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英语组研修计划一、研修主题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二、研修对象培明中学全体英语教师:李青,严嵘,朱雯怡,姜雪晶,詹倩,赵琼,刘锐,李萍,潘文鹃,徐亮三、研修次数与时间:2012年9月——2013年6月课时:40课时(活动20次)申请学分:4分四、研修背景:高效率的英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以往教师在过去“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下,喜欢把学生框在自己的主张、见解和意识之内。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了创新意识,他们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英语的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理解知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使英语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进而发展到词语和概念,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而告结束。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必须正确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来,到知识中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知识的建构为目标,创设出针对个体差异、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成为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一直以来,我们英语教研组内的教师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通过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协调活动起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而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们会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性,根据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特点来创设一些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问题,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相关知识点,在师生共同“启疑”、“生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人文素养。静安区“十二五”主要围绕“走向个性化:发达城区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探索”这一教育科研项目开展研究,旨在发现每个孩子可能开发的潜在面,找到每个学生可能改变的切入点,实现每个孩子可能发展的最大值。为了实践并且最终实现这样的理论,我们全体英语教师都在花大力气发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期望学生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生动地学习。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更多方便的教学资源走进了我们教师的视野。教学参考书越来越全面,教学计划越来越完善,教学课件越来越生动,如何利用这些日益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教师们必须谨慎思量的问题。同时,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因而教师之间需要开展合作教研。而“同课异构”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的背景下产生的,是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课例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实际问题,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而作为“为了学习者的学而教”的实践研究成果初中阶段推广学校,我校已经围绕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主线索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不少的教学尝试和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了能更好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同时将教研组现有的研修成果作进一步的推广,本次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确立了研修主题: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五、研修目标:教研组的本次研修活动旨在通过组织组内教师在继续开展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引导教师思考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反复推敲,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知识基础的问题,帮助学生改变学习行为,掌握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让教材、课堂增效。同时,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题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因而教师之间需要开展合作教研。而“同课异构”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的背景下产生的,是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课例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实际问题,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六、具体安排:第一阶段:组织动员、制定计划(2012年9月——2012年10月)1、校长请区科研室主任利用教工大会的时间,进行“走向个性化”这一课题的介绍,帮助每位教师解读这一研究的主要宗旨及重要性。2、通过讨论,组内教师针对各自的学科特点,提出关于可以开展研修的初步设想,在意见达成一致的基础上,确立研修主题,并讨论研修计划。3、在初步拟定研修计划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对研修计划进行修改,并将研修计划成文。第二阶段:理论学习、组内交流(2012年11月)1、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帮助组内教师了解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方法。2、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学习体会的交流,帮助教师为开展教学实践做准备。第三阶段:课堂实践(2012年12月——2013年4月)1、通过前一阶段的理论学习,帮助教师了解一些备课过程中开展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并能在备课中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节课、一个班级开展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2、在教师自己开展备课的基础上,开展教研组讨论,彼此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备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3、配合学校的青年教师大奖赛,进行课堂教学实践。4、组织组内教师对青年教师大奖赛中组内教师的录像课进行听课、评课。5、组织教师对自己开展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反思,为今后在备课过程中全面实施提供帮助。第四阶段:总结交流(2013年5月——2013年6月)1、通过对本学期的研修活动的回顾、反思,帮助教师能对自己参与的研修过程进行回顾,为撰写小结做准备。2、通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撰写研修小结,帮助教师结合相关案例、课堂教学实践等反思自己参与的研修活动,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3、通过交流,相互借鉴、取经,帮助教师更好的反思自己的教学,使今后的学问题情境创设能真正体现出有效性。七、进度表:日期研修题目研修方式主持人9月14日讲座:走向个性化教育报告会叶纲9月20日确立研修主题教研组讨论李青9月27日制定研修计划教研组讨论李青10月11日修改研修计划并正式成文教研组讨论李青10月25日理论学习自主学习各备课组长11月1日理论学习自主学习各备课组长11月8日理论学习教研组活动李青11月15日学习交流教研组活动李青11月22日大奖赛参赛教师开展备课备课组活动各备课组长11月29日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李青12月6日——15日集体听课教研组活动李青12月20日评课教研组活动李青12月24日——28日教师撰写教学、听课反思自主活动李青1月——2月教师利用假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活动李青2月19日——3月27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备课组活动各备课组长3月28日教师交流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研组活动李青4月2日——26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备课组活动各备课组长5月10日教师交流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研组活动李青5月16日——31日教师撰写研修小结自主活动李青6月13日交流研修小结教研组活动李青八、考评方式:1、出勤情况统计。2、开展交流、讨论。3、参与开课、听课、评课及反思。九、成果呈现形式:教案、教学反思、听课反思、研修小结
本文标题:英语组研修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5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