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QC(质量控制简称)QC是英文QUALITYCONTROL的缩写,中文“质量控制”。在ISO9000:2005对质量管理(QualityPlanning)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质量控制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按产品在过程的控制特点、次序,产品质量控制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进料控制(IncomingQualityControl缩写为IQC)、过程质量控制(InProcessQualityControl缩写为IPQC)、最终检查验证(FinalQualityControl缩写为FQC)和出货质量控制(OutgoingQualityControl缩写为OQC)。组织为满足质量要求会设置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部门(QualityControlDepartment),安排从事质量控制职能的质量控制人员(QualityControlPersonnel)、通常质量控制职能由质量检验员(QualityChecker简称QC)和质量工程师(QualityEngineer简称QE)分担。中文名外文名缩写定义基本要素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人力、设备、材料方法、环境等目录1定义2名词3质量控制4成功条件5基本要素7七大手法8作图9制表10小组1定义QC“QC工具”是开展主题活动必要的手段,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工作失误或品质不良运用QC工具展开分析讨论,并将结果整理在大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提醒防止发生这样的问题,而且大家随时可以提出新的建议并进行讨论修订。一般适合于工作比较单一的情况,或特定的课题活动,并不是每个小课题都这样。产品经过检验后再出货是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有些推行ISO9000的组织会设置这样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有关质量控制的职能。QC的工作主要是产成品,原辅材料等的检验,QA是对整个公司的一个质量保证,包括成品,原辅料等的放行,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等。在质量管理发展史上先出现了“QC”,产品经过检验后再出货是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QC职能为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管控及制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其它部门。名词“作业技术”是控制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活动”则是人们对这些作业技术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运用,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前者偏重于方法、工具,后者偏重于活动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以预防为主,管因素保结果,确保达到规定要求,实现经济效益。质量控制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将各种质量变异和波动减少到最小程度。它贯穿于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除了控制产品差异,质量控制部门还参与管理决策活动以确定质量水平。质量控制中的见证点和停止点在国际上,质量控制对象根据它们的重要程度和监督控制要求不同,可以设置“见证点”或“停止点”。“见证点”和“停止点”都是质量控制点,由于它们的重要性或其质量后果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它们的运作程序和监督要求也不同。3质量控制介绍QC-QualityControl为达到规范或规定对数据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措施。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在企业领域,质量控制活动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现场管理,它与有否合同无关,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质量检验从属于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活动。4成功条件●企业最高主管的高度重视●要有专门的品质管制技术人员●要有全员的品质管制普及教育,提高全员品质意识●要有健全的品管组织5基本要素●人力Man——员工是企业所有品质作业、活动的执行者。●设备Machine——机器设备、工模夹具是生产现场的利刃。●材料Material——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品质问题往往是现场品质异常的主要原因。●方法Method——企业文化、行事原则、技术手段、标准规范等等构成企业的Know-How,也是同行竞争中致胜的法宝。●环境Environment——外部竞争、生存环境;内部工作环境、工作现场及氛围。67七大手法介绍管新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品管七大手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七大手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起源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构成一、QC七大手法由五图,一表一法组成:五图: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特性要因分析图(鱼骨图)一表:查检表(甘特图)一法:层别法二、介绍简易七大手法:1.甘特图:用途①工作进度安排②查核工作进度③掌握现况④日常计划管理用是一种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种进度自我管理。2.统计图(条形图):用途①异常数据一目了然。②容易对照比较。③易看出结论。应用最普通报章、杂志均可看到的图表。应用到层别法。3.推移图(趋势图):用途①数据对时间变化管理使用。②可以把握现状、掌握问题点。③效果、差异比较。了解数据差异最简单的方法,应用很广。次品率、推移图。4、流程图:用途①工作内容之表示。②容易掌握工作站。③教育、说明用。工作说明、内容之简易表示方法。5.圆图:用途①用以比较各部分构成比例。②以时钟旋转方向由大到小排列,将圆分成若干个扇形。③直截了当的描绘各项所占比例。用到层别法。