范即“德性人”规范。所谓“德性行政人”是指有道德主体性的行政人,它不仅承认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这一现实,而且认为一定程度的行政自裁量权,既是行政职业自由化倾向的结果,也是行政人进行价值选择、承担伦理责任的依据。他认为:由于行政伦理问题的实质往往是在一个相互冲突的价值之间取舍,伦理问题最终是一个人格问题,而行政组织具有非人格性的,所以行政伦理学关注焦点应该是个体行政人的德性与实践。(2)以建立行政伦理价值观为目的鄯爱红(2002)认为: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体系由三个层次内容构成,即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伦理规范和行政伦理选择机制。行政伦理体系的核心是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伦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价值观。现代社会行政伦理价值观是由公共行政基本原则和政府职能决定的。中国现代公共行政的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原则,这就决定了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我国行政机关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市场经济则要求公务员提倡公正、诚信、廉政、勤政,这两方面的结合便是我国现在应提倡的行政伦理价值。4我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研究王伟(2001年《行政伦理概述》)等研究者首先把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史划分为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文献综述4/4四个发展时期:(1)先秦传统行政伦理的形成时期;(2)汉唐传统行政伦理的发展时期;(3)宋元明清传统行政伦理的继续发展时期;(4)近代行政伦理的启蒙时期。吴祖明(2001年《中国行政道德论纲》)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行政伦理的内涵。对中国来说,传统不仅包括老的传统,还有新的传统,即革命传统的行政伦理。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奋斗,在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的同时,逐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主要内容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言行一致,不尚空谈;谦虚谨慎。研究者还对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行政伦理规范进行了总结梳理。其主要内容有:克明俊德,正人先正己;公忠正义,廉洁勤政;以民为本,实行德政;选贤任能,兴天下利。5文献评述尽管我国对行政伦理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仍处于争论,但随着讨论和研究的深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我国行政伦理研究的三个基本方向:(1)行政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对行政伦理的界定、行政伦理学的学科性质、行政伦理学的框架体系等问题的探讨。(2)有关行政的价值问题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识到行政并非与价值无涉,行政是社会基本价值的承载者与实现者,并进一步探讨了行政价值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3)对中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发掘。学者们在梳理中国传统行政伦理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总结了历史上所形成的基本行政伦理规范。本文认为,今后我国行政伦理的研究应从上述三个方向进一步深入,从行政的目的性价值是什么,行政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之间的合理关系如何确定,以及行政的二重性即技术性与价值性的关系,三个方面作为研究重点,综合行政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运用实证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推进我国行政伦理研究不断完善。参考文献[1][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江秀平.对行政伦理建设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0(9).[3]周奋进.转型期的行政伦理学[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4]王伟等.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李春成.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旨趣[J].南京社会科学,2002(4)。[7]吴风鸣,王凤鹤.中国行政道德论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金太军.西方公共行政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J].江海学刊,2000(6).[9]鄯爱红.治国就是治吏[M].伦理学(人大复印资料),2002(9).[10]凌宁.关于行政伦理的思考[J].镇江师专学报,1999(4).[11]王锋,田海平.国内行政伦理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3(11).[12]郭冬梅.行政伦理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信息,2004(1).[13]王进.行政伦理研究综述[J].理伦前沿,2004(7).
本文标题:行政伦理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