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习题集1“行政管理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组织活动。2.行政管理学研究和探求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人们称之为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二、填空题1.近代西方学者洛克等所说的“行政”,主要指西方国家行政系统的。2.狭义行政说的代表是美国行政学家。3.广义行政说的代表是美国行政学家。4.最广义行政说的代表是美国学者。5.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提出了有名的POSDCORB管理七职能说。6.较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国学者,他于1865年撰著了《》一书7.1887年,美国学者发表了一文,主张与分离,建立一门独立学科即。8.1926年,美国学者撰写一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9.1927年,美国学者发表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学理论体系。答案:1.权力与行为2.魏劳毕3.古德诺4.西蒙5.古立克6.德史坦因行政学7.威尔逊《行政的研究》政治行政行政学8.怀特行政学导论9.魏劳毕行政学原理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ⅹ,并改正)1.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确立了管理14条原则,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法国工程师法约尔发表《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一书,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参考答案:1.ⅹ。把“确立了管理14条原则”改成“它抛弃手工业式经营管理,是管理上的飞跃,被称为科学管理,泰罗也因之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2.√。四、问答题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综合性;(2)实践性;(3)系统性;(4)技术性;(5)发展性。第二章行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政府职能是指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2有的功能。2.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方式进行转移和变换。3.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保持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安全制度。二、填空题1.从发挥作用的领域看,政府职能可分为、、和社会职能。2.从行政控制的幅度看,政府职能可分为行政职能、行政职能、行政职能。3.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发挥国防、、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来行使。4.政府的经济职能一般是指政府所承担的和社会经济建设职能。5.政府的文化职能,一般是通过的组织管理活动来实施的。6.中国政府除了正常履行阶级专政、、社会治安等政治职能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加强的职能。7.政企不分与政企分开的区别在于的职能与企业本身的职能是否分离。答案:1.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2.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3.外交安全4.组织管理5.文化管理机构6.军事保卫民主建设7.政府管理经济经营三、问答题1.简述政府职能的特点。2.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哪些特征?3.政府的社会职能主要有哪些?4.简述中国政府的经济职能。5.长期以来我国政企不分的认识根源是什么?6.简述政企不分的危害、弊端。7.你认为应该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8.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应做好哪些工作?9.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的职能?10.罗斯福“新政”之于政府职能再认识的意义。11.关于现阶段中国政府职能问题的再认识。答案要点:1.(1)广泛性;(2)适应性;(3)执行性;(4)层次性;(5)动态性。2.(1)全局性;(2)综合性;(3)协调性;(4)服务性。3.(1)制订各种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2)3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福利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福利的指导、规划和协调;(3)筹建社会保险专项基金;(4)创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解决人民群众的福利问题;(5)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4.(1)调控宏观经济;(2)管理国有资产;(3)提供基础设施服务;(4)监督经济运行;(5)调节社会分配。5.(1)把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经济的职能,解释为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实践中执行这种职能;(2)把社会主义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经济的职能,解释为一种经济管理上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6.(1)难以建成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也难以成为真正的企业;(2)市场体系难以健康有序地发展;(3)宏观调控难以正常进行和顺利实现目标;(4)政企不分,权钱结合,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5)对政府其他社会职能产生不利的影响;(6)企业难以增强活力,国有资产流失现象难以根治;(7)不利于政府实现管理现代化和提高工作效率;(8)难以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7.(1)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2)建设高水平的科技与教育队伍;(3)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教育投资;(4)广泛开展科技、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8.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具体表现在:(1)竞争保护强者,排挤和淘汰弱者。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失业等情况下,由国家和社会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可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2)竞争必然产生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制度是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再调节的有效经济方法;(3)竞争必然会造成一些企业破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法”和“破产法”,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平等竞争,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障职能,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加强和完善有关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依法强制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加速社会保障的社会化进程,改革“企业办保障、企业办社会”的老办法,做到政策统一化、管理制度化;第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变现行的“救灾济贫”单一格局,健全功能,逐步担负起社会救济、社会救援、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服务等任务;第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第五,建立适应现实要求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第六,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集中管理和监督检查;第七,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保障干部队伍。