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西方马克思考题及答案(整理)
1一、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总体性是历史辩证法的核心。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把总体性放在辩证法的关键地位,甚至认为总体性是辩证法的核心。恢复了总体性范畴在马克思著作中的中心位置。“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方法的本质。”具体讲:1、总体性是一种方法。2、总体性作为一种方法,首先要求把社会看作为一个整体,并纳入历史发展的总过程中。3、作为方法的总体性只涉及人类社会,不包括自然界。4、无产阶级只有把握“总体性”方法,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二、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实践哲学”是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也是他所主张和坚持的—种特定的哲学观。葛兰西看来,实践哲学主要以人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作为考察对象。葛兰西理解的实践哲学,全面的含义不仅在于哲学应该是实践的,为了实践的;还在于实践应该是哲学的,即用理论指导的。他还明确提出了他的“实践一元论”。葛兰西的下面一段话可以看作他对“实践哲学”实质的概括:“实践哲学是绝对的‘历史主义’,是思想的绝对的尘世化和世俗化,是历史的绝对的人道主义。”在这段话中,出现了三个“绝对的”概念,表明了“实践哲学”的三层含义:首先,说实践哲学是“绝对的‘历史主义’”意味着对下述两方面的强调:一是实践哲学以历史的方法考察以往的一切,同样也考察自己,决不把自己当作不可改变的教条;二是实践哲学具有很高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其次,说实践哲学是“思想的绝对的尘世化和世俗化”,意谓它并不是空谈真理的经院哲学,不是某一狭隘阶层(例如整个知识界)的常识,它是同实际生活保持紧密联系的哲学,是能够在群众中普及的哲学。再次,说实践哲学是“历史的绝对的人道主义”,意谓它始终把人的问题放在自己整个研究的中心地位。他指出:“人是一个过程,更确切地说,人是他的活动过程”,“‘人的本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令人满意的答案。”葛兰西还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实践哲学”的特征,这些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2(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强调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历史辩证法(3)强调实践哲学的批判性。(4)强调实践哲学与政治不可分离。(5)强调实践哲学改造意识形态的特征。三、霍克海默大众文化批判1944年,霍克海默在《艺术与“大众文化”》一文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并把它与“大众文化”联系在一起,认为“文化工业”就是“文化操纵”。他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则被认为是当代批判“大众文化”的代表作,书中以“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为标题的一章,专门研究了“大众文化”。(可以说,《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一章是法兰克福学派整个大众文化批判思想的最集中表述,实际上,主要是阿多诺写的)1.大众文化的实质——非大众化的“文化工业”为了使人们认清“大众文化”的所谓“大众性”的实质,霍克海默在《艺术和“大众文化”》一文中集中对“大众性”进行了剖析。他指出:其一,大众性从不直接地为大众所决定,相反、它是为另一些社会阶层的代表所决定。其二,在现实社会中,由个体组成并代表个体的大众已经不复存在了,社会背离了个体.其三,“大众性”仅仅表现为是外在的赋予大众的,而并非出自大众本身内在的需求。2.大众文化的特征他全面地分析了“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基本特征,从而从各个角度展开了对“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的批判第一,“大众文化”的商品化首先,体现在文化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上。其次,文化工业的商品化倾向还在于它对于一切可能的文化艺术产品和文化活动的渗透。再次,文化工业的商品化最典型的体现是它已经成为一种广告。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文化工业产品成为一般商品的广告;第二种情形是广告和文化工业产品混为一体,其至广告本身也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第三种情形是文化产品本身也需要广告。第二,“大众文化”的技术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现代化的载体。一系列新的科技成果,3使“大众文化”对时空获得了更强的占有性。没有现代科技手段,也就不可能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不可能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已毫无疑问地成为“文化工业”的坚实基础。如果说,在早期,大众文化产品还是以小说、音乐等体裁为主,那么,现在,随着摄影术、录音技术、无线电等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已经扩展为包括小说、报刊、杂志、音乐、无线电、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电子读物、广告等种种门类组成的大家庭。第三,“大众文化”的标准化(伪个性化)。所谓“标准化”是指“文化工业”所生产的所有产品表现为均一化、模式化、公式化。标准化一词的主要内涵是雷同性。第四,“大众文化”的强迫化。大众文化的强制性表现在:一方面,大众文化的无所不在性使人们无处逃避;另一方面,现代大众媒体本身就具有单向性和强制性。3、大众文化的功能:社会水泥(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关于大众文化的功能,霍克海默一针见血地指出,“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是生产极权主义驯服工具的社会机器,是构筑资本主义统治的防护工事的“社会水泥”。“大众文化”、“文化工业”培植了大众的顺从主义的社会心理,并且它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公开的欺骗。四、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有二:其一,“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1970年)。科学技术成了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根据和标志是什么呢?他认为理由有三:一是科学日益技术化了;二是科学研究与技术之间相互依赖日益加强;三是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日益结合成一体。其二,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成了第—生产力”,这只是其社会功能的一个方面。这方面表明了其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然而,科学技术还有另一个重要社会功能——社会意识形态功能,他说:“科学技术今天具有双重功能,它们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这一功能则使其实现了对人的统治。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社会功能是负面的。它不仅使资本主义统治合理化,而且也合法化了。这是因为:人的行为有“工具行为”(原生的)与“交往行为”(派生的)之分。“工具行为”(劳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以实现个人的私利为目的;“交往行为”则涉及人与人的关系,4它以实现行为双方一致为目的。人类的奋斗目标不应是人的“工具行为”的合理化,而应是人的“交往行为”的合理化。然而,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却只使人的“工具行为”日益合理化了。