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要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要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要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要实现四个转变,即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抓住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机床、汽车、船舶、发电设备等装备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一)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基础制造装备。加强铸、锻、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研究,加强工艺装备及检测能力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质量水平。推进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关键零部件、精密工模具的创新发展,建设若干行业检测试验平台。继续推进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发展高精、高速、智能、复合、重型数控工作母机和特种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成形冲压、重型锻压、清洁高效铸造、新型焊接及热处理等基础制造装备,尽快提高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重大技术装备的技术水平。(二)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围绕先进制造、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和应用示范,集成创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智能化造纸及印刷装备等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装备和离散型制造装备,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加快发展焊接、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到2015年,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三)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举,进一步提高传统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工程,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有关研发工作,掌握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加快传统汽车升级换代,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稳步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市场推广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管理,健全汽车节能管理制度。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鼓励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到2015年,节能型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5.9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适应新的国际造船标准及规范,建立现代造船新模式,着力优化船舶产品结构,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散货船、油船(含化学品船)、集装箱船等主流船型升级换代。全面掌握液化天然气船(LNG)等高技术船舶的设计建造技术,加强基础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究,完善船舶科技创新体系。提升船舶配套水平,巩固优势配套产品市场地位,提升配套产品技术水平,完善关键设备二轮配套体系。重点突破深水装备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以及海洋监测仪器设备产业化,打造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组织实施绿色精品船舶、船舶动力系统集成、深海资源探采装备、深海空间站等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提升绿色高效造船、信息化造船能力和本土配套能力。到2015年,主流船型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达到80%,海洋工程装备世界市场份额提高到20%,船舶工业前10强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五)轨道交通装备。以满足客货运输需求和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导向,以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具备节能、环保、安全优势的时速200公里等级客运机车、大轴重长编组重载货运列车、中低速磁悬浮车辆、新型城轨装备和新型服务保障装备。组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攻关,加速提升关键系统和核心技术的综合能力。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六)民用飞机。坚持军民结合、科技先行、质量第一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加快研制干线飞机、支线飞机、大中型直升机、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航空发动机、核心设备和系统。深入推进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全面开展大型飞机及其配套的发动机、机载设备、关键材料和基础元器件研制,建立大型飞机研发标准和规范体系。实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快新支线飞机研制和改进改型,推进支线飞机产业化和精品化,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中高端喷气公务机,研制一批新型作业类通用飞机、多用途通用飞机、直升机、教练机、无人机及其他特种飞行器,积极发展通用航空服务。到2015年,航空工业销售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国产单通道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国产支线飞机、直升机和通用飞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七)民用航天。完善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完成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研制并实现首飞;实施先进上面级、多星上面级飞行演示验证;启动重型运载火箭和更大推力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宇航产品型谱化与长寿命高可靠工程,发展新型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新技术与科学实验卫星,不断完善应用卫星体系。进一步完善卫星地面系统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科研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加强航天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拓展航天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稳步提高卫星发射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八)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装备。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依托国家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监测等节能装备。重点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小城镇分散型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仪器仪表等环保设备,推进重大环保装备应用示范。加快发展生活垃圾分选、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处理和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围绕“城市矿产”工程,发展高效智能拆解和分拣装置及设备。推广应用表面工程、快速熔覆成形等再制造装备。发展先进、高效、可靠的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全保护、个人防护、灾害监控、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发展安全、便捷的应急净水等救灾设备。(九)能源装备。积极应用超临界、超超临界和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加大水电装备向高参数、大容量、巨型化转变。大力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先进输变电技术装备,推动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制。推进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掌握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的核心技术。突破大规模储能技术瓶颈,提升风电并网技术和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着力发展适应我国风场特征的大功率陆地和海洋风电装备。依托国家有关示范工程,提高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效率,加快提升太阳能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组件生产装备的制造能力。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和智能电网设备研发及产业化。掌握系统设计、压缩机、电机和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油气物探、测井、钻井等重大装备及天然气液化关键设备的自主制造。创新与自主创新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取得进步的动力之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任务加以实施。1912年,约瑟夫·熊彼得最早提出传统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新的组合,是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可分为五种具体情况:1)开发新产品,即创造出尚未为消费者所知晓的新产品;2)创造新的生产方法,即采用在该产业部门尚未知晓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即开辟国家和那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尚未进入过的新市场;4)获得新的供应商,即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即创造或者打破原有垄断的新组织形式。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我国特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自主创新是指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未来获取或强化竞争优势,通过主动努力获得主导性创新产权,进而追求创新超额收益的开放性活动。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题的战略安排,是破解提升国家竞争力难题的重大部署。自主创新类型根据技术创新源(指率先将某项技术开发至可应用状态的企业或个人)的不同,一般将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1)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是指创新主体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独立发展出自己的技术体系。原始创新具有率先性,通常率先者只能有一家,其他都只能跟随。原始创新的难度最大,需要巨额投入,而且风险很大,即使在美国,基础性研究的成功率也仅为5%。2)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是一种源于系统创新要素集成基础上的自住创新,是创新主体利用各种信息和管理技术等,对各种创新要素进行选择、优化和整合,以最佳的结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具有功能倍增和能适应更高目标的自主创新过程。集成创新产品所应用到的所有单项技术都不是原创的,都是已经存在的。集成创新的优点在于创新主体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充分借鉴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同事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并且成本低、周期短、风险小,有利于创新主体加速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国际上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实行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普遍做法,是创新主体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方法,引进、购买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消化吸收、二次开发和再创新的过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结果是产品价值链某个或者某些重要环节的重大创新,而不集成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全新产品。以上三种类型的自主创新中,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主要形式。一般来说,原始创新的源头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之后才有企业的介入;而集成创新与引进吸收再创新主要在企业,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是后两种类型。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产业升级,包括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方面内容。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在现有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产业结构系统根据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从而实现不断高度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则是从本质上反映出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聚合质量,具体表现为系统的产出应符合市场需求的关系,同时对个产业之间的协调,资源的转换效率都提出新的要求。产业升级的基本环节1)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新经济的支柱和先导,正是在信息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强大推动下,人类开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企业的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生存之道,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经济形势下,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也必然构成中国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信息化是一种高附加值、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社会经济发展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可以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2)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科技革命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商品化更迅速。新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这是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的必然结果。传统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加大科研与开发:投入,提高自我创新能力,建立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优势;第二,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
本文标题: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3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