9.(1)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开展多学科的研究,为实现政企分开、正确处理政企关系、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2)逐步解决企业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问题;(3)积极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4)建立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6)加强立法工作,尤其是政府法制建设,要明确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7)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形成促进政企分开的合力。10.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表明政府职能发生重大转变。在此之前,国家经济以市场自由运作,也就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这就无法避免资本主义产生矛,出现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改变政府职能,加强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干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强力干预社会经济的先例,并因此结束了强烈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时代,使“19世纪的个人自由主义让位于强调社会保障和集体行动”。11.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以及WTO规则和规范约束的背景下,我国政府行政职能发了生转变,转变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是政府对社会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统揽一切的直接管理,政府代替市场、代替社会、代替企业,政府部门通过计划、行政控制、微观管理、政治强制等手段直接管理社会和企业,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这种全能型政府所带来的后果我们有着深切的体会。加入WTO后,我国将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羁绊。今后我国的政府职能应当转变到经4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在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公共福利和保障、国家安全、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政府应当发挥的作用。(2)从微观经济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得到体现。世贸组织规则体系也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其最终目的是要求各成员国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以促进贸易自由和经济自由,这就要求我国进一步减少对市场和企业的直接干预和微观管理,从真正意义上实行政企分开,把本来属于企业的权力毫无保留地、实实在在地归还给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主体。同时,政府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经济的发展,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完善和规范市场运行规划,从而促进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3)从市场参与者到市场秩序的维护者转变:维护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最为基本的职能之一。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地方保护、行业垄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要从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者转变到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从侧重市场准入转向全面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上来。(4)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所谓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我国政府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依法行政制度,规范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府机关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第三章行政权力一、名词解释1.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它由该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规定,受该国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就行政体制各组成部分的地位和关系而言,行政体制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划分和行政职能的配置。2.三权分立制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并建立相应的国家机构来分别行使这些权力,同时三个权力机关又相互制横的权力体制。3.议行合一制是指立法权和行政权属于同一个最高权力机关,或者行政机关从属于立法机关,仅是立法机关的执行部门的政体形式和政权活动原则。4.首长制是指行政机关的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的体制,又称独任制。5.合议制又叫委员会制,指行政机关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人员共同承担的体制。6.机能制也叫职能制或分职制,是指为完成管理机关的总任务而横向设立平行的具体职能部门的一种体制。7.分离制又叫独立制,是指各行政机关彼此独立,受两个以上领导机关的指挥和监控,不存在统一的领导。8.行政区划是享有立法权或委任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对地方政权所辖行政区域的划分。9.集权制是指行政决策权由上级行政机关掌握,下级行政机关依上级机关的指令处理政务的行政领导体制。10.分权制是指决策权由上下级机关合理划分,下级机关在其权力范围内可以自主处理政务的行政领导体制。511.层级制也叫直线制或分级制,是指管理组织纵向划分为若干层次,各层次分别对其上一层次负责,每层所管的业务性质与下层完全相同,但其管辖范围随层次降低而缩小。12.完整制又叫集约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机关或同一机关内的各部门单位只接受一个行政机关和一个行政首长的领导和监控。二、填空题1.行政体制的核心是的划分和的配置。2.根据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职位担任者的关系及人数状况,政府首脑体制可分为、和多元制。3.三权分立制度建立实行首先在,后为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当今世界实行三权分立体制的典型国家是。4.中国的制度被认为是议行合一制。答案:1.行政权力行政职能2.一元制二元制3.美国美国4.人民代表大会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ⅹ,并改正)1.近代分权学说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2.现代议行合一制的雏形是巴黎公社。()参考答案:1.ⅹ。把“社会契约论”改成“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2.√。四、问答题1.简述行政体制的特点。2.行政体制有哪些功能?3.行政体制功能失调的原因
本文标题:行政管理学习题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