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读《邓小平文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感
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央代表团时说到“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重要内容。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是精神文明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并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同时,其在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又是认识的对象和客体。物质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也是对其本身的再认识过程,从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下,发展成为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发展出的思维意识、道德观念等精神品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的中华文明为渊源,以“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为目标的精神信念和追求。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到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政府的政策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转变到全面发展“三个文明”。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性,其与时俱进的品质成为社会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同时,更表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经历了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大讨论的阵痛后,中国经济的引擎强势启动,并以令世界咋舌的速度与规模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过程和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能力不动摇。从这一点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令人满意的。与之相比,精神文明的建设则略显不足。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转变。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大潮的到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去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1985年晋江假药事件让我们看到区域性造价事件背后,那种传承千年的淳朴的商业道德正在可怕的沦失。或许,在那个“摆脱贫困”的时代主题面前,一切的道德价值评判都显得苍白无力。就如某些人说:“我觉得最大的道德就是让我贫困的家乡富裕起来”。然而时至今日,假冒伪劣产品肆虐,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等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商业体系中道德的缺失不能不说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缺失和有关部门引导和监管的缺失。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外国交流合作的不断加强,各种不同的社会观念和社会氛围不断出现。在某些时期,社会总体呈现出一种浮躁的态势。各种成功学、厚黑学、随意抄写堆砌的书籍的流行,无不在控诉着那中浮躁而麻木的社会状态。在以物质财富论成败的观念的引导下,又滋生出“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再到近些年碰瓷事件、“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无不在拷问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究竟如何。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一些激进极端的观念也慢慢滋生。不过,网络时代却可以使几乎每一件事都可能引起全民大讨论。在某一方面来说,这种大讨论对于解放国民思想,维护民众话语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有着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子系统发生巨大变化,而制度和观念基本上仍是旧的。尤其在当下社会,有人认为中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处于一种残缺的状态。在“小悦悦事件”后,某省长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呼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惩恶扬善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或许,这是官方开始反思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直接体现。当然从社会生活来看,文明精神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思想,爱国主义和助人为乐等品质依然是中华民族不曾泯灭的良知与精神。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民族的大国精神依然强劲。或许在某些方面,人们做的不好,但“雷锋精神”的继承,“抗震救灾精神”的出现,众志成城、同心协力的民族之情不正是大国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产物和体现吗?“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发展。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更是为国民提供了最好的精神盛宴。政府不断改善和提高群众的物质生活,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民众全民行动,共同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共同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本文标题:读《邓小平文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11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