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5讲-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zxls-20190412084723)
第5讲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明清时期主要考点政治: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军机处的设置经济:“海禁”与“闭关锁国”;商帮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文艺:明清小说、京剧文人画概述:古代中华文明的迟滞与彷徨:明清时期【时空框架】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即公元14世纪到公元19世纪)1、明朝(1368——1644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1644年明亡。2、清朝(1636——1912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金为清。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1)从中国自身发展看,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2)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由开放转向封闭、由领先转向落后,与世界的差距逐渐拉大。17-18世纪东西方社会状况比较中国西方政治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8世纪中后期开始工业革命对外关系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海禁”“闭关锁国”闭目塞听,盲目自大文化专制;钳制思想【阶段特征】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农业、手工业、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经济总量仍处于世界前列。与西方相比,已落后于历史潮流。3、对外:由较为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尖锐,发展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4、文化: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民主启蒙思想。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停滞阶段;文艺空前繁荣,反映封建制度的衰落。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网络特征】(一)废丞相,权分六部1、原因:(1)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2)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3)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4)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明朝政治2、目的:巩固和稳定封建统治,加强皇权。3、废除:废宰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4、影响:(1)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3)内阁制应运而生。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391件事,即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件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二)内阁制度的出现和完善1、原因: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时期名称职权特点明太祖时期明成祖时期明宣宗以后2、创立与发展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地位变得更加重要;首辅权压群臣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OX(时期)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大权独揽)▲内阁制与宰相制的比较:宰相制内阁制相同不同地位职权对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制约皇权不能制约法定,制度赋权非法定,咨询机构“内阁首辅”≠“宰相”?▲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产物,无决策权。不能对皇权制约。西方近代的内阁是分权民主的象征,总揽行政。有助于防止专制。【典型例题】《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常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君臣之间等级森严C.纺织技术水平甚高D.中央集权由盛而衰解析:选A。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体现了皇权至上,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故正确答案是A。(三)明朝地方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藩司)提刑按察使司(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军政)(臬司)(都司)三司分立互不相属相互牵制(民政财政)军机处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皇权到达顶峰皇太极康熙雍正互相制约,集权于帝特点:简、精、速、密(四)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清朝政治(1)时间:清雍正年间。(2)原因: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的需要;根本目的—加强君主专制。(3)职权:由单纯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4)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较高)、密(政治决策封闭性)。(5)作用:提高行政效率;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四)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合作探究】:为何说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权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会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含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归纳总结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发展(1)经济: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政治: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3)思想文化:法家理论的影响2、产生原因中朝外朝汉三省六部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隋唐宋元秦明废相设内阁三公九卿清设军机处郡国制刺史制州县道节度使路、州县行省制度郡县制二府三司地方设三司形成巩固补充完善不断加强高度强化3、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发展过程特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4、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1.调整中央机构如: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2.加强对地方控制如:秦朝设立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如:秦朝设御使大夫,汉设刺史;4.注重管理的选拔如:两汉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2)政治上: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军队皇帝总揽兵权;(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文化专制。5、中央集权化的主要表现6、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大矛盾:(1)表现:①皇权与相权;②中央与地方。(2)两对矛盾的发展趋势: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终在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被废。②地方服从中央,并日益依附中央。(即地方分权,中央集权)(3)解决两对矛盾的方式:①增设与此相当的职位、分割其权力;②另改设机构。③直接废除该职位。7、评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晚期起消极乃至反动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泛范围内传播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压制和打击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不利于文化创新和科技进步(二)历代监察官制的演变历程:秦朝(中央:御史大夫)西汉(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唐朝:御史台宋朝:提点刑狱司(地方:通判)元朝:御史台明清(地方:按察司)。(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君主专制主义);2、人治高于法治(官僚政治浓厚);3、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4、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矛盾贯穿始终;5、儒家思想是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清代风力水车风力为动力二、明清经济:1、新灌溉工具的应用——明清时的风力水车。(一)农业2、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并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二、明清经济:(一)农业3.农作物种类:玉米和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明代蚕桑和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4、赋役制度发生重大变革:明中后期实施“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明清时期出现五彩瓷和珐琅彩清代粉彩瓷胭脂红珐琅彩鼻烟壶(二)明清时期的手工业1.制瓷业(种类丰富:青花瓷—明、彩瓷、珐琅彩;景德镇成为瓷都)。2、纺织业中心:苏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3、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高考真题】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业经济的发展【重点阐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评价:性质:局限性:①地域仅仅局限于江南、广东地区;行业上局限于丝织业等少数生产部门;②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发展缓慢,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封建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作用: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社会发展趋势。对自然经济有瓦解作用,表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为明清文化发展和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国家政策劳动力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资金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缺乏自由劳动力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国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具备那些条件?阻碍其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地租重,农民贫,无力购买工业品。征重租,制规章,商人地主置田庄。行闭关,禁外贸,资本发展很渺茫。(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2)主要表现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展A、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国内市场)B、工场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约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政策)B、封建国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发展(国际市场)4、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4、15世纪,西欧也是稀疏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只比西欧晚了一两个世纪。历史同样赋予我们发展自己的机会,可遗憾的是几百年后,中国的资本主义仍处在萌芽状态,已经衰落的封建王朝最终败倒在欧洲资本主义脚下。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命运与西欧截然不同?35西欧中国政治环境经济政策对外政策思想条件中国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比较宽松受压制、阻碍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工商业贸易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积极对外贸易,对外殖民扩张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济方式农民购买力低地主投资土地不扩大再生产[要点拓展]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四性”的认识1.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3.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
本文标题:第5讲-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zxls-2019041208472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1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