工具旧七种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新七种工具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手法(一)介绍旧七大手法:1、查检表(CHECKLIST)用途①日常管理用②收集数据用③改善管理用帮助每个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必要之数据收集2、层别法:用途①应用层别法、找出数据差异因素而对症下药。②以4M,每1M层别之。⑴借用其他图形,本身无图形。⑵由大到小排列。3、柏拉图(计数值统计):借用层别图。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后数据,必须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定义:1)从柏拉图可看出哪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之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之控制。)2)又因图后排列是依大小顺序,故又可称为排列图。3)柏拉图制作说明:A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分类的方式有:a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b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B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类项目,在期间内收集数据。C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并作成统计表。a各项目按出现数据大小顺序排列。b求各项目数据所占比率累计数之影响度。c其他项排在最后,若太大时,须检讨是否其他重要要因需提出。不良率(%)=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100影响度(%)=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100D记入图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画出柱状图。a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b横轴与纵轴应做适度比例,横轴不宜长于纵轴。E绘累计曲线:a点上累计不良数(或累计不良率)。b用折线连结。F绘累计比率:a纵轴右边绘折线终点为100%。b将0~100%间分成10等分,把%的分度记上(即累计影响度)。c标出前三项(或四项)之累计影响度是否80%或接近80%。J记入必要的事项:a标题(目的)。b数据收集期间。c数据合计(总检查、不良数、不良率…等)。d工程别。e作成者(包括记录者,绘图者…)。绘图注意事项:1)柏拉图之柱形图宽度要一致,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2)纵轴最高点为总不良数,且所表示之间距离一致。3)改善前后之比较时:a改善后,横轴项目别依照出现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b前后比较基准须一致,且刻度应相同,则更易于比较。8作图管制图1.何为管制图:为使现场之品质状况达成吾人所谓之“管理”作业,一般均以侦测产品之品质特性来替代“管理”作业是否正常,而品质特性是随着时间、各种状况有着高低的变化;那么到底高到何种程度或低至何种状况才算吾人所谓异常?故设定一合理之高低界限,作为吾人探测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管理”状态,即为管制图之基本根源。管制图是于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休哈特博士所发明。而主要主义即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判之制程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者】。2.基本特性:一般管制图纵轴均设定为产品的品质特性,而以制程变化的数据为分度;横轴则为检测制品之群体代码或编号或年月日等,以时间别或制造先后别,依顺序将点绘于图上。在管制图上有三条笔直的横线,中间的一条为中心线(CenterLine,CL),一般以蓝色之实线绘制。左上方的一条称为管制上限(UpperControlLimit,UCL),在下方的称为管制下限(LowerControlLimit,LCL),对上、下管制界限之绘制,则一般均用红色之虚线表现之,以表示可接受之变异范围;至于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之点连线条则大都以黑色实线表现绘制之。3.管制图原理:1)品质变异之形成原因一般在制造的过程中,无论是多么精密的设备,环境,其品质特性一定都会有变动,绝无法做完全一样的制品;而引起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偶然(机遇)原因,一种为异常(非机遇)原因。2)管制图界限之构成:管制图是以常分配中之三个标准差为理论依据,中心线为平均值,上、下管制界限以平均数加减三个标准差(±3σ)之值,以判断制程中是否有问题发生,此即休哈特博士所创之法。4.管制图种类:1)依数据性质分类:A计量值管制图:所谓计量值系指管制图之数据均属于由量具实际量测而得;如长度、重量、浓度等特性均为连续性者。常用的有:a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X(—)-RChart)b平均数与标准差管制图(X(—)-σChart)c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X(~)-RChart)d个别值与移动全距管制图(X-RmChart)e最大值与最小值管制图(L-SChart)B计数值管制图:所谓计数值是指管制图之数据均属于单位计算数者而得;如不良数、缺点数等间断性数据均属之。常用的有:a不良率管制图(PChart)b不良数管制图(Pnchart,又称npchart或dchart)c缺点数管制图(Cchart)d单位缺点数管制图(Uchart)2)计数值与计量值管制图之应用比较计量值计数值优点1.甚灵敏,容易调查真因。2.可及时反应不良,使品质稳定。1.所须数据可用简单方法获得。2.对整体品质状况之了解较方便。缺点1.抽样频度较高、费时麻烦。2.数据须测定,且再计算,须有训练之人方可胜任。3.无法寻得不良之真因。4.及时性不足,易延误时机。5.管制图之绘制:介绍:计量值管制图(X-R)常用1)先行收集100个以上数据,依测定之先后顺序排列之。2)以2~5个数据为一组(一般采4~5个),分成约20-25组。3)将各组数据记入数据表栏位内。4)计算各组之平均值X。(取至测定值最小单位下一位数)5)计算各组之全距R。(最大值-最小值=R)6)计算总平均X。X=(X1X2X3…Xk)/k=ξXi/k(k为组数)7)计算全距之平均R:R=(R1R2R3…Rk)/k=ξRi/k8)计算管制界限X管制图:中心线(CL)=X管制上限(UCL)=XA2R管制下限(LCL)=X-A2RR
本文标题:质量管理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7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