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西部新增地质储量超2亿吨
西部新增地质储量超2亿吨自2009年至今,胜利西部探区发现春风、春晖、阿拉德三个油田,新增石油三级储量2.267亿吨,提供了83.68万吨的产能建设新阵地。从“贫油区”里找到2亿多吨的储量,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以下简称西部分院)党委书记王志高说:“储量浸透着科研人员耐得寂寞、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和顾全大局、执著奉献的科研精神。”“贫油区”里理论创新准西缘—北缘中石化探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油气成藏条件极其复杂。几十年来,国内外多家石油公司勘探无果后无奈放弃,这里因此被贴上了“贫油区”的标签。尽管探区面积大,勘探程度低,研究资料贫乏,但西部分院立志从骨头里剔出肉来。从2009年开始,每年他们都派出几十支踏勘队伍,年均行程20余万公里、取样15000余块、观测剖面1300余个,获取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2012年起,西部分院针对准西缘—北缘开展专题攻关,在“洋—陆转换”背景下石炭系烃源岩潜力、碎屑岩—火山岩层系圈闭发育模式、超剥带它源成藏与石炭系自源成藏等方面取得三项创新性成果。科研人员首次提出“石炭纪洋—陆转换阶段弧后、弧间及裂谷鼎盛期发育富火山物质的优质规模烃源岩”理论,建立了富火山物质烃源岩有效性评价方法、碎屑岩—火山岩层系地层岩性圈闭分布模式等。随即,通过部署完钻79口探井,新发现阿拉德油田,明确了车排子东新近系、车排子东石炭系、车排子南新近系、哈山西石炭系等4个油气富集区,突破了乌伦古地区石炭系为源岩勘探新领域。“贫油区”里勘探攻关西部油气勘探最早的区域,兄弟单位已经将“肥肉”挖走,留下的多是边角,或是弃置的区块。过去几十年,这里历经多轮次探索却无所收获,成为名副其实的“硬骨头”。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并在“骨头”里边找到“肉”?面对接手的45吨重的地质物探资料,科研人员不分你我,塌下身子夜以继日地一张一张研究。针对西部复杂的地质构造,科研人员翻山越岭,实地勘察。他们扛着镐头、背着样品,穿荒漠、闯戈壁,跨越山巅雪、趟过谷中河,在祖国西部留下了一串串胜利勘探人的足迹。在系统梳理38个区块地质特点、资源潜力及勘探关键问题后,研究人员确定西部探区隐蔽油气藏、山前带构造油气藏、石炭系油气藏、中小盆地油气藏和非常规油气藏五大领域。按战略展开、战略突破和战略准备三个层次分别开展扎实的基础研究。按照“发展1项理论、攻关5项配套关键技术”的总体思路,发展配套“复杂地层岩性圈闭描述、裂缝性储层预测、浅层生物气识别”等关键技术,逐步形成具有胜利西部特色的勘探杀手锏。“贫油区”里开花结果贫油区里找到油,不仅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为国找油的信心,更需要一支能征善战、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为解决西部勘探生产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西部分院配套组建了压扭盆地构造地质学、叠合盆地沉积及储层地质学、压扭性叠合盆地成烃成藏研究等6个科研创新团队,持续开展科研项目攻关24项。一批具有胜利特色的勘探技术在西部开花结果。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富集规律与勘探关键技术,指导发现2个亿吨级储量区,3个领域勘探获重要突破,项目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奖。胜利准西北缘浅层油气成藏规律及关键技术发现了春风油田,获得2011年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准噶尔盆地山前带油气勘探关键技术,推动山前带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发现了春晖、阿拉德2个油田,被列入中石化“十条龙”攻关项目。2016年年初,好消息再次传来,“准西—准北缘油气成藏关键因素及勘探目标”项目获得2015年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名。
本文标题:西部新增地质储量超2亿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38292 .html