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建筑企业第一节建筑企业的概念、性质和任务•一、企业概述•(一)企业的定义•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服务性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企业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拥有一定数量的从事经济活动所需的资金;具有健全的组织和独立财产,依法进行登记注册并得到批准,具有法人资格。2•(二)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必须具备如下基本特征,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必须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必须照章向国家纳税;拥有经营自主权;行使企业应有的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或细胞,它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企业的分类•企业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3•1.按从事经济活动的不同,企业可分为: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性企业,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企业等;•2.按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等。•3.按生产力各要素所占比重不同,企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4.按资产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企业可分为:独资企业(即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等。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主要类型。4•二、建筑企业的概念及其分类•(一)建筑企业的概念•建筑企业是从事建筑商品生产或提供建筑劳务的企业。•具体来讲:建筑企业是从事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堤坝、电站、码头、机场、运动场、房屋等土木工程建筑活动,从事电力、通信线路、石油、燃气、给水、排水、供热等管道系统和各类机械设备、装置的安装活动,从事对建筑物内、外装修和装饰的设计、施工和安装活动的企业。建筑企业又称建筑施工企业。它通常包括建筑公司、建筑安装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工程公司及其他专业性建设公司等。5•建筑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建筑产品或建筑劳务的经济组织。•(二)建筑企业的分类•1.按承包工程能力不同分•(1)工程总承包企业,是指能为建设单位提供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工程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建设咨询监理等全过程服务的智力密集型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可以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或施工总承包。•(2)施工承包企业,是指从事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承包与施工管理的企业。施工承包企业可为业主直接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施工承包,也可为工程总承包企业提供工程分包,还可以将所承包施工项目中的部分工程分包给其它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可以将承包的部分工程分包给其他具备资质条件的企业。6•(3)专项分包企业,是指从事工程施工专项分包活动的劳务性企业。专项分包企业只能为工程总承包企业或施工承包企业提供专业工种施工的劳务,一般不能单独承包工程。这类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按生产能力不同分•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建筑企业。•大、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划分标准如表1-1所示•建筑企业大、中、小型划分标准表1-1类别指标(万元)大型中型小型土木工程建筑企业建筑业总产值5500及以上1900及以上~5500以下1900以下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1900及以上1100及以上~1900以下1100以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4000及以上1500及以上~4000以下1500以下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1500及以上800及以上~1500以下800以下7•注:1、大、中型土木建筑企业和大、中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企业必须具备二级资质=自行完成施工产值。•2、建筑业总产值•3.按企业资质,对企业进行分级•企业资质是指企业的建设业绩、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数量和技术装备等。建设部1995年制订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提出了划分企业等级的具体标准,并规定了不同等级企业的承包工程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可分为一、二、三、四级。见P5表1-28第二节建筑企业的责任、权限和利益企业的责、权、利是由企业的性质和国家对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一)企业的责任1、政治责任,接受国家的统一领导,计划和管理。2、合法经营,对用户,国家负责,执行合同,依法纳税。3、合理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94、科学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素质。5、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物质利益关系。(二)企业的权利这里:生产权与经营权是最主要的一点。1、生产经营权,自主权,自行承揽工程任务,发展多种经营。2、人、财、物权,有权获得生产必需的物资,有权任免干部,人事调动,招用临时工,合同工等。对职工按表现有权进行奖励,惩罚,晋级开除。3、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自主权。4、有权拒绝乱摊派,有定价权。(对自己的产品)10(三)企业的利益1、税后利(利润)归企业自行支配,多创多留。2、分配,职工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下不保底)3、多创利,福利多,建住宅,文化设施等。4、多创利,多搞智力投资,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优秀企业可获国家的奖励,升级。11•第三节建筑企业素质•(一)企业素质的概念•“素质”通常是指事物内在的特性。所谓企业素质,就是组成企业的人力、物力、技术和组织等各种因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素质从其内在因素看,包括人员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从其外在表现看,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二)建筑企业素质的内容•1.内在因素12•(1)领导班子素质•领导班子素质,包括领导者个人素质和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两个方面。•个人素质,是指领导者个人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水平、文化程度、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年龄、健康状况等。•整体素质,一是指班子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智能结构是否合理;二是指班子的集合力。•(2)职工队伍素质•职工队伍指除领导班子外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3•队伍素质:包括职工队伍的比例结构,职工的思想觉悟,文化、技术业务水平,处理技术和业务工作的能力。•(3)技术素质•技术素质是指企业的技术装备程度和施工工艺水平等。•(4)管理素质•管理素质包括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的科学化及现代化程度和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质量。•2.外在表现•外在表现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具体表现为:14•(1)应变能力。即企业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2)竞争能力。即企业在质量、成本、工期、服务、信誉等方面的水平和竞争地位,以及在竞争中取胜,赢得市场的能力。•(3)盈利能力。即企业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得预期利润的能力。•(4)技术开发能力。即企业保证技术不老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5)扩大再生产能力。即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技术改造、增添设备、改善管理、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15•二、提高建筑企业素质的意义和途径•(一)提高企业素质的意义•①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②在激烈竞争的国内、国际建筑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③提高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的需要。•(二)提高企业素质的途径•1.提高领导班子素质•(1)提高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现代企业的领导者,应具备包括政治、知识、技能、身体、心理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16•(2)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要有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这包括:1)年龄结构;2)知识结构;3)专业结构;4)智能结构。•2.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必须做到:•(1)制定各类人员的素质标准。一般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素质、身体素质等。•(2)讲求企业职工合理比例结构。一般主要指: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三类人员的合理比例。•3.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17•4.提高企业的管理素质•途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实行现代科学管理。•除此之外,也应在企业外部创造相应的客观条件,如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政企完全分开,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健全有关经济法规等。
本文标题:第一章 建筑企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