人的劳动愈来愈符合科学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受科学技术的控制,而人的“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却日益受到限制,以致只能处于服从地位了。他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走向技术控制”。五、马尔库塞的“物质丰裕,精神痛苦论”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的确给当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物质方面的繁荣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要,但是这是一种“虚假的满足”,是“痛苦中的安乐”。由此,他认为当代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既是“富裕社会”,又是“病态社会’,人们过的是一种”物质丰裕、精神痛苦”的被异化了的人的生活。这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1、人成了商品的奴隶。马尔库塞指出,人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和多方面的,这些需求的全面被满足就是人的幸福。而追求物质享受并不是人的主要需求,因此物质需求的满足并不能给人幸福。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不但有物质上的需求,而且还有精神上的需求。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人们之所以在精神上感到极大的空虚与痛苦,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的第一需要,从而把人降低为一般动物。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高生产、高消费的政策,为了使生产从而使整个社会制度连续下去.必须使产品得到消费。于是,通过制造一种“虚假的需求”,以实现“强迫性的消费”。这样,商品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人生产出来,而是人为了使商品得到消费而存在,人拜倒在物面前,把物作为自己的灵魂,人异化了。人不仅异化为物,而且进一步异化为物的奴隶,人成了彻头彻尾的“拜物主义者”、“消费主义者”。2.人成了劳动的工具。他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是一种痛苦的而并非是作为人的本质实现的异化劳动,是一种压抑人的爱欲而并非是解放人的爱欲的劳动。首先,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是劳动者不断地肯定自己的活动,劳动者在这种活动中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但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随着劳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人在劳动中越来越丧失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人只是在从事一些“单调而无聊的”、“翻来复去的”动作。其次,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以自身为目的,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越来越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5再次,真正有意义的劳动应完全出于劳动者的自觉自愿,但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越来越成为强迫的了。3、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马尔库塞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用人“本能结构”的变化来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变得更富有攻击性”。在他看来,人的本能由“爱本能”和“攻击本能”两部分组成。这两种本能的能量总和不变,总能量在两者之间分配,此长彼消。而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人的“爱本能”遭到压抑,所以两种本能的平衡不断地朝着有利于“攻击本能”的方向转化,最终人的“攻击本能”居于“爱本能”之上而占了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攻击本能”得以发泄和满足,就不断地挑起争端,向别人发起攻击,从而使整个社会成了“攻击性的社会”。六、弗洛姆人格结构理论他把人的性格结构分为“非创发性的”(迷失的自我)和“创发性的”(找回的自我)两大类。“非创发性”性格是一种内在潜力未获完全发展的性格特质。分为以下四种:接受型:最好的是别人给予的。“野花总比家花香”。剥削型:喜欢夺人所爱。“偷来的水果最甜”“别人碗里的饭最香”。囤积型:一毛不拔是最好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宁愿等死也比冒险好”。市场型:把自己当成商品。“我就是你所需要的”以上四种人,异化了人的本质,他们的存在与“超越”、“关联”无缘,这四种类型的人,属于伦理学中恶类型的人。弗罗姆说,他所说的“创发性”是指“人对他所独有的潜力的实现,是对他力量的使用”,这种人通过“创发性”地活动和思维“超越”了他们自己所在的世界,这种人又通过“创发性地”爱,与他人建立起了“既能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又能逃脱孤独”的理想的关系。七、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1、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1)异化既是哲学概念又是社会学概念。(2)异化无处不在,它笼罩了全部生活,经济异化只是异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异化是最严重的异化。6(3)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之中,它与生俱来。(4)个人不可能从异化中得到解放。(5)社会主义或无产阶级革命并不是异化的直接和绝对的终结,人们摆脱了原有异化的同时,异化又以新的形式产生了。2、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他看来,正是因为异化无处不在,充斥于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人们应该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他反对把日常生活看做是一个位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间的领域。他强调,日常生活是一个“平面”,它有自己的意义,甚至它比其他平面更突出,因为人正是在这里被发现和被创造的。他批评了忽视研究日常生活的倾向,尤其批评了脱离日常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异化概念的倾向,他强调,要把日常生活纳入哲学的研究范畴,使它成为哲学思考的对象。他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口号:“改造生活!”、“技术为日常生活服务!”、“让生活变成一件艺术品!”、“不要改变雇主,而要改变生活的被雇佣!”、“把注意力放在生活的喜悦上!”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克服人性的内部分裂和矛盾,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的事情,总体的人,在我们面前,只不过是远景外的远景,是一个极限,一个观念,而不是一个历史事实。他认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要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即以异化理论为基础的具体批判主义。八、萨特是怎样用存在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呢?首先,他主张用存在主义的“存在”第一性的原理,以补充或代替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的学说。其次,他主张用存在主义的“人学的辩证
本文标题:西方马克思考题及答案(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7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