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西安交大社会学概论核心课复习参考试题及答案2015
《社会学概论》核心课复习题1、谈谈你眼中的社会学是什么?可以从学科比较中理解社会学——与医学对比,如果说医学是给人体治病的,那么社会学就是给社会治病的。社会学通过人类生活的系统研究获得科学的证据,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发展出一种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从而解释、并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学习社会学可以让我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察,培养了想象力。让我们认识到本来以为理所当然的、确认无疑的、友善真实的东西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社会护额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与我们的第一印象不同,要更为复杂。要想真正认识事物,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寻找作为原因的社会因素。2、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功能?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导向功能、区分族群和反功能。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人。3、选择和应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分析“留守儿童”现象。自杀: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无法完全独立于社会而存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人的行动必须受社会的约束,即使像自杀这种看起来完全是在个人意愿下的行为,其实也受社会影响的。自杀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心理和社会动因,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自杀死亡原因中都占据相当的重要性,但在自杀原因中社会因素相对更为重要。可以说,自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2)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及其多元化诉求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社会管理和协调难度加大,但这是谁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正视问题的勇气,而且更需要处理问题智慧。社会发展不应该成为赢家通吃的游戏,也不应该是一场零和博弈。3)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一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这时往往导致自杀率的明显增高。留守儿童: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田间,到城镇务工。随之而来的是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也因此使农村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量留守儿童的产生不仅给农村教育、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为此,全社会应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2、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空白,他们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乏正确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他们中有的沉迷上网无法自拔,有的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有的时常不回家打架斗殴,有的追求时尚、抽烟喝酒,还有人染上毒品甚至走上贩卖毒品的不归路。家庭问题已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3.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4.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5.社会问题,即社会变迁过程中,由于社会关系失调而导致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被破坏,社会难以协调发展,需要动员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现象属于社会问题。4、如何理解“社会化”,“社会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特定的行为、态度或价值并不是由遗传,而是由我们的文化决定的。个体必须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在互动中成为完整的人,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学习特定的行为、态度和价值的过程。人们对社会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过程。对个人:社会化使个人学习生存技能互溶文化模式,从而在其所处的环境中生存。对社会:通过社会化,文化得以传播和延续,这为社会的统一和延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5、什么是“社会群体”,分析你所在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其你所在社会群体对你的意义?社会群体是由持续的互动联系起来,并对彼此行动有着共同期待的人群的集合。社会群体的特征:第一,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第二,有持续的互动。(相对于社会聚合体:临时的、偶然的个人集合体。)第三,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成员的群体意识越强,群体就会越巩固;群体意识越弱,成员之间的拆台或“窝里斗”现象就会越频繁,群体的凝聚力就越低,群体就可能解体。)第四,有一定的分工协作。第五,有一致行动的能力。我所在的社会群体有家庭,对我的意义在于社会群体使我融入到社会当中,满足我的情感需要以及经济需要,使我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ps家庭的功能1、社会化2、情感需要3、性的规则和社会安置4、经济合作负功能:压迫、性别不平等、家庭暴力)6、简述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分析你所在群体的社会网络特征及其功能。社会网络是相互联系的社会行动者之间结成的稳定的关系结构。社会的行动者可以是任何社会实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社会网络有两种,一种为个体中心网,另一种为整体网。个体中心网以某个社会行动者为中心,关注个人与其他社会行动者所发生的社会联系。而整体网分析则关注一定边界内的所有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网络是一种表示群体内成员间的个人偏好的示意图。该图由一个个的圆圈及彼此间的联通线组成。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群体成员,联通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联通线有两种:一种单箭头,表示单项选择关系,即一方喜欢与另一方接近,但另一方则比较冷淡;另一种是双箭头,表示双向选择关系,即双方喜欢互相接近。特征:规模小;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成员间交往富于感情;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功能:正功能——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负功能——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7、比较“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的差异。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完善以及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张,挑战了传统的阶级结构观在社会结构研究中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网络结构观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地位结构观的不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网络结构观既不可能也无意取代地位结构观。同地位结构观相比,网络结构观具有如下鲜明的特色:1.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的性质(诸如亲属、朋友或熟人等)、强度(强关系还是弱关系)、规模、密度等特征来认识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划分成性质迥异或特征相同的网络。2.网络结构观重在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行为的“嵌入性”。3.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4.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处于中心位置(或战略性的结构洞位置)还是边缘位置以及其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多寡、优劣对网络成员的行动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5.网络结构观认为,社会不平等是由人们在社会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及其对社会资源的摄取的能力决定的,后者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社交能力和交往范围。概言之,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和测量技术为理解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网状结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测量工具。以阶级阶层分析为代表的地位结构观则为我们提供了社会结构分析的另外一种选择。阶级阶层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共性是它们都研究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分析人们的社会结构,只不过前者更偏重于分析人们在官僚制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后者更关注社会成员在非正式组织和社会关系结构中的位置。8、理解“代际流动”,阐述代际流动的社会学意义。代际流动指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代际流动通常以职业地位为标准,以父母和子女在同一年龄时的职业地位作为比较的基点,考察两代人地位的变动状况。如果代际流动十分罕见,就表明该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机会大部分是生来注定的,社会地位的获得更多地体现出先赋的特征;反之,如果代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流动,则显然表明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地位,而不论其出生身份是什么。9、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所谓社会分层: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得以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社会成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1、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总体上有两大转变: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经济)二是:从高度的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身份制开始接替、先赋地位削弱;经济、个人教育程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上升)2、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农民职业分化和地位分化。(农村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工人队伍膨胀,内部分化加剧。(专业技术工人兴起)个体私营工商曾崛起,新富阶层崛起户籍、档案制度松动;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弱势群体问题受到关注。官本位体制受到冲击,财产本位凸显。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任何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变动,包含社会地位与空间位置的变动。狭义的社会流动是指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转型期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第一,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比例相当高,60——70%的比例的人从事于父辈不同的职业影响自带职业获得因素主要有三个(个人受教育状况、父母职业、父母受教育状况);第二,城市社会流动总体上趋势向上,脑力劳动不中越来越大,职业结构日益呈现出高级化趋势。第三,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流动各有特点:优势阶层流出率低,阶层内流动率高;工人阶层流动率低,专业技术人员待机传承性较强,代内流动率也比较低;办事员阶层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向上是管理者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象限可吸纳工人和农民阶层向流动。第四,工人阶层的流动性不强,代际世袭率较高,至今仍在50%左右。其他阶层不愿意进入这个阶层,只有农民愿意,但是户籍和身份的限制又有障碍。第五,各阶层子代流动计划不平等,父辈阶层层次越低,子代向上流动的难度越大。第六,流动中的无序和越轨,流动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并存。10、当代中国各阶层社会流动的特点是什么?第一、城镇范围内代际流动比例相当高;第二、城市社会流动总体上趋势上涨;第三、社会各阶层的社会流动各有特点;第四、工人阶层的流动性不强,代际世袭率较高;第五、各阶层子代流动计划不平等,父辈阶层层次越低,子代向上流动的难度越大;第六、流动中的无序和越轨。流动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并存。11、什么是社会变迁,建国以来我国的社会变迁呈现出什么特点?广义上说,一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变迁。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化,既指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结构变化的结果。特点:第一,中国当代社会变迁是一场计划性社会变迁。第二,中国当代社会变迁是一场整体性社会变迁。第三,中国当代社会变迁是一场实践性社会变迁。第四,改革开放是中国当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12、全球化有什么特征?论述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时空方面,全球流动交往和网络的广度、强度、速度以及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而
本文标题:西安交大社会学概论核心课复习参考试题及答案20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6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