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袁曦临图书馆导读嵌入大学通识教育.
图书馆导读嵌入大学通识教育袁曦临东南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内容大纲•通识教育研究进展•导读: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途径•东南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与探索一、通识教育研究进展•通识教育的思想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旨在强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以及为促进这种个性发展进行的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科知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的学习,弥补或减少学生因专业学习可能带来的在知识、能力、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避免个人成为功利社会和从事专业的工具或奴隶。国外通识教育现状•美国建国之父杰斐逊曾说:“教育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够自己来判断是什么保证了或者威胁着他的自由。•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经过对职业教育的迷恋以后,重新反思并认识到以下方面的重要性:•(1)理解历史和文化;•(2)熟悉科学和技术;•(3)通晓人类内在动机和行为、逻辑和批判思维、感情表达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人文学科有什么用?•2008年至今,美国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有关“人文学科有用与否”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的始作俑者是斯坦利·费什教授(StanleyFish,1936—)。费什教授是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在美国有非常崇高的学术地位。•2008年1月6日,费什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人文学科能拯救我们吗?》。2008年1月13日,费什教授又发表了长文《人文学科的用途(II)》。回答以及辩驳•在费什的文章发表了一年后,即2009年2月11日,斯坦福大学的校报记者约请了10位著名人文学者,对费什教授的观点作出了正面回应。所有学者对费什的观点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他们都认为费什的观点是狭隘的和有局限性的“人文学科或许不能够拯救我们,但若是没有人文学科,我们一定会迷失方向。”理由如下:•“大学所授予的学位是某一特定领域的,但生活却是不分专业的。”•“无论我们的社会多么发达,我们都必须去反省人生、甄别善恶、区别正义与非正义,从有用之中辨别出高贵与美。”•“人文教育为学生未来迎接现实生活的挑战所做的准备,是职业学院常常无法提供的。”•人文教育的本质——通过阅读伟大的文学和哲学作品,去“探究生命的意义”。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2009年9月3日,哈佛大学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出台了最新的通识教育方案。这个方案被认为是“适应新世纪的一个崭新的培养方案”。这个最新的通识教育分为8个大的门类,其中包括:•美学与阐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国际社会•世界中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雅教育”规定学生在下列9个领域中选修11门课:•(1)文化、观念及价值;•(2)世界文化;•(3)美国文化;•(4)数理科学;•(5)自然科学;•(6)科技及应用科学;•(7)文学及艺术;•(8)哲学、社会及宗教思想•(9)社会及行为科学。其中前3个领域为文化核心课程,后3个领域为人文及社会科学核心课程,中间3个领域为自然科学核心领域。国内的通识教育现状•国内通识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使用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学中引入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俗称“全校通选课”,但事实证明这一形式效果并不好,学生觉得是可有可无的辅课,老师上通选的积极性也不高,因为在现行的学术评价和考核体系中,上公选课并不能对教师的发展有所助益;•复旦大学正在进行通识教育的实验,复旦的本科生第一学年不分专业院系,直接进入“复旦学院”,取法于哈佛、耶鲁的文理学院,整体改变了本科的教学管理模式。复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6个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香港、台湾的通识教育•香港中文大学通识科目归纳为4个必修范围:(1)文化传承;(2)自然、科技与环境;(3)社会与文化;(4)自我与人文。•台湾清华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整合为5大向度:(1)思维方式(2)生命之探索(3)美感情操(4)社会与文化之脉动(5)科学、技术与社会二、导读:图书馆嵌入通识教育的途径•近10年国内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国内外通识教育的课程比较、以及一些个案研究,至于如何整合通识教育课程、如何发挥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支持作用等层面的研究少之又少,而这些恰恰是目前通识教育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图书馆历来被认为是高校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通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传统教育的延伸和扩展。•但是,大学图书馆如何嵌入到通识教育中去?则是一个有些复杂的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艾伦·布鲁姆(AllanBloom,1930—1992)指出:“实现通识教育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研读经典来与伟人们对话。”•艾伦·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中提出了解决途径:“经典著作——有助于人们熟悉人类曾面临过哪些重大问题,只要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有助于人们在最低限度上,熟悉各种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模式;还有,或许是最重要的,在人们共有的体验和思想基础之上,建立这些思想之间的友好联系。”何为“读书人”?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少一类,便不能称为“读书人”。•“有关自己专业的书”,这类书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是一定得读的,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与专业有关的其它门类的书”,“这类书应尽可能多读一点,这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学养、提高理解、判断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做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必读之书”。