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行政组织学政法学院郭建芹联系方式:18263224887622887(小号)邮箱:gjq1019@126.com第2章行政组织理论2.1政治-行政范式2.2理性-权变范式2.3交易-制度范式2.4系统-生态范式“官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2.1政治-行政范式伍德罗·威尔逊弗兰克·J·古德诺伦纳德·D·怀特卢瑟·古利克2.1.1政治-行政的二分行政学始祖•代表作:《行政学之研究》,于1887年发表于《政治学季刊》,这篇文章被认为是美国行政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标志着行政学研究在美国的兴起;•“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还要困难。应该建立一门行政科学,力求使政府少走弯路,避免杂乱无章,不成体统的现象发生,使政府在评价工作时得到尽责的声誉。”姓名国籍身份主张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美国第28届总统,迄今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行政学先驱•代表作:《政治与行政》,1900年•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一著名的论点。•他倡导了“行政分离”是二分法观点,从而使威尔逊开创的行政科学正式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并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姓名国籍身份主张弗兰克·古德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前校长•美国政治学会第一主席•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教育家首位公共行政教材的作者•代表作:《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1926年。•将管理科学的一些原则应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的日常事务中,同时注重对公共行政中一般管理职能的探讨,包括预算、人事行政以及组织管理。姓名国籍身份主张伦纳德·D·怀特美国著名的行政学家管理职能论的集大成者•代表作:《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1937年,合著者厄威克。•把关于管理职能的理论系统化,提出了有名的管理7职能论和10项管理原则。•行政管理是由POSDCORB组成的,即Planning(计划)、Organising(组织)、Staffing(人事)、Directing(指挥)、Coordinating(协调)、Reporting(报告)、Budgeting(预算)。姓名国籍身份主张卢瑟·古利克美国•美国管理学家,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关系学院院长•曾经担任罗斯福总统的行政管理委员会的成员行政的回归—政治与行政的“藕断丝连”2.1.2统治的合法性合法性权威类型及统治—韦伯•来源于宗法与家族,依赖于对古老传统神圣的普遍信仰,以及对凭借传统方式取得首领地位的个人的忠诚。“臣仆”•家长制、部落统治以及村落中的老人政治。《爱情悠悠药草香》•古代的世袭君主制以及现代某些王朝统治,如沙特。《甄嬛传》传统型权威•是建立在特别神圣、个人英雄主义和非凡品质、规范模式或规定秩序的信念基础上的权威。其非理性必然带来统治的非稳定性和非长久性。•依赖于因个人超凡神圣、英雄主义或模范品质而产生的个人效忠。•古代中国和欧洲,耶稣、拿破仑、希特勒等。魅力型权威•即合法而理性化的权威,依赖于合法固定的非人格化规则。•以内部规则为基础,人们对权威的服从以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为依据。命令者和服从者法律地位平等,均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合理化-合法化组织,即官僚制组织。国家、政党、军队、企业、学校等。法理型权威2.1.3作为“统治阶级”的官僚组织2.1.4官僚制“理想类型”“理想类型”:完全是凭借一些经验的因素和逻辑推断,再加上智慧的想象所形成的一种概念结构。是假想一个发展成熟且按照理性原则运行的官僚制度所应具有的特征。官僚制“理想类型”的典型特征:专业化层级化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官僚与民主•公共行政好比一部装置,用于调和官僚制和民主制之间的张力。•“双管齐下”:官僚制为公众提供政治代议而建立机构,公众参与官僚制决策机构。•代议官僚制三种形式:按人员的代议制,通过制度的建立来保障公共官僚制能代表各类社会群体。1按行政组织的代议制,公共官僚制通过组织机构和团体代表政界的各种利益。2公民参与的代议制,公民作为个人或较大社区的代表参加代议机构。32.1.5走向后官僚制背景简介----未来组织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问题官僚制的解决方式20世纪的新情况一体化问题:怎样使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一致没有问题就不需要解决。个人被视为简单的和被动的工具。忽略了人格与角色之间的张力。人类科学的出现以及对复杂人性的理解;向上的追求;人文和民主精神。社会影响问题:权力的分配,以及权力和权威的来源尽管明显地依赖于法理的权力,但是隐含着强制权力的使用。任何情况下,胜任、强制和法规之间的复杂关系都是紊乱的、含糊的以及变迁的。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工会与普通教育的兴起,权威统治的负面和无意的影响。协作问题:形成控制冲突的机制以“等级规则”来解决级别之间的冲突,以“协调规则”来解决同级之间的冲突,强调“效忠”。专业化和职业化增加了相互依存的需要。个人或万能者的领导很难适应领导情境的复杂性。适应问题:妥当地回应环境引起的变化环境稳定、简单和可预见,例行公事,以任意的、偶然的方式适应变化,不预计各种后果。组织的外部环境更加动荡,难以预见,技术变革以史无前例的速率进行着。“新生”问题:成长与衰退假设未来是确定的,与过去基本相同。技术、任务、人力、原材料、社会规范和价值、企业和社会目标的急剧变化,所有这些都使得修正过程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事物。官僚制范式后官僚制范式公共利益效率行政控制明确职能、权力和结构价格调整履行职责遵守规范和程序行政管理制度公民认为有价值的结果质量和价值生产遵守规范确定任务、服务、顾客和成果创造价值培养责任心加强工作关系理解并运用规范找出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过程服务与控制的分离支持遵守规范扩大顾客选择范围鼓励集体行动提供激励衡量并分析结果增加反馈信息从官僚制到后官僚制的范式变迁2.2理性-权变范式2.2.1泰勒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基本观点--《科学管理原理》•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组织的运行要将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出来。•组织工作的计划化、标准化和程序化。•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例外原则”是指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处理,自己只保留对重大决策和重大人事任免等例外事项(即重大事项)的决策与监督,以便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大政方针并研究重要人事任免的合适性。改良版的“科学管理”---莫里斯·库克2.2.2法约尔的行政管理一般组织理论基本观点----《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是管理的重要要素。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组织是确立企业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而管理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组织,使其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从事基本的活动。•组织管理的“十四项原则”,即一般组织管理理论的核心。具体包括:工作分工;权威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指挥;个人利益服从一般利益;人事薪酬;集权;权威链;秩序;公平;稳定的人事任期;创新;团队精神。•组织结构的设计。要建立高效的组织,必须理顺内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用制度、规范加以规定。2.2.3韦伯的科层体制2.2.4西蒙的管理行为—决策过程组织理论2.2.5组织的权变理论
本文标题:行政组织学第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0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