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课题实验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研究报告
课题实验课设计与实施过程的研究报告——《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课的设计与实施张丽华一、课题自然情况摘要:1.课题总名称:《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效能提高的研究》(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发展研究会一般课题)2.课题研究简介:《农村高中课堂教学效能提高的研究》(哈尔滨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高中阶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上课效能。3.进展情况:本课题现在已经在我校各个学科进行具体的实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并应用于教学,教学效果非常好,在实施的过程中,又丰富了研究成果的内涵,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经验为教学服务的良好的循环。4.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本人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授课过程中,一面通过不断地摸索掌握高一学生的思维特征,制定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学设计,一面不断完善、重组和开发教材。我尝试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并取得较好的效果。5.研究策略和研究方法:根据历史的特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来变换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本次实验研究目标: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研究,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现状,调查学生当前兴趣取向,弄清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针对症状,对症下药,探索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并付诸实践,寻求有效的措施策略,用于指导农村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力求以研促教,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提高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第三通过课题研究,探求对家长的培训教育途径,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本课题的研究,需要借助实践来解决理论研究中遇到的迷惑,所以将已有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积累新的经验,促进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通过本课的实施,初步对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挖掘、重组,适当地补充一些学生感性趣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本课的实施有以下几点具体目标:1、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自主、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3、改变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会学习、乐于学习。三、实验研究过程: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政治及德育课程中都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在经过了几个月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属于岳麓版教材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本课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与初中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广度与理论的深度上都有较大拓宽。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又属于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进程中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乃至整个政治史模块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3、学习方法分析: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设计问题,布置学生预习,让学生思考,教师准备与思考题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究完成。在课堂上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创设学习情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对比、交流等环节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和理论认识。学生的学习步骤为:走进情景----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形成认识----巩固练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不滥用,不以多媒体的展示取代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师的必要讲解。4、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熟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掌握其含义,理解其在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地位。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基本史实。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新发展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文字材料、图片及课件,培养学生运用史料阐释、分析、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基本的历史思维方法。3、通过课堂分组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是我党在实事求是基础上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体现了鲜明的创新性与科学性,是世界政治文明史的一大进步。2、通过祖国统一进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其维护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并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祖国的日益强盛是港澳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前提和有力保障;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做法都将被历史所抛弃。5、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理论、实践及其历史地位。本课难点: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6、教学过程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情境营造:多媒体展示台湾同胞到大陆寻亲的感人场面。(配以音乐《思乡曲》)(一)导入新课祖国统一、中华同心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为实现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经历了怎样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投影课题)(二)讲授新课内容。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自主探究: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提出这一构想的目的何在?2、根据幻灯片上提示的五个关键词“雏形”、“酝酿”、“提出”、“保证”、“确立”归纳“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过程。(学生找出答案后,教师用幻灯片打出答案,肯定学生的回答)3、“一国两制”的涵义是什么?(教师运用形象的语言“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来解释“港澳台地区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4、“一国两制”对港澳地区与台湾地区的细微差别是什么?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其领土是怎样被割让与租借的?香港是如何回归的?从现实入手,切入历史,让学生从一个历史的旁观者转变为一个历史的亲历者、感受者。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然后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师生共同回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由一名学生作简要回顾用小动画的形式演示被割让与租借的过程学生看书回答从现实入手,切入历史,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原貌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今天身边的人和事,进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加强情感教育。层层设问,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关键词找答案的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归纳演绎的能力,又能较好体现教师只是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主体的课改精神。教师运用“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这样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港澳台地区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学生就不会感觉到理论的枯燥与乏味。教师利用小动画的方式,直观形象的帮助学生回顾以往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共同欣赏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片段。2、澳门回归澳门问题是怎么回事?澳门又是如何回归的呢?师生共同欣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片段。思考题:港澳为什么能够顺利归?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多媒体展示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配以思乡曲)思考:诗人何以发愁?自主学习:1、“文革”结束后,大陆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有哪些措施?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其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堂探究:围绕海峡两岸的动向,探讨一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多媒体展示四则材料辅助探究学习)课堂小结:我们坚信,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在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和平统一指日可待﹗学生看书回答学生自由讨论学生看书归纳学生轻声朗读学生看书回答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本课,学生最想看到的就是这段影片,所以播放它能够在课堂上掀起一个高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让学生的思维逐步活跃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概括能力。在学生的内心很容易产生共鸣---“尽快实现台湾的回归,祖国的统一”,这样就为最后的课堂探究做了一个心理动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通过设置情境、展示文字、图片等手段,激活学生思维,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反思张丽华本课的教学理念是“和谐教育”、“快乐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相互交融。由于本课设计借鉴了美学、心理学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各项教学目标。优点:1、以文学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欣赏接受文学熏陶的基础上感知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以上设计兼顾了历史与文学的整合。2、本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可以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课后反映达到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目的。3、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课件等多媒体教学以及历史挂图等辅助教具,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不足:(1)本课内容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如何设计有学生参与的、形式灵活、新颖的课堂活动,使本课内容更加充实、饱满,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2)一节课内既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培养能力,又要实现教学目标显得有些仓促。从教学实施的情况看,本课的思想性强,思维含量较高,教学内容整合力度大,课程资源使用准确,但学生的学习兴奋度仍可提升。课题实验课设计与实施过程的研究报告《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课的设计与实施政史地组张丽华
本文标题:课题实验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27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