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民族,自己民族悠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文化,从中发现我们探索、学习的新目标、新起点、新任务,“否则”即使你是位专家,是位颇有影响的学者,但你决不是个读书人。阅读的重要性•在个体的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深具教育功效•学习他人经验及思考模式•与旁人分享情绪•拓展新视野•培养文化认同的能力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习惯)时留下的足迹。•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审美距离”和“审美经验”•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认为,“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间接经验、感性和理性经验。”在审美经验与作品之间,存在着“审美距离”。•“审美距离”越大,越有利于读者的期待视野的重组与完善,越能提高鉴赏水平。所以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经典作品留有足够多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向读者发出邀请,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作出解释,填补空洞,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可供人欣赏的丰满的审美对象。在经典作品中,这些“空白点”具有更大、更充分的自由空间…….。•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的是《易》,才子看见的是缠绵,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流言家看见的是宫闱秘事?•读者眼光不同,看出的命意就各异,领悟到的意境更是各有千秋。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接受主体可以有不同的“再创造”,产生出的作品就具有不同的意义,也就有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从读者接受这个层面来说,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文本既有开放性的一面,也有规定性的一面。•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罗伯特•赫钦斯(RobertM.Hutchins)在他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主持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最激进、最彻底、最全面的通识教育改革。他所倡导的名著阅读运动和他的通识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赫钦斯担任“西方名著计划”丛书(GreatBooksoftheWesternWorld)的主编;从74名作者的443本名著中确定丛书的入选书目,耗时8年,同时还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名著讨论小组,再推广到全社会,尤其是在学校图书馆系统中得到了极为热烈的回应。美国通识教育虽然科目众多,但其核心始终围绕着西方的人文经典。罗伯特•赫钦斯的“西方名著计划”•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传统及其经典的地位始终没能在大学教育系统中确立起来,也没有人像芝加哥大学那样花大力气重新设计研读中国古典文明及其经典的本科通识课程。对于如何以现代化手段将以往的经典教育传统引入大学,如何整合通识教育课程,目前研究甚少。•对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恰恰是目前国内通识教育的最大软肋。近代中国“师夷之长”的最终结果是在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也切断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作为通识教育核心部分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经典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的研究对象,而不是所有学生必须研读和讨论的经典。大学生的阅读现状•2010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率达到了50.1%,人均阅读图书近5本。我国阅读率最高的是9岁至13岁的未成年人。•接触过数字化阅读的国民比例达24.6%,每天上网时间达34分钟。•东南大学2008年的图书借阅量达到820823册,在校学生(本科一年级—研究生二年级)约为28000多人,即2008年东南大学人均阅读图书29.3本,远远高于全国人均阅读图书。•这说明大学求学期间相对于人的一生,可能是阅读数量最多、阅读时间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大学生活是一个青少年逐渐成长为成年人,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阅读至关重要,其倾向能充分体现出一个大学生对世界以及对自我的看法,并且会影响到步入社会以后自身的素质。东南大学学生阅读倾向的基本特点•阅读多样化。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图书的借阅量基本相等。•浅阅读。喜欢新生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贴近大学生自身的生活状况,一些网络作品和流行小说成为大学生文学读物的首选。名TOP10的主要是青春写手的小说,只有《麦田守望者》上榜;•阅读实用化。除了占据绝对优势的习题集和应试指南外,职业规划设计类图书和GRE类图书借阅量逐步增大,倾向于对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指导训练类图书。•注重应试,忽略能力培育。为了适应中国的教育制度,应付考试,所有和专业有关的书籍基本上都以习题集最为热门,造成了知识面相对狭窄。•传统国学开始受到关注。相关书籍日渐热门,如《国学精粹》,《国学经典》等。•美国图书馆学者W.A.Wiegand针对图书馆学界近年来过于重视图书馆的信息技术这一研究趋向,重申了图书馆的场地和阅读是图书馆重要功能的看法。•他指出,读者在图书馆的场地空间中的阅读行为构建了阅读的社会基础,提供了读者之间文化经验的分享,以及自我塑造、自我修养的途径。•Wiegand,W.A.(1997).TheoreticalfoundationsforanalyzingprintcultureasagencyandpracticeindiversemodernAmerica.InW.A.Wiegand&J.P.Danky(Eds.),PrintcultureinadiverseAmerica(pp.1-13).Urbana:UniversityofIllinoisPress.三、东南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与探索•建设通识教育经典文库•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导读的数字学习方案•导读电子期刊《书乐园》东南大学通识教育经典文库•纵观国内外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表,英文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考、批判能力、数理统计、自然科学等6项是各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必修
本文标题:袁曦临图书馆导读嵌入大学通识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2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